摘要:现在很多公司都搞反了:高管在干中层的活,中层在干基层的活,结果基层没事干,天天摸鱼。
高手管人,往往都具备这4个特点:闲、稳、狠、傻!
做管理,水平越高,效果越好。
而真正的管理高手,带团队,向来会有以下这4个特点,非常明显。
但凡你能领悟其中精髓,不怕带不好队伍。
一:“闲”字诀
当领导的最高境界:学会“闲”下来,干大事!
现在很多公司都搞反了:高管在干中层的活,中层在干基层的活,结果基层没事干,天天摸鱼。
为啥会这样?
因为太多领导喜欢“事必躬亲”,把自己累得像条狗,却忘了自己到底该干啥。
而真正厉害的领导,看起来总是很“闲”。
但这种“闲”,不是让你真去喝茶看报,而是让你从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抽出身来,去干更重要的事。
第1招:学会拒绝,别当“老好人”
想“闲”下来,第一步就得学会说“不”。
不是让你撂挑子,而是让你分清啥事该你干,啥事不该你干。
①:先搞清楚你的主业是啥
你是领导,你的核心任务是带方向、定战略、培养人,而不是去解决每个具体的执行问题。
把你的主要精力,放在这些能决定团队未来的大事上。
②:把活儿“扔”给下属
很多事,其实你的下属就能干,甚至比你干得还好。
别总不放心,觉得“他们干不好,还得我来”。
你得鼓励他们去承担责任,让他们去尝试。你可以在旁边指导,但别事事都插手。
③:腾出手来干大事
当你把那些不该你干的活都推出去之后,你就有大把的时间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了,比如团队下一步怎么走、业务怎么拓展、怎么培养核心人才。
你干这些事,给团队创造的价值,比你亲自改个PPT、回个邮件大得多。
第2招:善于授权,敢当“甩手掌柜” “拒绝”是让你少干活,“授权”是让你把活儿分出去。这俩得配合着来。 授权的核心是啥?是信任。
你得相信你的员工,把权力下放,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说了算。 我一直觉得,授权不只是分活儿,更是对下属的一种投资。
你让他放手去干,他自然会还你一份责任心和使命感。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就是这么被激发出来的。 当然,当“甩手掌柜”不等于当“甩手掌柜”。
①:授权前,你得评估风险
这活儿交给他,会不会搞砸?搞砸了后果严重不?你得确保风险在你可控的范围内。
②:授权时,你得看准人
你得有识人的眼光,知道谁是“靠谱的”,可以多给点权;谁是“不靠谱的”,得先扶着走。 只有在你选对人、控好险的基础上,“闲”才能成为一种高明的管理策略,让你真正从“忙人”变成“高人”。
二:“稳”字诀
“稳”是啥?就是你能稳住场面、稳住人心、还能稳住自己的欲望。
1.稳住场面:你就是团队的“定海神针”
啥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是天塌下来,你都不能慌。
团队里最怕什么?最怕领导先慌了。
一旦你乱了阵脚,下面的人就彻底散了。
反过来,只要大家看到你还稳如泰山,哪怕心里再怕,也能瞬间定下来,觉得“有主心骨在,天塌不下来”。
你的沉稳,就是给团队最大的安全感。
2. 稳住人心:你得有“留人”的真本事
团队里有能人,你别怕。别担心把他教会了,他就翅膀硬了飞走。
真正的“稳人”,是你有能力把他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同时更有本事让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跟着你。
这考验的不是你的技术,而是你的格局和魅力。
3. 稳住欲望:管好自己,也管好别人
这分两层:
稳住自己的私欲:团队立了大功,来了大钱,你能不能控制住自己,不把功劳和奖金全揽了?
高明的领导,会把功劳分给大家,把奖金多分给下属。
你少拿一点,换来的是一群死心塌地跟着你的人,这笔买卖绝对划算。
稳住员工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
你得懂人性,会管理员工的期望值。
每次给钱、给权的时候,别让他觉得理所当然,要让他有“超出预期”的惊喜感。
比如他想要100,你给他120,他就会觉得你够意思。
一直这么干,他就会被你牢牢拿捏。
三:“狠”字诀
“狠”不是让你心肠歹毒,而是你的手段要狠,待人要好。
1.手段要狠:处理问题要快、准、稳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清理“毒瘤”要狠
当你发现团队里有个人,价值观跟团队格格不入,还天天散播负能量,起破坏作用。
这时候,你必须下狠手,快刀斩乱麻,果断把他清理出去,绝不拖泥带水。
犹豫一分钟,就是对整个团队的不负责。
②:处理“庸才”要狠
当你发现有人看着很勤奋,但都是“假勤奋”,不动脑子,不出成果。
你也得狠下心来,马上采取措施。
要么帮他改变态度,要么给他针对性辅导,如果还不行,就得让他走人。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得是个对自己、对团队都够“狠”的人。
2. 待人要好:你的“狠”必须基于真诚
记住,你所有的“狠”,都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
你留下一个人,是因为你真诚地认可他。
你请走一个人,也是真诚地为他好(或者为团队好),而不是用阴谋诡计耍手段。
你的“狠”,只是体现在决策的速度和执行的力度上,而不是态度的恶劣上。
快、准、稳,这就是“狠”的真谛。
四:“傻”字诀
当领导,有时候你得“傻”一点。这里的“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大智慧。
它要求你别总当个啥都管的“老妈子”,得学会适时放手,让下属自己磕磕碰碰地成长起来。
第1招:学会“装傻”,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下属
想象一下,员工犯了个错,你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想冲上去骂一顿?别急,试试“装傻”。
举个例子,你正在推进一个重要项目,突然发现小A的计划里有个明显的漏洞。
这时候,你别直接把他叫过来批评:“小A,你这怎么搞的!”
你可以在团队会议上,故作疑惑地问:“大家再一起看看这个计划,感觉是不是还有哪儿可以完善一下?”
这么一问,大家就都开始琢磨了。小A自己最清楚计划,他肯定第一个发现问题,然后红着脸站起来说:“领导,是我考虑不周,这里有个错误,我马上改!”
你看,这么干的好处是啥? 保全了面子:你没直接点名批评,给了小A台阶下。
他自己长记性:自己发现的问题,比被你指出来印象深刻一百倍,下次再犯的几率就小了。
激发了主动性:他学会了主动检查和反思,而不是被动地等你来纠错。
从人性的角度讲,没人喜欢被说教。
你“装傻”,把球踢给他,就是给了他自主权和成就感,他反而更愿意把事情做好。
第2招:敢于“放手”,把信任变成最强的动力
当你学会“装傻”之后,下一步就是真正地“放手”。
你让员工感觉到:“我老板信任我,这事让我自己说了算。”
这种感觉,比发多少奖金都提气。
一旦员工感受到这份信任,他会怎么样?
热情高涨:他会觉得,这事儿就是他自己的事,必须干好,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责任感爆棚:他会主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点困难就跑来问你“老板,这可咋办?”
你越是放手,他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就越强。
慢慢地,他就从一个需要你推着走的“员工”,成长为一个能自己扛事的“干将”。 总之一句话:聪明的领导,懂得用“装傻”来引导,用“放手”来激励。
你把舞台让给下属,他们反而会还你一个更精彩的表演。
来源:第一桶金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