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顿单飞四月流量暴跌,那句 “我超贵” 成笑话,终为轻狂买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0 17:25 2

摘要:1月飞瓜数据一出来,我盯着那条跌到823人的在线曲线,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平台把饭喂到嘴边,他偏要端碗自己开灶,结果锅炸了。

“单飞四个月,从千万GMV到单场50万,顿顿把一手好牌打成了反面教材。

1月飞瓜数据一出来,我盯着那条跌到823人的在线曲线,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平台把饭喂到嘴边,他偏要端碗自己开灶,结果锅炸了。

去年9月首秀,1250万销售额,70人团队,广告一条30万,评论区全是“东方甄选留不住真神”。

我当时也凑热闹下单,买的是他力推的149元粉底液,现在还在化妆台角落,盖子都没拧开——不是不想用,是忘了。

那时候他一句“姐妹们冲”就能让库存秒空,谁想到四个月后,同一句口号,在线人数连一个小学操场都坐不满。

问题出在哪?

先别急着骂选品、骂运营,最直接的一锤是“人走了,魂没带走”。

顿顿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能聊莎士比亚也能背《红楼梦》,观众冲的是“原来带货还能这么有文化”。

可单飞后,镜头里只剩“全网最低价”“家人们扣1”,文化滤镜碎一地,谁还为你溢价买单?

退货率飙到35%,不是产品烂,是用户清醒了:我买的不是粉底液,是当年那个出口成章的滤镜。

更惨的是团队。70人砍到20,走掉的全是会写脚本、懂招商的老伙计。

剩下的小年轻连工厂溯源都拍成流水账,镜头晃得我以为在看行车记录仪。

直播间排名跌出前500,抖音不推,粉丝不点,算法直接判了死刑。

他试过半夜发补贴,19块9的口红送运费险,在线人数勉强破万,可第二天醒来又掉回三位数。

补贴一停,人群像退潮,留下一地空包裹。

反观东方甄选,冬冬、杰西带着“美丽生活”号,1月干了8000万,稳居母婴前三。

没有顿顿,人家照样把诗词塞进面膜链接,把英语单词贴在奶粉罐,文化+货,两手都硬。

财报说直播板块同比涨67%,脸打得啪啪响——原来观众爱的从来不是某张脸,而是那张脸背后持续输出的“内容氧气”。

说到这儿,真相已经裸奔:平台80%单飞主播半年内流量腰斩,不是玄学,是铁律。

抖音的推流逻辑就是“谁给我留住用户我推谁”,一旦内容空洞,算法比前任还绝情。

腰部主播最舒服的姿势是10到15人小团队,人力成本别超过GMV15%,人多了不是排面,是抽血。

顿顿偏不信,70人浩浩荡荡,光每月工资就烧掉300万,销售额一跌,工资立刻变绞索。

现在他的广告报价掉到8万一条,品牌方还要追问“保量吗”。

我刷到他上周的“工厂溯源”,镜头里他站在义乌仓库,嗓子沙哑地喊“今天真的破价”,屏幕同时在线823人,还没我们小区团购群热闹。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他曾经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用英文介绍《小王子》里的玫瑰,弹幕齐刷“原来英语可以这么温柔”。

才半年,玫瑰变库存,小王子成了打工人。

故事写到这儿,已经没必要再给药方。

平台、团队、内容、成本,每一步他都踩坑,坑坑致命。

唯一剩下的悬念是:顿顿会不会低头回东方甄选打辅助?

以我对抖音江湖的理解,账号一旦失温,回炉比重启还难。

观众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之后,新主播已经用诗词在卖螺蛳粉了。

直播这条河,流速快得惊人,今天把你托上浪尖,明天就能让你拍在沙滩上。

别迷信“个人IP”,真正的IP是持续生产内容的那套系统,不是一张脸。

脸会老,系统常新。

顿顿用四个月把这句话写成了血书,字很大,谁都看得见:离开平台的养分,再美的花也只能当干尸卖。

来源:龙坑小能手bC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