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望春花(续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4 19:46 1

摘要:她俩花坐在龙潭东面平滑光洁的到卧石上。“哎呦,真是好风景!”晶花情不自禁感叹道。只见那白沙河奔腾不息涧水,浩荡急流,至龙潭西南面涧壑时,遭遇河道内一巨大冰川石抵阻,便西折朝陡峭崖壁脚下冲泄,但没多远又被隆起的崖壁叠层阻挡,再东扭狂泄,沿崖脚层沟斜插巨石脚下的大

惠质兰中,冰清玉洁,洁白无瑕的望春花。

这头,晶花在梅花嫂的带领下,先是随堰埂走了一段,接着下到宽阔的石排涧中,越湍流、绕兀石,踏沙滩,爬阶坎,不一会终于来到山里坎下烂泥垅西侧的大龙潭边。

她俩花坐在龙潭东面平滑光洁的到卧石上。“哎呦,真是好风景!”晶花情不自禁感叹道。只见那白沙河奔腾不息涧水,浩荡急流,至龙潭西南面涧壑时,遭遇河道内一巨大冰川石抵阻,便西折朝陡峭崖壁脚下冲泄,但没多远又被隆起的崖壁叠层阻挡,再东扭狂泄,沿崖脚层沟斜插巨石脚下的大潭中,形成高差近两米,长达五米翻滚狂泄的入潭飞瀑,犹如苍龙搅海,狂骜不息,搅得龙潭碧水湍波急涌,白练滚腾,溅起的水花犹如碎玉抛天,腾起了重重迷雾,发出震耳的轰鸣声。

此时正是夕阳西照,柔和的阳光,从西侧的石排山顶斜照下来,对着夕阳欣赏瀑流,一道美丽的彩虹拱扣于瀑流入潭口之上,飘落的雾雨泼洒在脸上身上,更让晶花赏心悦目。这龙潭最深处近三米,平时水面约近百平方米;潭底北向渐浅,湍急的水在北面几十步开外分开,大部继续北去,另一部分则东流进了一硕大顽石底下,那底下的小石砾沙流被急流掏空,清澈的涧水就从这里分流入东面堰沟头。“这就是山里那生活用水小堰涧源头。”梅花指着那堰沟源头说道。这时,在这碧绿的浪涟清水中一群又一群小鱼在游曳泛白,给这深潭绿水更增添又番生动景色,晶花看得连连赞叹不已。

环顾四周,西面危崖耸立,周边怪石嶙立高低错落;东面的烂泥垅泉流潺潺,绿树成荫,各种林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悠扬悦耳。看惯了大湖之水的晶花,第一次光顾山涧的湍流瀑布下的碧波奇潭,惊奇万分,嘴里不停 “啧啧”地称赞,“真是好地方、好风景!”她挽着梅花的手在那坐上了好一会,一会目不暇接尽情欣赏、一会微闭明眸细细地品味。“啊,太美了”再次情不自禁的发出内心的感叹! “时间不早了,太阳就要落山,我们回去吧” 梅花一再提醒。晶花只得依依不舍地起身随梅花抄近路回家。

山里的三月,山花绽放,绿叶吐新,满山的小竹笋相出土,晶花总是会同山里姑娘媳妇们一道,山上采竹笋,回家后剥皮煮熟晒笋干。有一天,晶花讨猪菜时发现屋后不远的峦里有一大片水竹笋,她就自个儿拿着袋子跑去拔采。正拔得起劲,忽然听见小峦北面传来婆婆和三嫂“晶花——晶花!”的喊叫声,晶花应了一声,她们俩赶快跑过来,把晶花接回家。

随后婆婆绷着脸认真地说了一句“以后下午以后一个人不准上山”就去厨房做晚饭去了。晶花不解地问三嫂“婆婆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三嫂小声告诉她,“这山里有老虎,前年还吃了一个拔笋的人呢,去年岭上一户人家关在猪栏里的大肥猪也被老虎叼走吃掉了”。晶花听后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吓得一个人再也不敢进山干活了。

接下来的日子,晶花一般是同三嫂一道,除协助婆婆做饭外,整天忙着坎渣、拔竹笋、讨猪菜,随着时间的推移,晶花逐渐学会了山里农家的劳动特殊技能,很自然地快度过春种夏播时节;一家人乐呵呵平稳稳温馨地过着山里农家寻常日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出梅了,长时间的梅雨天终于过去,晴好天气来到,田里的活儿可暂告一段落。婆婆每天很早起床,把早餐做好等全家来吃。那天,德宝天刚亮就起床了,对晶花说,“今天好天,我要早点下去做香。”晶花问道:“什么叫做香?”德宝说“什么叫做香,一下子说不清楚。”“哪我跟你一道去。”晶花好强说道。

很快,他们吃完早饭向婆婆打了招呼,就来到了坎下渣屋。开始做香了,德宝说“我们先做手香。”说着他在晶花的协协助下开始了,他们先拉出两条长凳,将农家圆晒筺摆在上面,又将麻袋里的香粉倒进筺里,接着,从墙角搬出一空水缸,挑满一缸水。随后提出两大捆一尺长度的竹子劈成的小香丝,又拿出一个泼箕,里面到了一层红色染料。接着他又把那木制晒香架搬到屋外太阳光线强的地方摆好。回到屋内后,他撸起袖子,将一扎香丝五分之四长度的丝身浸入水中,随后提起放到晒筺內香粉中滚动粘缠一遍,稍等片刻,再重复一次,并再在簸箕内红染料中滚缠染上红色后就放到屋外晒香架晾晒。大半天过去了,晒筺內香粉用完了。

接下来,他们开始制作蚊香,先撤下晒筺,架上案板。将一袋加有红果吊樟、山胡椒等柴料的香粉到在大木盆中,再添加一小袋雄黄粉,再把用水调得适度湿黏香粉料同样倒在案板靠里边一则,而后将劈好晒干的一根三尺长的粗香丝平放在案板上,用废旧的菜刀刮起一刀面的湿黏香粉料,抹在香丝十分之九长度位置上,再用搓板压在上推着滚动,三两下一根粗粗的蚊香成形了,而后再把它小心翼翼地提到屋外太阳底下暴晒,这样一根根熏驱蚊虫的蚊香就做好了。中午,他们在大嫂家吃过午饭,下午又接着制作祭香,制作过程与做蚊虫香一样,只是它的长度只有一尺五寸长,用的材料是和手香用料同样,祭香一般用在庙里佛事,手香的用于私家祭拜先人。下午太阳下山前,他们又忙了一阵子,把晒干凉好的香件扎捆包装妥当,待日后挑到集市出售。

(九)

古人云 “天有不测云”。正当安顺的日子平平过的时候,一场厄运突然降临这个家庭。

民国三十二年六月下旬第一天早饭后,男人们都下田忙农活去了,三嫂也外出看牛去了,晶花在家里搓洗脏衣服。

婆婆在一旁一边拣菜唠叨:“我今天早晨醒来之前做了一个不好的梦,梦见铭宝回来了,身上衣服湿淋淋的,站在我面前一声不吭,我问他你怎么回来了,他也不理我,一忽儿他就出门不见了,我喊了好几声,就是不见回音。刚才你三嫂在身边,我不好说。我感觉得不妙,不知老三在那军队里有事不。”晶花接话说“婆婆过虑了,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得多梦就来了呗。”婆婆又说“这两天我右眼皮总是跳,门前的老鸹老是叫个不停,哎呀,真揪心哦!”晶花又安慰了几句,就端着搓好的衣服下涧池漂洗去了。

又过了三天,七月初一天的下午,德宝在张家岭稻田里耘禾收工,将耘扒送回坎下渣房,转身出门,遇到一位邮差。邮差问“你是陈昭逸家的吗?”德宝点点头说“是的,我是他儿子。”邮差接着说“你家有一邮包,签收一下吧。”

德宝签过字,接过包裹,打开一看,下得一跳,原来是一包衣服,其中的棉衣和卫生袄他还认得,是三哥的衣服,衣服里还夹裹着一封书信,深感不妙。他识字不多看着书信发愣,这时正好读书放学的堂侄张苟回来了,德宝立刻叫他过来,请他帮忙念下这件书信。张苟拿着那书信,用眼一扫,大叫“不好,三叔出事了!”接着他仔细阅读了信的全文,哭丧着脸说,“六月二十七日,赣州下大雨,山洪暴发,发生泥石流塌方,三叔没来得及躲避,不幸遇难了。”这时,大哥冠宝回家了,伯父夫妇和堂兄官生夫妇都来到官宝家,大家悲痛万分议论着这事咋办。最后,伯父定夺:“邮件东西,先放岗下堂屋里,德宝今晚回家先不告诉家里人,明天我们上去再说。”

随后大家散了,德宝跌跌撞撞回到家中,绷着脸一声不吭,洗完澡草草吃过半碗晚饭就说了声“我睏了。”就钻到床上蒙头睡觉了。婆婆对着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儿媳说“德宝今天怎么了,反常了。我这几天眼皮老跳得厉害,不是有什么事吧。”公公接话说“能有什么事,不要大惊小怪!”晶花也跟着话说“德宝可能是累了吧,让他睡。”

晶花洗过晚餐碗筷,收拾料理完其它杂事,大家都回房。晶花回到房间,关上房门,洗脚上床,掀开被角上床,看到冬宝在默默流泪。从德宝进门她就感觉德宝今天特别反常,碍着众人不好询问。“你今天有什么心事现在跟我说说吧,别憋在心里。”晶花搂住他的胳膊细声细语地说道。“我三哥出事了,他过身了,”德宝说忍不住哽咽地细说了三哥的不幸之事。晶花虽然没见过这个三哥,但从三嫂以及各个方面了解到三哥是个很优秀的男人,不免也跟着流起泪来。德宝又接着说:“我和伯父、大哥他们几个人商量过,这事今天晚先不告诉父母和三嫂,明天上午伯父他们上来再说。”“哦,知道了”晶花深情地答应了声,接下来谁也没说话,谁也没睡着,睁着眼睛熬到天亮。第二天,晶花起得特别早,轻手细脚地打扫完卫生,作好早饭,喂饱栏里的架子猪。

太阳起山时,一家人刚吃过早饭,伯父夫妇和大哥冠宝夫妻俩就进门了。婆婆站起身来叫了声“他大伯,你们怎么上来了。”“嗯,你们都吃早饭了吧。”大伯应了一声自己在上沿板凳上座了下来,三嫂梅花赶快起身倒茶,昭逸用自己的竹烟桐给哥哥盛了一桐黄丝烟,并为他点燃了火。

大伯吸了一口,细声地说“唉,家门不幸哪,铭宝出事了,被山洪淹死了!”说着他就从冠宝手中拿过来一个包袱,抖颤着手将其解开,拿出那封信放到方桌上。

“什么,天呐?我的儿哦!”婆婆大喊一声恸哭起来,站在桌旁的梅花一下抢过包袱,抖开一下又合拢紧紧抱在怀里,“我的三哥啊……!”昏厥过去,好在晶花早就扶着她,没让她倒地。这是富宝夫妻俩也已赶到,二嫂立即协助晶花将梅花扶到内房婆婆的床上。“梅花,梅花!你醒醒,二嫂一边呼叫一边掐梅花的人中。”晶花赶快倒来一碗开水,用瓷勺舀了半勺,吹凉几下,喂进梅花口中。“哎哟…。”梅花醒了过来,眼睛直愣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不能这样,梅花你大声哭出来吧!”二嫂眼含泪水轻轻地说,同时又双手轻轻推搡着梅花的胸部。“哇…我的三哥呀…!”梅花终于大声嚎哭起来。梅花是陈家的童养媳,自小就与陈家兄妹们共同长大,原来一直称呼铭宝为“三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只是结婚圆房后,才改口叫铭宝。

厅堂里,婆婆仍在大声哭泣,大伯母和堂嫂、大嫂以及大姐的女儿胡火珍在她身旁一边柔声劝着,一边陪着流泪。老昭逸长叹一声 “苦命啊!”眼泪像断线的珍珠,“吧吧” 地落个不停,堂内的男人们都在默默流泪。

还是大伯先开口,他先轻轻干咳一声,喝了一口茶水,深沉地说:“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要节哀顺变吧,活着的人日子再难还是要过哦。我们现在合计下下步怎么办。这书信讲的很清楚,遗体已在当地下葬,现在又处抗战非常时期,没办法,我们也只有草草办个仪式尽尽心,了结心愿。这样吧,先分头告知己亲血戚,第三天请来道师在家里设堂悼念,设立灵位,招魂超度,而后挑几件衣物几件衣物归入棺椁按习俗下葬,立了个无碑衣冠冢,让他入土为安,以后每逢“七”日,烧纸祭奠,直至满七;“五七”那天,将其灵位和衣物用品全部送到祖坟山他的坟冢焚烧,愿逝者安息。”

接下来的时间里,按照大伯父的安排实施完成了后事。可是这个变故对这个家庭的冲击太大了。公公三个月整天唉声叹气,一下子头发全白了,腰身佝偻了,整个人一下子进入迟暮状态,德宝不忍心要他外出干活。婆婆前三天整天不思茶饭,接下来除了哭啼就是没完没了地念叨,总是说糊话,一时清楚一时糊涂,头发日现斑白,原来微胖的体态也一下子干枯消瘦了。三嫂梅花,换了个人似的,整天以泪洗面,眼神呆滞,沉默不语。

德宝更忙了,以前是和父亲两个人干的活,现在有他宜人承担,夏收夏种,添碓买香,砍棍买柴,备柴烧炭等外面的重活连头转,让他不堪重负,两个月下来瘦了许多。晶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每天晚上睡觉时不断劝解开导,鼓励他然释包袱,负重前行。而家庭内务养猪看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繁重琐事,全部落到晶花肩上。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耐心劝说婆婆和梅花嫂,努力化解她们的郁苦心结,尽量为她们烧制可口的饭菜,德宝隔三差五挑着香担早出晚归到浔江城买香。

(十)

这年的中秋节,陈家是在极度悲哀的气氛度过的,到了九月以后,两位老人和三嫂的情绪稍微好转一些,婆婆和三嫂逐渐主动承担家一些务事,公公也随同德宝下地干活了。后来德宝就抽身上山烧制木炭,炭窑就在茶安后背山上,往年是他们父子俩一同去烧炭,可公公身体没有恢复,德宝说什么也不让他去。但是那事山里虎豹等猛兽较多,还经常发生伤及人畜事件,晶花说什么也不让得宝一个人去,于是就硬要跟着德宝一起去,给她当个帮手做个伴。

他们在崎岖的山道上走了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一条山沟旁,这山沟面向东面,北面是一不高的岩崖,崖脚有一眼汩汩外冒的山泉,山沟两旁生长着茂密的一青冈栎为优势长绿灌木林,这林木是烧制木炭的好材料。德保家的炭窑就在这上西南面半坡上,旁边靠近泉水沟旁倚岩崖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茅棚,里面一来可放放东西,二来可避雨。

晶花走进棚内一看,里面堆满了已干透的裁好的两尺来长木棍,这是上半年德宝父子俩砍裁好准备下半年烧制木炭的材料。他们来到地处泉水沟南缓夷的土坡前他家的窑地,德宝掀开那小坡上厚厚的一茅草毡子,移开靠立的石板。从而,露出了土包形的炭窑。晶花这是第一次看见炭窑,甚是好奇,她立即靠近围着炭窑仔细观看,只见在土坡下方,已刨开一丈见方的缓斜坪地,坪地上隆起一锅状黄土窑包,窑包朝东南开有一一尺八来高一尺二见宽由青砖砌成的窑门,窑包后面靠近土坎有一凸起也是由青砖砌成一口六寸见方八寸来高烟囱。接着她又蹲下身子,倒头观看窑门内,感觉里面是黑乎乎空荡荡的。

这时德宝拧着两捆砍好的两尺来长的柴棍走过来放在窑门口,晶花立即跟着他一会儿就把十来捆柴棍全部搬来了。

这时只见德保拿来几根干枯竹条,用藤条将其绑扎成一火把,用洋火点燃后,从窑门伸进去燃烧,随之后面烟囱立马冒出浓烟。火把在窑内燃烧了好一会,德宝才葡下身子,从窑门就着火把光亮瞅了一遍,对晶花说:“里面正常,我们可以装窑了。这样吧,你在窑门口,把解散的柴棍递给我,有我在窑内装填。”好奇的晶花急着说“等一下,让我也看看里面。”德宝退回身子站立起来,晶花趴下身子,学德保一样,就着里面燃亮着火把的光亮还么熄灭,看清了窑内下面是干结的土面,两边是用快石砌成的两尺来高的内圆窑墙,最里面是一烟道直通外出的烟囱,顶面是隆形干固泥层的窑顶。随后她天真地一笑道“跟水碓一样,山里的东西真有意思。”

“看好了吧,我们接着装窑吧。”德保说完就把还在燃烧的火把拖了出来,放到地面蹭熄后弯身钻进窑内,侧过身来说“你把棍柴解散一根根地递给我。”晶花就按他说的将柴棍一根根往里送,德保侧身躺在窑内接过晶花递过来的棍柴,立马将将其一根根挨紧着装立于狭小的窑内,同时身子步步后边退。快到中午时分,德宝退出来后站起身子,用布帕掸去身上的尘土对晶花说“窑棍装好了,我们可以点火了。”晶花一看,十几捆柴棍全装进去了,一直排列到窑门口。这是只见德保转身操一大把干透的细枝枯叶,靠紧窑里面装好的柴棍脚下,而后“㘂”的一声将其点燃,立马燃着了,一会儿,烟囱里喷出滚滚浓烟,接着就发出“呼呼”的燃烧声。

这时,德保长叹一声,唉!总算告一段落了,就一屁股坐到窑门石板上口休息起来,晶花就提来解开带来的开水和午餐挨着坐下,两人边吃边聊。就着这空歇时间一句又一句询问这烧炭之事。德保告诉她,“这窑是前几年由他爹领着他哥三人花近一周时间打造完成的;过程是先找到一处近水朝阳的黄土山坡,然后开挖出八尺见空两尺五来高的窑窖,最里顶端挖出一个六寸见方的烟筒道,用块石砌好内墙好烟道,前面用黄泥和石块砌好窑门;然后把干透的两尺来长的柴棍紧挨着立装满于窑窖内,接下来就挑来很多湿润的山黄土,铺盖在窑窖和柴棍顶上面,敲打黏熟。从而形成厚厚圆鼓鼓的干打垒窑顶;然后点燃柴棍,燃烟清淡后立即封窑,这第一窑木炭烧制出窑后,就留下现在的这炭窑。”

德保又告诉她,“卖炭根买香一样,是山里人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说着歇着,太阳落山了,后面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燃烟也成了淡白的清烟,德保说“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封窑啦。”晶花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个时候就差不多了?”德保边干活边解释道“窑烟囱冒出的是清烟,说明里面的柴棍已经烧透,这时必须立即封窑,阻断其继续燃烧,才是好炭,不然就全成碳灰了。”晶花似解非解地点点头,同时帮德保打下手。说着说着他们已将关窑门的厚石板移过来,严严实实立靠到窑门,再用大石头抵牢,而后将用水调好的粘泥糊在石板周边的缝隙处,再提来两篼山土掩实;最后再用一块石板盖住后面的烟囱口,也用粘泥糊住,盖上一篼土。这些程序做完后再观察看了一会,没有丝毫的漏烟,再认真检查一遍,确定无误,他们才收拾东西摸黑下山回家。

第二天,德保夫妇又上山,察看过烧窑的情况,就地取材砍来小竹子编制炭篓。第三天出窑了,这一窑烧了六担木炭。这年他家共烧了四窑,共有近二十担了。原存在炭棚的棍柴全烧完了。接下来,他们夫妻俩又天天上山,砍伐棍柴,錾断裁好,堆放于炭棚。就这样他俩就早出晚归,起早摸黑在山上干了二十来天,而家里砍渣添碓之事全由公公和梅花撑着。

秋去冬来,转眼就进入初冬了。那时的山货行情是只有在过年之前这木炭才能买个好价钱。

同山里人一样,立冬以后德保就隔一天就挑一担木炭去浔江城叫卖。

这浔江城就是与山里相隔四十多里路的浔江城集市,从山里去那要翻过一座叫吴楚岭的山脊,来去得要十多个小时,从而是起早摸黑,两头不见日头。

(十一)

时间进入到冬月初九,恰遇晶花十五岁的生日,这是晶花出嫁后的第一个生日,德宝昨天用一天卖炭的钱,为爱妻扯来数块上好的布料,买来了肉鱼豆腐等好菜,晚上请来大伯父和两位哥哥全家。大家和聚一堂,在酒席间,三嫂梅花为晶花端上长寿油面长说“祝晶花妹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大家频频举杯向晶花祝贺。晶花很高兴,礼数周到地以茶代酒一一回敬,席间充满了轻松活跃,这也是自铭宝遭难以来这个家庭的第一次集会,给这个笼罩在初失亲人而悲痛的家庭多少带来一丝新鲜而温馨的气息。

八天后,又是德保的过十九岁的生日。晶花夫妇天没亮就起床了,煮了糯米饭,煮了几熟个鸡蛋,炒了新鲜的白菜,德宝一个人坐在桌旁先吃早饭,晶花又用搪瓷缸盛了半碗米饭,夹几筷子炒熟的萝卜白菜,加上三水煮鸡蛋放上面,盖上碗盖,另外用自家制作的加盖的竹筒灌好新烧的开水,用搭肩布包好。这是德宝的中餐。与往日一样,德宝今天又要去浔江城卖炭了。

为今天卖炭的事,昨天晚上小两口在床上还小吵一番。晶花说“德保明天是你过十九岁的生日,就歇一天不去卖炭了。”可德宝说什么都不同意,他说“看光景接下来没好天,一旦雪下下来,一两个月就是雨雪天,家里就剩两三担炭了,趁这段好天卖完算了,剩担把过年自家用,年前还有三十来天,买完炭我就一心在家赶制作过年恭香,年关也好卖;所以,这件事不能依你。”无奈,晶花拗不过,只好早早做饭由他买香去。

一切完毕后,晶花打开大门,这时天色蒙蒙亮,德宝挑着放有和中午过餐的炭担出门了。这时,天色阴沉,北风阴冷地吹着,空中似乎在飘稀疏的雪花。晶花带着家里的大黄狗送他一程,路上晶花叮嘱道“看来天是要变的得,你到那儿便宜买掉算了,不要逛街买东西,早点回来,我在家做好晚饭,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把大伯和两位哥哥全家请过来大家共同吃个晚饭啊。”德保点点头,说了声“晓得啦!”便加快步伐匆匆赶路,回头一再催促晶花不要再送了。到马鞍石上了大路,叨叨说个不停的晶花才停住脚步,目送着德宝直到下坡拐弯看不见时,才带惜惜转身带着黄狗返回。

上大路走了个吧钟头,德保才聚到相邀的五个卖炭的伙伴,在上午十二点钟左右到达浔江城江边集市,交过税款后,不到一点就把炭卖完了。

接下来德保就坐在扁担上喝水吃带来的午餐。刚吃完,抹抹嘴起身准备回家,这时,只见两伙日本军,各自带着翻译从东西两个方向往这边走来,后面还带着几个年轻的男青年。只听见那个军官模样的日本人“叽里咕噜”吼叫一番,而后那翻译就说“年轻的良民们,太君说,“我们大日本皇军需要请二十来名挑夫运送物资,希望你们踊跃报名。”人们一听,就四处逃窜乱了起来。“巴格”只见鬼子军官发怒,紧随“呯呯”两声枪响,那个跑在前面的年轻人栽倒在地,鲜红的血一下红透了他那破旧的薄棉袄。人们一下震经住了。接着,那日本军官指一个,那翻译就拉出一个,站在一边,不到一杯茶工夫,二十来个人全拉齐了,都是清一色二十岁左右的好劳动力,德保就在其中,另外还有俩个是与他一路来卖炭的伙伴,分别是邹家山和叶家塝的。那日本军官又“叽里咕噜”吼叫一通,翻译官接着说:“太君说,大日本皇军不要你们上战场,只是运送趟物资,到时候给工钱放你们回家过年。你们是大大的好良民,只要老实听从指挥,就不会伤害你们的。”没有办法,哭丧着脸的德保,只好把今天卖炭的钱和裹有带饭瓷缸的包袱交付于同来的一位年纪稍大的老乡娄四宝,请他转交家里并告诉这里所发生的事情。那位老乡说“那点卖炭钱你还是留在身上吧,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说不定有个紧要关头可应个急。”德宝点点头,将那点钱又塞进自己内衣口袋。

茶安德宝家里,下午晶花协助婆婆做了一大圆桌好菜,酒杯碗筷业已摆好,早早请来了伯父夫妇和大哥二哥全家,大家乐呵呵只等德宝回来就开席。可是一等再等,还是不见德保人影。二哥说:“怎么还不回,按以往一般是太阳落山后人就到家呀,不会是出什么事吧!”晶花说:“早上我一再叮嘱,今天是他生日,就把炭便宜卖了算了,不逛街,尽早赶回来,他答应得很利索啊。”婆婆急得不断跺脚,叨叨地说“我左眼又跳得厉害哦,看了又是凶多吉少唉…!”正在这时,大黄狗又叫了起来,大家一阵欣喜,以为是德保宝回家了,可是走近一看,是娄家山的娄四宝。娄四宝走得很累,上气不接下气,刚进门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断断续续吐出“德宝出事了”几个字,随手将带来的包有德宝带饭瓷缸的包袱放下。梅花赶快端出一温热碗茶水,娄四宝接过一饮而尽,接着就将在浔江城江边集市德保他们被强抓当挑夫的事详细地诉说了一遍。全家人一听都镇住了,婆婆“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娄四宝歇了口气,叹声说道“陈婶你们先也不要急,看来日本人这次是强征挑夫,不至于那么危险。”还是大伯比较冷静,慢声细语地说“事已至此,如四宝所说急也没用。德保娘也别太难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看这孩子的造化了。”昭逸接着说 “哥哥说的对,我们在这里急也是白搭,现在菜都冷了,我们先吃饭吧,四宝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四宝说,“我不在你这吃了,我还有赶到彭家山送信,彭老五也被强征了,他家里这时肯定急死了。”说着起身就往外走,晶花赶快到厨房拿了三个煮熟的鸡蛋,跑出门塞到娄四宝的手中,说了声“四宝哥,真是太谢谢你了!肚子肯定饿得慌,就边走边吃一口哦。”四宝没推辞,接过熟鸡蛋,随声说道“你要挺住哦,这段时间他这个家也靠你了。”晶花含泪点点头,目送着四宝的身影消失在月色朦胧的夜幕中。返回家中,其他人都靠在桌子等晶花来一道吃饭。伯母温馨地说“晶花饭给你盛好了,快来大家一起吃点吧。”晶花知道大家都在看着她,她如不吃,今天的晚饭还不知道怎样熬过,只好勉强端着饭碗,形如嚼蜡地吃着,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不停地流着。大家很快草草地吃过饭,大伯站起身劝说了德保娘几句,又叮嘱晶花几句,拉着伯母的手先走了,大嫂二嫂协同梅花洗碗收拾便当后,大哥和二哥对晶花安慰说了几句便携全家离开了。

晶花强忍悲痛与梅花一道将婆婆送到她房中,帮她倒好洗脚水,看着婆婆洗身子泡脚搞完后才回到自己的房中,草草洗漱后,熄灯上床,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她知道,日本鬼子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德宝这一遭必定是九死一生,在劫难逃。整整一个夜晚都没合眼,流了一夜的伤心泪。天蒙蒙亮时,她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后,下去厨房煮好带豆渣粑的稀饭。这时梅花也来到了厨房,惊讶地说“这么早就煮好了,你一宿都没睡着吧,面色那么憔悴。”晶花含泪点点头说“三嫂,我想赶早去趟涂家塘娘家,顺便把德保的事告诉娘家,我们先不惊动公公婆婆,让他们多睡一会儿。”梅花点点头说“吃点再走,早上又冷又饿的。”晶花勉强喝了一碗米粥,吃了半个豆渣粑,就出门赶路了。

过了一会儿公公婆婆起床了,吃早饭时梅花才把晶花去娘家的事告诉了他们,公公叹了一声气摇了摇头说了声“我家遭遇厄运,苦啊!真难为你们俩了。”转过头去,老泪纵横。

半上午时分,晶花到达娘家,这是她中秋节后第一次回娘家,爸妈和嫂子他们都在家。妈妈看到她面容憔悴,脸上挂着泪痕,心痛地连声问道:“怎么了,这个样子,就你一个人来德保呢?”晶花还没开口,就止不住现“呜”地哭了出来。慈祥的老母亲一下子泪水模糊了双眼难过地说:“我儿别哭别哭,出了什么事,告诉娘,慢慢地说哈。”晶花哭了一阵,哽咽着把德保的事叙说了一遍。娘搂着她说“望菩萨保佑啊,你昨天一宿没睡好,先在我这好好睡一觉,养养精神,你哥在外面干活要到晩上才能回来。

晚上,在外面做木工的哥哥玉彬回家了,晶花又哭着向他叙说了一遍。玉彬边听边询问详细的过程,不时抹眼眶的泪流。随后轻声细语劝导着伤心过度的小妹和着急的母亲。玉彬说“现在是民国三十四年了,日本强盗全面侵略我国已快八年了,经过我国艰难的抗战,鬼子的气焰没有那么嚣张了,前两天我在外面听说,中国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北方敌后有效袭扰打击着日军,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又听说我国军队正在以湖南长沙为中与日本军队决战,而且日本军队连吃了几场败仗,他们巳是强帑之末了,说不定过些日子他们就要完蛋了。不过当下德保的事是十分纠心的,但是我们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现在只能看他的造化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只有冷静而客观地对待,在没有接到噩耗之前还是有一线的希望。况且你们家前不久已出了三哥铭宝的难事,年迈的二老已是十分难受了,我知道,妹夫这事最担忧最难过的是你,但你想想,如果你不不振作起来,你公公婆婆日子怎么过。我的意见是你明天就赶回去,在家里主动担当起来,影响和劝导你家可怜的二老,正好,我这两天在莲蓬山作木工,明天我顺道同你回去,顺便看望一下他俩。”晶花父母亲和嫂嫂都觉得玉彬说得有道理,都劝解着晶花。晶花经哥哥和父母亲、嫂嫂的劝解,心情好了很多。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后,晶花在哥哥陪同下,回到茶岸家中,哥哥带了一份礼物,看望和劝解一番晶花公公婆婆,吃过午饭后,到莲蓬山干活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晶花强忍内心的悲痛一边担待着繁重的家务,一边日夜无眠地苦苦等待着丈夫德宝的消息。

来源:山里逸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