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指尖拂过党史展览馆冰凉的展柜玻璃,目光掠过那些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文物,一段段烽火岁月中的抗争史诗便在眼前徐徐展开。2025年金秋,天顺传媒王董事长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3500延米的展线中追寻红色记忆,在文物与历史的对话中明晰文化使命。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
北京天顺传媒王董事长探访党史展览馆,锚定红色文化出版新征程
观展学史鉴初心,出版铸魂传薪火——天顺传媒王董事长探访党史展览馆,锚定红色文化出版新征程
当指尖拂过党史展览馆冰凉的展柜玻璃,目光掠过那些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文物,一段段烽火岁月中的抗争史诗便在眼前徐徐展开。2025年金秋,天顺传媒王董事长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3500延米的展线中追寻红色记忆,在文物与历史的对话中明晰文化使命。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这场特殊的观展之旅,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标注了天顺传媒以出版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方向。
在历史回响中读懂使命担当,展馆铸魂
清晨的党史展览馆庄严肃穆,28根巍峨圆柱如忠诚卫士般矗立门前,无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浴血征程。王董事长的脚步从广场上气势如虹的党旗雕塑《旗帜》开始,"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在晨光中愈发清晰。步入序厅,40米宽的巨幅漆画《长城颂》铺展开来,600平方米的红色画卷上,民族脊梁的伟岸身姿令人动容,这让王董事长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而我们出版人,就是要做这纽带的编织者与传承者。
让红色基因在书页间永续传承,出版立心
观展途中,王董事长多次停下脚步与团队交流,结合展品畅谈红色出版的创新路径。他指出,当前出版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红色文化既是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这与李永强提出的"传承红色基因是出版业文化担当"的观点高度契合。在主题出版策划上,天顺传媒已锚定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规划三大出版方向。其一为史料抢救类,联合党史研究机构整理《抗战家书百封》《敌后抗战口述史》等作品,将展馆中未完全展出的民间史料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字。王董事长特别强调:"就像国家管网集团深挖湖湘红色资源那样,我们也要让小众史料走进大众视野,让每个普通人的抗战故事被铭记。"其二为精神阐释类,邀请军事专家与文化学者撰写《抗战精神当代解读》,结合新时代语境解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其三为青少年读本类,借鉴展馆互动体验模式,开发《少年抗战博物馆》立体书,通过AR技术还原地道战、地雷战等历史场景,让红色教育更具吸引力。
以红色出版赋能民族精神建设,使命在肩
走出党史展览馆,夕阳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金字题字镀上温暖的光晕。王董事长站在展览馆前的广场上,对团队提出了"三个坚守"的要求,这既是对观展感悟的总结,更是对红色出版事业的承诺。坚守历史真实性,是红色出版的生命线。"展馆里每一件文物都经过严格考证,我们的出版物更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王董事长强调,所有选题必须经过党史专家三轮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坚决杜绝戏说历史、消费先烈的行为。在《抗战文物图鉴》的编撰中,团队已先后赴中央档案馆、军事博物馆核对史料,力求每一幅图片、每一段记述都有据可查。
坚守时代创新性,是红色出版的生命力。面对数字化浪潮,天顺传媒将加快构建"红色内容数据库",整合抗战史料、英雄事迹、红色地标等资源,为后续出版提供支撑。同时开发互动阅读小程序,设置"我的抗战记忆"分享板块,鼓励读者上传家族抗战故事,形成"专业出版+大众参与"的传播生态。这种创新实践,正是对"融合发展是出版业未来"的生动诠释。
坚守文化传播性,是红色出版的使命所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天顺传媒不仅计划推出10种重点图书,还将联合主流媒体举办"红色出版论坛",邀请业界专家探讨红色文化传承路径。同时发起"百场红色阅读会"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让红色书香浸润更多心灵。正如"行走的雷锋"志愿服务品牌传递温暖那样,红色出版也要成为播撒精神火种的载体。
"80年前,先辈们用热血铸就了抗战胜利的丰碑;今天,我们要用出版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王董事长的话道出了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从党史展览馆的文物中汲取力量,在时代发展中找准方向,天顺传媒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红色出版必将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来源:爱滑雪的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