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两委”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更是关乎乡村振兴根基的关键一战。从田间地头的民意征集到换届现场的庄严投票,从候选人的资格联审到新老班子的平稳交接,这场覆盖城乡末梢的“焕新工程”,不仅完成了基层治理骨干的迭代更替,更凝聚起共促发展的民心力量,为乡村全面振
村“两委”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更是关乎乡村振兴根基的关键一战。从田间地头的民意征集到换届现场的庄严投票,从候选人的资格联审到新老班子的平稳交接,这场覆盖城乡末梢的“焕新工程”,不仅完成了基层治理骨干的迭代更替,更凝聚起共促发展的民心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精准“选苗”,筑牢治理根基。各地通过“全方位摸排+多渠道纳贤”摸清村情底数,建立“一村一策”分类指导方案,把规范程序贯穿换届全过程,确保法定步骤不减少、关键环节不走样。在人选标准上,既明确“负面清单”坚决挡回涉黑涉恶、有刑事处罚记录等不合格人员,又拓宽视野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物色人才,推动班子实现“老中青”合理搭配,让新队伍既有闯劲又有经验。“干群投票”与“三级联审”制度,更好的把政治过硬、能力过关、廉洁履职的群众贴心人选出来。
严明“纪律”,净化换届生态。各地通过张贴海报、广播宣讲、典型案例警示等方式,让“十个严禁”纪律要求深入人心。同时,紧盯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健全信访举报快速核查机制,对拉票贿选、弄虚作假等行为露头就打、快查。这种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不仅保障了选举过程的有序推进,更重塑了基层政治生态。
平稳“接棒”,确保发展续航。为破解换届后常见的“糊涂账”问题,各地强化离任审计与交接监督,形成“明白账”后再完成交接。许多地方还推行“老带新”传帮带机制,让离任干部手把手传授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经验,同时针对性开展新班子培训,聚焦产业培育、应急处理等实战能力,帮助新人快速上手、少走弯路,实现“传棒不换道”的平稳过渡。
实干“答卷”,回应群众期盼。无论是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壮大集体经济,还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解决邻里矛盾,抑或是对接资源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新当选的村干部都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从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小事,到谋划乡村振兴的长远蓝图,这些沾满泥土的脚步与务实有力的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换届带来的新变化,也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凸显。
村“两委”换届是基层治理的“常规动作”,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一招”。从精准选人到严明纪律,从平稳交接至实干为民,每一个环节的扎实推进,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践行。随着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陆续上岗,这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骨干队伍,必将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作风,绘就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付玉冉)
来源:大河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