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构是货币、金融、产业三位一体的重构——文字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07:14 2

摘要:6集广播剧“巫师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起源、进化与演变做了梳理,学术派别之间的彼此攻击,将其理论的致命性缺陷彰显无遗,特别是“第五讲大萧条”非常的精彩实际上,他们已经否定了自己理论,不需要我来批判了。

批判西方经济学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6集广播剧“巫师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起源、进化与演变做了梳理,学术派别之间的彼此攻击,将其理论的致命性缺陷彰显无遗,特别是“第五讲大萧条”非常的精彩实际上,他们已经否定了自己理论,不需要我来批判了。

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论来审视其错误:

一是,西方经济学的荒诞可笑,反映了西方人固有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出了问题。二是,他们为经济理论设置的前置条件幼稚可笑,没有考虑到人性对经济要素的腐蚀和异化,最重要的是,其理论已经被经济实践所证伪。

不客气的说,西方经济学家很像一群没有经历过世态炎凉的少年在房间里的胡思乱想。

1、西方学术体系性缺陷

西方人认识世界有两个根本性的错误,他们构建理论缺少人性参数、缺少动态思维,举例来说:

科学:用个别实验结果做依据来“发明”广义的定理,并将之权威化、神化。医学:用死人解剖来认识活的生命经济学:用缺少人性要素的经济现象来定义动态中的、不断演变的经济规律在错误认识论的指导下,经济学家们前赴后继的、试图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由于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出了问题,所以全部理论都错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归纳其共性的错误是,构建理论需要设立一个前置条件,于是,各个学派都构想出一个空想的、不现实的前置条件。

现实经济社会是异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彼此影响,相互溢出,即便发现了某些规律,其时效性也很短。比如说,在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加上货币的载体不同,不论是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还是不到两百年的资本主义,要想解决如今的经济问题,我们无法缘木求鱼,无法刻舟求剑。

举例来说:

今天的经济要素和管子时代大不相同有别于中国的前30年同时,即便是同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事物的发展过程也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今天的美国与30年代的美国不一样今天的美国与80年代的美国也不一样如今,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已经达到了10万亿美元而美元的生存生态离不开这10万亿规模的、汇率交易赌徒的赌博热情金融市场不怕涨也不怕跌,怕单边押注。当赌徒们持续的单边押注时,美元体系将瞬间崩溃,这是美联储最怕的事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的国家经济智囊,对金融风险需要有足够的警醒当美元崩溃了,后人回看今天的我们,子子孙孙们定会鞭挞这个失智的时代

至于所谓的经济学,因为发明了一个“定理”而被学术圈所记录。每个学派拿着一块或者几块拼图卡片,却无人有能力拼出来经济的全景图,更不要奢望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了。

他们之中,凯恩斯还算是个能睁开眼看看现实世界的人。凯恩斯的名字和他的名句“长远看,我们都得死”一起被经济学历史所铭记。

因为西方经济学缺少了对经济的动态性的认识,忽视了人性对经济规律异化的推动力。他们设置了缺少人性贪婪的、幼稚的前置条件,这是其理论体系荒谬的本源。

2、资本主义的异化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从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异化为追逐图表,从而导致真实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成为了两张皮。

近期被互联网热传的编辑后的巴菲特的讲话,非常全面的描述了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异化。

资本的第一性原理——复利原则,如今,投资从追求复利已经异化为赌博式的价格博弈。

狂热中,个人、企业、国家都失去了对债务的敬畏。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率先爆了,背债的个人和企业正在接受债务的惩罚。美国的股、债、汇三大泡沫也一定会爆,没谁能逃离经济规律的惩罚。

我相信如果斯密看到了今天的场景,一定会说,对不起,我错了。

当然,我发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3、成功经济实践是经济学重构的地基

经济由三大部分组成,货币、金融、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货币是经济的底座金融是资本价值的放大器产业是资本的载体

经济学重构就是把被金融异化了的、三者的关系做彻底的重构,让三者回归初心。同时解决腐败、内卷、三角债这三大顽疾。

寻求解决方案,就要把一团乱麻的、众多的问题拆解成若干小块,然后分清主次、抓大放小。

西方经济学错误的根源是忽视了经济生态的复杂性、动态性重构,就是把复杂的经济要素做分解,实现小闭环管理用众多的小闭环还原为内循环经济这个大闭环

从货币角度来看,离岸经济与在岸经济是相对隔离的两个大闭环,本文仅仅简述内循环的逻辑。

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都试图用数学模型来表述经济。用数学思维解释经济现象没毛病,但是要知道,经济体系是巨复杂系统,其复杂性在于变量要素太多,怎么办?我们需要将巨复杂系统拆分为若干小系统,这样才有可能逐一地找到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将经济体系数学化,需要将大模块拆分为小模块,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能够预设前置条件。无法预设前置条件就无法构建模型。

西方经济学错误的命门是,他们预设了市场是由“理性人”组成的这个空想的前置条件。经济学的市场万能论与神学的上帝万能论是不是同出一辙?

然而,经济实践给出的结果是非理性比比皆是: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不是政府,企业、个人、集体失去理性的结果?美国政府债务达37万亿美元美国全民总外债达62万亿美元美国股市难以置信的估值泡沫欧洲福利社会的不可持续事实例证不胜枚举

西方经济学已经破产,与其坐而论道的谈理论,不如用有效的实践来推动理论的构建,也就是先实践,后理论。成功实践案例最有说服力,比如说,用绿电改革做突破口。

为什么我致力于推动绿电改革,因为管理模型的构建需要预设前置条件,实现绿电全产业链的闭环管理,逻辑链如下:

内循环经济的良性运转需要设计一个前置条件实现绿电良性循环的前置条件是有个主体来包销绿电产能包销产能才能让绿电全产业链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从而实现全产业链有稳定的盈利绿电产业链 重构是货币、金融、产业三位一体的重构,而不是单一的改革改革后,发电成本与市场电价之差价归财政收入,从而电力收入可以替代部分土地财政收入有稳定盈利才有复利效应改革,是将低成本绿电置换为可预期的复利蛋糕有能力做蛋糕,才能有蛋糕可分设计利润分配模板,从而实现高管、股东、政府的多赢模式让低成本的绿电成为全社会的红利蛋糕绿电改革可以在一个产业率先根治了腐败、内卷、三角债这三大顽疾选择用绿电做试点,因为绿电产业链从供应到需求全部是内循环,简单、可控、容易推动成功落地后,会对经济治理理念起到启发性、突破性的效果

大家是不是理解了我对绿电改革的执着?绿电改革最简单、可落地,如果连绿电改革都不见动静,所有的、良好的愿景都是空谈。

理论上,重构经济学大厦,既要认识到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又要做到解决方案最大程度的简化。大道至简才能行之有效。

从货币、信贷入手,顺着产业链做重组,把巨复杂系统拆成若干的、闭环的小模块。小模块管理才能应对动态变化,实现在动态中不断的优化、调整,从而实现理论上的管理目标。

小系统有效是大系统有效的前置条件,从而走出西方经济学的、空想的、悖论的理论体系。

至于西方经济学,无需与他们争论,也无需说服他们,这套理论已经被实践所证伪,最终变成历史的尘埃,经济学史都不会留下他们的足迹,一句话带过——一个荒谬的时代。

最后我想说,我笔耕不辍这6年,反复的体会主席的一句话,所有的错误都是思想方法出了问题。不解决认识问题,就很难走出沼泽地。

西方人被神学搞坏了大脑,学习能力超差。即便从中国学点东西,也抓不住本质。

管子经济学可谓是大道至简管理经济就是管理货+管理币在动态中控制货与币之间的平衡通过管控货和管控币,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

就这么简单。

西方人缺少最基本的、常识性的认知能力。扔了西方经济学我们才能抬头看见未来的路,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马霞

2025年10月13日

来源:马姐谈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