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瓜,属于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是全球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其果实呈长圆形或圆柱形,嫩果表皮多为深绿、浅绿或黄绿,部分品种带有白霜,果肉脆嫩多汁,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元素及多种膳食纤维,不仅可生食作为水果或沙拉食材,还能通过炒、炖、腌渍等
黄瓜,属于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是全球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其果实呈长圆形或圆柱形,嫩果表皮多为深绿、浅绿或黄绿,部分品种带有白霜,果肉脆嫩多汁,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元素及多种膳食纤维,不仅可生食作为水果或沙拉食材,还能通过炒、炖、腌渍等方式烹饪,在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种植价值。
一、生长习性
黄瓜是典型的喜温作物,对环境条件有明确偏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5℃时生长缓慢,低于10℃则停止生长,且不耐霜冻,霜冻环境下易导致植株死亡。
2. 光照:多数品种属于短日照作物,在苗期适当缩短光照时间可促进雌花分化,但整个生长期仍需充足光照,长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徒长、结果量减少且果实品质下降。
3. 水分:喜湿但不耐涝,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以70%-90%为宜,尤其在结果期需水量大,若缺水易导致果实畸形、口感变差;同时需避免田间积水,以防根系腐烂。
4. 土壤与养分: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为5.5-7.2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需充足养分,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茎叶生长,结果期需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二、分布范围
黄瓜原产于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区,后通过传播逐渐扩散至全球。目前,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均有广泛栽培,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是主要的黄瓜生产国。
在中国,黄瓜的栽培区域极为广泛,从南方的广东、云南到北方的黑龙江、内蒙古,从东部的山东、江苏到西部的新疆、甘肃,均有规模化种植。不同地区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栽培方式,如北方多采用大棚越冬栽培或春季露地栽培,南方则以露地栽培和秋延迟栽培为主,确保了全年黄瓜的稳定供应。
三、品种类别
根据栽培目的、果实形态及生长特性,黄瓜可分为多个类别,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华北型黄瓜:又称“刺瓜”,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果实呈长筒形,长度一般为30-50厘米,果皮较厚,表面有明显的棱和刺,果肉脆嫩,风味浓郁,耐运输和储存,适合熟食,代表品种有“津春4号”“新泰密刺”等。
2. 华南型黄瓜: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果实较短小,呈圆筒形或棒形,长度约15-25厘米,果皮较薄,表面刺少或无刺,果肉多汁,口感清甜,适合生食或腌渍,代表品种有“广州二青”“湘黄瓜1号”等。
3. 欧洲温室型黄瓜:又称“无刺小黄瓜”,原产于欧洲,现中国各地温室中广泛栽培,果实呈长圆柱形,长度约20-30厘米,果皮光滑无刺,色泽均匀,果肉细腻,口感脆嫩,主要用于生食,代表品种有“荷兰小黄瓜”“以色列雅诗”等。
4. 腌渍型黄瓜:专门用于腌渍加工的品种,果实较小,一般长度为10-15厘米,果皮较硬,耐腌制,腌制后口感爽脆,代表品种有“扬州乳黄瓜”“东北旱黄瓜”等。
四、种植技术
黄瓜的种植技术需结合其生长习性,涵盖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1. 育苗: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先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再用常温清水浸泡4-6小时,捞出后置于25-30℃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育苗床需配制疏松肥沃的营养土,播种后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保持床温25-30℃,出苗后适当降温,防止徒长,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2. 定植:定植前需对种植地块进行深耕施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整平后做畦,露地栽培一般采用高畦,大棚栽培可采用平畦或起垄。定植时需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株行距,华北型黄瓜株行距一般为30厘米×60厘米,华南型黄瓜株行距约为25厘米×50厘米,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进根系成活。
3. 田间管理
- 搭架引蔓:黄瓜为攀援植物,定植后当植株长至30厘米左右时,需搭建支架(如竹竿架、尼龙网架),并及时引蔓上架,引导藤蔓沿支架生长,以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发生。
- 肥水管理:定植后至缓苗期,需控制浇水,促进根系生长;缓苗后开始浇水施肥,生长期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结果期需加大浇水量,每隔3-5天浇一次水,并结合浇水追施肥料,每次每亩施入复合肥15-20公斤,或腐熟的农家肥500公斤。
- 整枝打杈:根据品种特性进行整枝,华北型黄瓜一般保留主蔓,摘除侧蔓;华南型黄瓜可保留主蔓和1-2条侧蔓,其余侧蔓及时摘除,以集中养分供应果实生长。同时,及时摘除下部老叶、黄叶,增加通风透光性。
- 病虫害防治:黄瓜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瓜绢螟等。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通过合理轮作、加强通风透光、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病初期可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如霜霉病可用甲霜·锰锌喷雾,蚜虫可用吡虫啉喷雾。
4. 采收:黄瓜一般在花后7-10天,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即可采收。采收过早,果实小,产量低;采收过晚,果实纤维化程度高,口感变差。采收时需用剪刀剪断果柄,避免损伤植株,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采收,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来源:淇泉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