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北方设施栽培的黄瓜新品种及特点介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07:45 1

摘要:北方设施黄瓜种植依托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突破了低温、弱光等自然条件限制,实现了周年生产。近年来,科研机构与种业企业针对性培育出一批兼具抗逆性、丰产性与优质性的新品种,精准适配北方设施不同茬口栽培需求,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核心支撑。

北方设施黄瓜种植依托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突破了低温、弱光等自然条件限制,实现了周年生产。近年来,科研机构与种业企业针对性培育出一批兼具抗逆性、丰产性与优质性的新品种,精准适配北方设施不同茬口栽培需求,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核心支撑。

主流丰产型常规新品种

此类品种延续传统密刺黄瓜优良特性,在产量与抗病性上实现突破,是北方设施主栽类型。

中农126号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作为第四代"中农"系列代表品种,适配北方越冬温室长季节栽培,耐低温弱光能力突出,定植后可连续结果9个月。其植株生长势强,瓜码密集,商品瓜深绿有光泽,瓜长30-33cm,瓜把短,果肉脆甜无苦味,综合抗性优异,对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等病害均有强抗性,亩产可达1万公斤以上,目前已在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多地成为主栽品种。

德瑞特B06为全雌型品种,适配越冬茬、早春茬及秋冬茬多茬口栽培,具有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的显著优势。瓜条顺直整齐,长度可达36cm左右,果皮深绿油亮,返头快且持续结果能力强,丰产性突出,深受北方设施种植户青睐。

天农100是越冬温室专用品种,以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为核心优势,瓜码密集,瓜条油亮,具有粗短把、密刺瘤的优良商品性状。其抗病性全面,产量表现稳定,因商品率高、市场溢价空间大,成为北方越冬茬种植的优选品种之一。

丰田满仓侧重越冬高产特性,植株长势旺盛,叶片中等黑绿,对霜霉病、小黄点病等抗性突出。瓜条呈粗短把大刺瘤的优质形态,圆头黑油亮,精品率极高,几乎无次品瓜,完全适配北方冬季设施的严苛生长环境。

特色专用型新品种

针对细分市场需求培育的特色品种,在口感、形态或加工用途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中农脆玉3号由中国农科院育成,属于白黄瓜系列特色品种,果皮微泛黄,瓜长约12cm,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其突出优势在于品质特性,清香浓郁,肉质脆嫩,丙醇二酸含量为普通黄瓜的3-5倍,且早熟性好,冬春季定植后35-40天即可采瓜,亩产超1万公斤,既适用于设施规模化种植,也可进行阳台盆栽。

京研系列特色品种涵盖多个细分类型,其中京研翠玉迷你2号为早熟全雌品种,瓜长15cm左右,白绿色果皮光滑无刺瘤,生食品质佳,抗霜霉病与白粉病,适配冬春温室及春大棚栽培;京研腌渍宝90、京研腌渍黄瓜1590等加工专用品种,瓜长约12cm,瓜肉紧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抗病性强,专为北方设施腌渍加工产业培育,填补了加工型黄瓜品种的市场空白。

瑞克斯旺Aikido(27-JP) 为日本型黄瓜新品种,植株长势均衡,坐果性强,瓜条顺直呈深绿色,略带刺瘤,商品性高。该品种口感脆甜,且对打斑病、白粉病具有良好抗性,适配北方设施精细化栽培需求。

瑞光2号作为日本型保护地品种,瓜长20cm左右,瓜把短,果皮深绿带少量白刺,品质在同类品种中属上品。其侧枝丰富,持续结果能力强,耐低温弱光,适合越冬温室及春大棚栽培,仅需注意生长后期白粉病的防控。

品种选择的核心考量维度

北方设施黄瓜品种选择需紧密结合栽培条件与市场需求,越冬茬与早春茬应优先选择中农126号、天农100等耐低温弱光、综合抗病性强的品种;秋冬茬可选用京研207等前期耐热、高抗霜霉病的品种。同时,面向鲜食市场可侧重中农脆玉3号、京研翠玉迷你2号等口感型品种,加工市场则以京研腌渍系列品种为首选。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解决了北方设施黄瓜栽培中的抗逆性差、产量不稳、品质不均等难题,更推动了产业向多元化、高品质方向升级。随着生物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将有更多适配北方设施环境的黄瓜新品种涌现,为保障北方蔬菜周年供应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风趣一半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