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为田野考察?要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境中去,以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分析,来理解研究对象。如此,我也算得上是个人的田野考察了。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也不知道做什么准备,背上我的白色帆布包,装上手机,便出发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第一
何为田野考察?要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境中去,以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分析,来理解研究对象。如此,我也算得上是个人的田野考察了。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也不知道做什么准备,背上我的白色帆布包,装上手机,便出发了。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第一日,天气阴。
第一次身处如此的深宅大院之中。我这样想象力丰富又性情敏感的身弱之人,诺大的古宅院落里,恍若进入一种深院锁清秋,对影自孤怜的境地。阴湿的天,和着一阵秋风微起,当胆怯自心底冲向脑海之中漂浮,心便开始变得真实的紧张与慌乱了。刚刚踏足北屋正门门槛之间,下意识一回头,恍惚中我看见了,身后有忽闪而过的黑影,黑色的影如一团云烟迅疾地飞呼而过……又加上那些踩在脚底,发出哔剥声响的树枝、碎石瓦片“叮咚”的声音伶仃,还有从断壁残垣中,不知何时会掉落下什么的啪嗒滴落……在一片庭院深深的沉沉寂静之中,那些声响清晰过度如耳暂明。使人感觉,虽多一些声音做了陪伴,却也刻意制造了紧张氛围。
院落经历了百年风霜。多年无人踏足的寂寞荒疏处,芜秽丛生,那满院的原始张力,令我震撼又感慨万千!关于美,我有一颗天然的敏感之心,一旦进入一个环境与情境,灵感于我,如万花筒般的花火闪现,那些自然与生活中美的实在,每次都几乎毫不费力被我捕捉。摄影在我眼中,是聪明又高明的艺术表达与记录的手段。可是我更想说——
我宁愿不让这荒芜成就拍出的摄影之美,而更想让那古旧建筑,好好存在着它的存在。当我墩身在那样一片荒凉之中,边观察与拍摄,便情不自禁得叹息起来了。我叹息,叹息,不断的叹息;惆怅,惆怅,无尽的惆怅。常家与陆家是当地有代表性,清末民初两个大家族。随着时间流逝,加上一些特殊时代背景下对建筑的损毁,这样的凋零,让人怎能不生出唏嘘与感叹!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人类,作为个人的有限与无力——既没有钱将他们全部一一买下,保护与最大还原整修;也无权去对他们进行一番,哪怕打扫上的收拾整理。而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如此珍贵的大院,一年年一世世荒落下去,遗憾那爱而无能的无奈。
这个院子是完全的荒芜了……四合院,从东西南北屋到整个院落,一片连带一片的荒芜。院落旧主人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喜怒哀愁,也早已不留一点痕迹影踪。难道我就安慰自己一句——最终一切,不过归于尘土吗?
后来是我友说的一番话,安慰了我。她说,“现在好多地方,一个劲在建仿古建筑搞旅游。塌成废墟的真古建有研究价值、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要么就是被修旧如新,直接给古建筑毁容;要么就是这现状。但是变废墟,也好过被开发得面目全非……”这话让我蓦然释怀了许多,甚至庆幸了起来。一件事情不被过分关注反是好的,所谓“树大招风”。就那样维持着现状,即便已做废墟,但在尽力保持着他的原汁原貌,古建的精神与内核依然在,这反成了另一种“自我保护”。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被过分关注,就会过分开发,会被拿来大做文章,加以“利用”。这废墟,这荒芜,也是一种美,一种无用之用的自然原始之美!那些曾轰烈的往事早已随尘埃落下,悠长时光里它悄然静待着。我这不请自来的闲客终是瞥见了,它今日依存那珍贵的黯然之光——
陆家大院是带东、西跨院的一进院落。迈进大门去,正院有东、西两个院落,分别有住家。西院门里,房屋早已被拆除大半改为现代建筑。(心疼,心疼,甚是心疼……)东院门已锁,未进。正院北墙中间开“二门”——夹门,过夹门进一个过渡空间,东边有东跨院,西边有西跨院。因是夹在西跨院门和东跨院门之间的一道门,所以叫夹门。西跨院门已锁,今日所考察,是东跨院。
陆家大院沿街大门
“二门”夹门
西跨院门
东跨院门
一进入东跨院门,迎来面西的一面影壁。影壁的作用是避免“气”直冲而入,也有装饰的作用,常砖雕吉祥图案,正如这面影壁上的“福”字。
一扇拱门将影壁和面南的山墙相接,穿过拱门既而进入四合院内,会发现一记妙处——影壁正是南屋倒座房的一面山墙。都是因了这扇拱门,院外,影壁和西厢房山墙相壤,院内,拱门连接了南屋倒座房和西厢房。拱门设计,观内外皆妙!
四合院内望拱门之外
院内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东西南北都有房屋。即使今日满院杂草丛生,也难掩昔日大院,那曾一派宽绰舒朗。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华,尤其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地方四合院,虽不比京城四合院那样的豪华气派,却也自有它独特之韵,亦有审美与历史价值的可贵之处,而值得古建筑学者们前来考察与研究。东跨院的四合院四面建房,围合出一个中心庭院,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也处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且慢慢走,细细看——
正房,也就是北屋,是地位最高的地方,通常由最高的长辈居住。正房中间是堂屋,家人起居、招待亲戚、年节祭祖都在这里。卧室则在堂屋两侧,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再往两侧就是正房的耳房,有时也作为居住空间使用,一般是给长工居住。或者是作为储物间放家具、堆杂物使用。
这里的西耳房,我进去看过,里面摆置有床和沙发,不知在哪年哪月,有人住过。
北屋正房
正房的西边耳房
东西两侧厢房一般进深比正房小,台基也比较矮,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厢房也是中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东西厢房也有尊卑之分,东尊西卑,东厢房为长子居住,西厢房由次子或女儿来居住。
东厢房
西厢房
一般东厢房建筑高度略高于西厢房(肉眼难辨),台基稍高,体现尊卑秩序。西厢房进深与东厢房相近,但台基更低,采光通风稍逊于东厢房。
陆家大院的东跨院西厢房,据我观察的特殊情况是:如今的西厢房反而比北屋正房和东厢房台基都要高,猜测这也许是后辈所加建的一个月台所致。西厢房门前还种着石榴树。石榴树有着美好寓意与象征:石榴籽粒众多,象征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果实颜色鲜艳,象征财富、好运和生活红火,果皮长得越红,寓意生活越红火。石榴果形圆满,内部籽粒紧密相连,又寓意家庭团聚、关系和睦。石榴树寿命长,还象征健康长寿。
而且石榴树种植方位有讲究,庭院种植时,正东方(健康与成长)、西南方(家庭和睦)或南方(事业活力)为佳,要避免西北方位(金克木)的种植。庭院里的这棵石榴树是种在西南方的,正是寓意:家庭和睦。可见陆家人对于家族是怀着一颗多么朴素的心理。是呀,无论是大家小家,一个家庭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除了石榴树,院子中间还栽有一颗高大的毛泡桐树。毛泡桐也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在有些地方,民间有用泡桐木为女儿制作全套嫁妆的习俗,当女儿长大结婚时,会将泡桐树砍掉制作嫁妆,因此泡桐花也寓意着期待爱情和美好的未来。所以,毛泡桐的花语是“永远的守候”和“期待你的爱”。这也不难理解,北方农村的很多院落,为何人们都喜欢种这种花树。
北屋正房正对着的是南屋,也叫倒座房。因坐南朝北,与正房相对而得名。一般不用来住人,多是作为书房或会客室使用,有时也用作仆人居住或储存杂物。
陆家大院的倒座房旧时是做何用的,我不能确定,进去看时,屋间悬吊着一片蓝花布帘,隔开两间,内间有壁橱,没有床的安置,据此判断的话,近些年应是无人居住。
南屋倒座房一角
《磁村村志》中,还有描述陆家大院的“觅汉房”,应该是一种类似今天,职工集体宿舍之类的房子,但是因我不能确定是哪些建筑,这里就不敢妄加记录与描述了。觅汉是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方言的说法,指被雇来种地的佃农或长工。“觅”:雇用,“汉”:壮劳力。
孤身只影,日暮昏黄,匆匆收工,且待明日细探究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第二日天气阴,下毛毛雨。
有了第一日的初步考察经验,第二日的准备,算是比较“专业”与充分。带了一个手电筒(用以室内探明)、五米长的米尺(便于建筑的测量),还为自己贴心带了水杯,虽然一忙碌起来,总忘记了喝。最关键是在我软磨硬泡下,有了先生陪我一起,加入我的考查活动,他既为协助我的工作,更为给我壮胆!也许正因有他在,我的心态放松了,这样的“准备充分”反闹剧频出:一踏入西厢房的屋门,潮湿,土尘气,土腥味猛得阵阵袭来,内间蛛网密布,外间屋顶的天棚几乎完全掉落,只有一角勉强粘着屋顶,整张天棚在一片幽闭灰暗中,倾斜着悬在半空,这一张大天棚几乎将整个房间填满,剩不了多少能够下脚的空间。我本想从下方钻过去瞧里面的情景,无奈室内幽暗,昏眼不明,神不知鬼不觉脚底一滑,一个趔趄狠狠栽过去,手指和膝盖立马钻心的疼……哎吆一声,拍拍屁股努力站起来,心里安慰一句:摔这一跤,算是给百年来曾住过西厢房仙逝的女眷,磕个头,表示一敬。待走到室外明亮处查看时,发现膝盖蹭破皮受伤,裤子上,从膝盖到小腿到鞋子断续的涂抹了泥浆的装饰。对于有洁癖的我来说,也是灾难了。啊,我这个笨蛋!
西厢房还保留着旧式的窗——风车纹窗棂寓意祈福纳祥、招财聚气,象征着将外界的好运、福气如同风推动风车般引入家中,同时也暗含对生活“顺风顺水”的美好期许。它的设计灵感源于风车,古人认为其旋转形态能“引流聚气”,既寓意驱散晦气,又象征家族运势像风车转动一样生生不息、循环向好。
好运与福气固然好,可遇不可求。人们与其期许“顺风顺水”,毋宁说是阅历与时间,曾磨砺一颗心,使之坚韧,后学会把事做得“顺”起来。命运这个大风车推动每个人 ,每个家总要向前进!
以前陆家大院门前是一个低洼地势,当时地面高度,只略高于如今鸳鸯桥下河床的位置。那时经常洪水泛滥。先是连下几日暴雨,终于在一个湿气弥漫的清晨,河水悄无声息地漫过了河滩。人们便知道,那是洪水从山谷中咆哮着冲出来了。洪水掠过鸳鸯桥,直扑向下游的大坝,总要肆虐一两周才渐渐平息。待水势退去,水流变得清澈见底,冰凉刺骨。那时,水底便显现出许多灵动的小影子——那是被洪水带来的鱼虾,红的、灰的、黄的、黑的,像一道道彩色的闪电在水中倏忽穿梭。那时,小伙伴们便相约河边捉鱼去!
洪水给小孩子添了乐趣,却给大人带来困扰甚至灾难!洪水流速迅猛,能把土坯房顷刻间化作一片泥浆。那些沿河而建的房屋,如同受热融化的糖果,瞬间瘫软变作黄色水流,汩汩得顺着河滩流走。小孩子每次就如看变魔术一般,在那一刻瞪大眼睛,遇这无意的一场等待。他们惊奇那天外来客,盯紧那一场洪水的魔术表演。大人们则立马化作一片慌乱……大户人家门前有九级台阶,房屋便免遭了洪水冲塌,这就是传说中的高门大户吗?在古代,台阶(古称“踏跺”)的级数并非随意设定,而是严格遵循封建等级制度,是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九级台阶寓意着:无上的尊贵和无尽的财富。由于后来修路把路面修高了,所以门前就不需要九级台阶了,九级台阶也并未拆除,而是被埋藏于地下,就好像院落如树木扎了根,那“根”深藏于地下,变作历史埋葬的回忆。
如今的鸳鸯桥下,不再发洪水了。当地百姓们,也不必再担忧那些慌乱的日子。
由于第二日带了尺子,于是可以展开更细致的工作,进行一些必要测量。感谢我的先生,他对于我这份“无用”工作的支持与协助,我们经过测量,得出如下数据:
两个拴马桩之间间隔3.6米,每个栓马桩高22厘米。
拴马桩相当于古代的“停车位”。在汽车普及之前,马匹和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客人或主人到访四合院时,会将乘坐的马车或骑乘的马匹拴在门外的栓马桩上,防止牲口自行走失或乱跑。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拥有栓马桩,尤其是雕工精美的栓马桩,是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体现。桩的数量和精美程度反映了主人的身份。 许多雕刻图案如狮子象征辟邪,猴子象征“马上封侯”,都赋予了拴马桩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陆家大院门前有六个拴马桩,足见陆家当时的经济实力。而且,这拴马桩的造型,很像狮子的鼻子吧!陆家大院的拴马桩,是有辟邪镇宅寓意的。
另外,关于拴马桩还有特别想说的,现居陆家大院的阿姨提到了一点,她说从外边看像是栓马用的,而拴马桩上的出气孔,是为了让下面地道透气用的。陆家大院四个院子下面有地道相通,六个拴马桩,无形中为地下通道钻了6个透气孔。
西边“小门”宽1.4米,高2.25米(先建)
东边“大门”宽1.7米,高2.55米(后建)
更是因为有了先生的陪伴,我完全的踏实与安心。还可以去观察并注意更多建筑细节的探究。于是拍到了如下:
大门梁上的细节:上面书写着“大中華民國八年歲次己未,菊月中浣毂旦承启”
“大中華民國八年歲次己未”
“大中華民國八年”:指公元一九一九年。
“歲次己未”:这是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己未年同样对应公元一九一九年。
这行题记清晰地标明了该建筑的落成时间。陆家大院从整个落成距今一百零六年了,已是百年建筑。
“菊月中浣毂旦承启”
可以理解为:在农历九月中,一个晴朗美好的中旬日子里,承续前缘,开启新篇。
这是一个纪念性的题词: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题写此类词句,表达主人承前启后的意愿。
我还拍到了各处门前墙上的精美石雕,按照门前位置的上下、左右、里外顺序排列:
“二门”夹门前石雕
①牡丹纹:象征富贵荣华,繁荣昌盛。是唐代以来世俗审美中,吉祥富贵的代表。
②芍药纹: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清代《花镜》称芍药为“花之富贵者”,民间认为家中种芍药可招财纳福。芍药还寓意幸福、美满的生活,常用于祝福新婚夫妇或庆祝家庭和睦。
③菊花纹:因秋季绽放、耐寒凌霜的特性,象征隐逸高洁、坚韧不屈,菊花还有长寿的吉祥象征。
④竹纹:象征着高风亮节、坚韧不拔与吉祥富贵;也象征节节高升 ,和谐平衡 ,智慧成长。
这是进入跨院的重要门槛“二门”夹门前的装饰纹样,有象征富贵的牡丹与芍药,也有寓意高洁的菊与竹,通过纹样传达,陆家主人富贵有节的治家理想与情怀,可令人窥见一斑。
北屋正房门前石雕
①②缠枝纹:以藤蔓、卷草为基础,呈连续缠绕状,寓意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常与牡丹(富贵)、莲花(高洁)、石榴(多子)等花卉组合,强化吉祥寓意。如:
缠枝牡丹象征荣华富贵
缠枝莲纹寄托清廉平安
缠枝葫芦象征子孙兴旺
缠枝葡萄寓意丰收富足
像这里的①就是缠枝莲花,寄托一种清廉平安的朴素心愿。
③梅花纹:象征坚韧,在寒冬绽放彰显不屈,代表高洁,不随波逐流。梅花还象征传春报喜,充满希望,寓意吉祥,带来美好。
④银杏纹:寓意长寿、坚韧和希望,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银杏树还因其秋叶金黄如元宝,被古人称为“黄金树”,常植于庭院,象征财源广进、家庭美满。
⑤兰花纹:兰花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常被用于表达高雅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与其他纹样组合可表达美好祝福,如:
与灵芝组合象征“芝兰之交”
与桂花组合寓意“兰桂齐芳”
因兰花花期长久,还常被赠予长者祝寿,寄托健康长寿的祈愿。
⑥竹与鹤:仙鹤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吉祥、高洁与超凡脱俗。雌雄仙鹤一生相伴,象征婚姻和睦与白头偕老,常用于祝福新人。一对鹤再搭配竹的和谐平衡,更是增强了吉祥美好的寓意。
这是北屋正房最高长辈居住的房间,所以这组石雕纹样,以健康长寿、生生不息、白头偕老等美好寓意为主。以表达对长辈的美好祈愿与祝福。
西厢房门前石雕
①②忍冬纹:忍冬俗称“金银花”,因凌冬而不凋得名,因此它象征着永生与不灭。忍冬纹寓意着坚韧不拔、生命不息。同时,其优美的曲线也传达出吉祥如意、绵延不断的美好期许。
③柿纹:象征吉祥与顺利。“柿”与“事”谐音,一枚柿子代表“心想事成”,两枚柿子寓意“事事如意”“好事成双”,多个柿子可延伸为“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等。柿子树寿命长,果实可存放至冬季,还被视为长寿象征。
这里的纹样是两枚柿子,那就是好事成双了。
④图像模糊,不明。
⑤花瓶与石榴:上刻文字“榴开百子图”,花瓶寓意平安健康,“瓶”与“平”谐音,有平安、平顺之意,常被用于祝福他人或镇宅辟邪。花瓶底部圆阔,形似聚财袋,还象征财富积累与好运。
石榴与花瓶的组合,既体现了石榴多子多福、辟邪趋吉的寓意,又结合了花瓶平安顺遂的美好寓意。
⑥花瓶与桃子:刻有“桃献千年寿”字样,桃子因鲜艳的色泽和圆满的形态被视为吉祥之物,常用于祝寿场景,象征健康长寿。桃花还是爱情的象征,硕果累累的桃子有家族兴旺、子孙满堂的寓意。桃木在民俗中有驱邪化煞的作用,“桃”与“逃”谐音,象征逃避厄运。桃子插在花瓶中,寓意更是吉祥美好。
这个房间是后辈子女居住的西厢房,所以雕刻纹样多以求子求福、生命健康的祈愿为主。
又是累并快乐的一天,脚步刚要迈出大门时,又发现了一处细节:
大门上的门闩孔,圆孔直径10厘米
在与之相对的另一边,有一个同样的石孔。 当两扇大门闭合后,从院内将沉重的水平木制门闩(通常比较粗壮)抬起,一端正好插入一个石孔里,另一端则落在相对的另一侧石孔里。门闩一旦就位,就从内部将两扇门从水平方向“栓”在了一起。这样,从外面是无法直接推开大门的,而大大增强了护家的安全性。
在考察古建筑的细细时光里,我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在一点点穿越回那个百年前的时代,与那些已作古的人们进行对话与交流。一点点去探究古院落,去研究一砖一瓦的细节,体验一草一木的呼吸,如此会觉这些古建筑仿若活了过来。不知为何在一篇篇写这些文章,亦不知为何就跟两个当地大院扯上了关系。也许是因“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只不过,我把这“情”用在了对古建的有限探究上。做这些工作,我既不赚钱,更将不会有谁记得我,我这些文字或也终是一阵风,或有天也如这古建筑变作废墟。这工作完全属于“无用”,我喜欢做这世间无用之事,我今生尽做无用之事。在我看来,无用之事的乐趣,是不尽的。自然,与我来说值得,有用,足矣。无用之用,或许终有一天会是为大用,也未可知。所以,不管有用或无用,我终是要记录的。
不一定哪一天又会有哪位后生,又在后台私信,找到我说,老师,您方便与我分享这些,你们当地珍贵古建筑的资料吗?我想写论文作为参照,对古建筑研究……或者哪天我若作古了,我的文字如果还幸在,那些古建筑如果还幸在,那么后世的孩子,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者,也好拿去用以进一步做研究,使得他们觉得到了我这里,方便这一瓢饮!
写在后面的话:
最后,我应特别感谢一些人,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
首先感谢,现居于陆家大院的陆家叔叔与阿姨,他们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如果没有他们那样的善良与慷慨大方,让我可以踏实得随时进院展开工作;如果没有他们和我那许多有趣的亲切对谈,一定一定产生不了这篇文章!
再次感谢常家大院后人“虎”的帮助,是他提供了《磁村村志》这本重要资料,让我可依凭着前人脚步,有了探路的线索与方向。
要特别感谢陕西古建筑学者“康康”,与我那些专业问题上,给予的重要指导帮助与商讨,使得我这条古建初探的路上,不迷茫。
当然最后还要感谢,那些前人流传的传统文化知识于我的滋养!
幽暗中的希望之光,正是人类不灭的精神与思想。
来源:淄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