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夜的坡阳古街,鱼灯摇曳,青石板路上人影攒动。今年9月末,一场以“月圆‘职’梦·国兴‘才’荣”为主题的招聘集市在这条千年古街启幕。浙江超浪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重点企业的招聘展位与非遗鱼灯展演相映成趣,求职者手持简历,在茶香墨韵中与
秋夜的坡阳古街,鱼灯摇曳,青石板路上人影攒动。今年9月末,一场以“月圆‘职’梦·国兴‘才’荣”为主题的招聘集市在这条千年古街启幕。浙江超浪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重点企业的招聘展位与非遗鱼灯展演相映成趣,求职者手持简历,在茶香墨韵中与企业代表畅谈职业规划。
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的招聘,是金东今年举办的第六场系列招聘活动,也标志着我区人才招聘模式实现了从“场地租赁”到“场景营造”的转变。
将招聘会搬进夜市、搬进古街,不是简单的场地转换,而是人才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序幕,在夏日便已开启。
今年7月初,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涵碧·紫金城购物中心的“人才夜市”上,20余家企业的招聘展位在夏夜微风中摆开。此次活动突破传统招聘模式,将“就业服务+夜市经济”相融合,求职者可以与企业HR在轻松的环境中面对面交流。同时,活动将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嵌入夜市场景,现场特设政策咨询、签到抽奖等服务区,为求职者提供人才政策咨询,并有机会抽取精美奖品。不少年轻人一边品尝夜市小吃,一边咨询就业政策。当晚的招聘活动共计收到求职简历206份,其中73人达成就业意向。
8月,多湖里·邻里中心专场更创新推出“夜市经济+人才服务+文化体验”复合模式。活动现场,“文创站”前排起长队,求职者用毛笔在古风扇上书写“职业寄语”。“政策直通车”服务站里,工作人员为求职者提供面对面咨询与手把手指导。金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柳恒松深有感触:“在这种氛围中,求职者更愿意展现真实的自我,企业也能更全面地评估人才的综合素质。”
而坡阳古街的招聘集市则将场景创新推向高潮。此次招聘集市融合传统节庆文化与人才服务,依托坡阳古街特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为符号,设置企业招聘、岗位汇总、政策咨询、文化创意四大功能区,形成“求职一政策—文化一生活”全链条服务闭环。“我们招聘的工艺工程师需要跨界思维,这次收到的28份简历中,有6份具有创造性设计工艺背景,十分契合我们的需求。”创驱智能科技HR总监戴女士认为,文化场景能引发人才情感共鸣,也能让企业方更全面地看到求职者的真实潜力。
金东区的人才招聘地图,今年呈现出明显的“下沉”趋势,从产业园区延伸到商业综合体,从城市中心辐射到乡镇社区,实现人才服务的全域覆盖。
2月的“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拉开全年人才服务序幕。招聘专场汇聚润马光能集团有限公司、零跑汽车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100余个,吸引800余人到场咨询。紧随其后的万达商圈招聘会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设立“直播带岗”专区。企业HR通过直播向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关键信息,求职者通过观看直播,实时了解招聘信息,并与HR在线互动,大大提高了求职效率。3月的孝顺镇专场则将服务延伸到乡镇基层,21家企业在孝顺镇中心广场搭建展位,提供机械制造、电子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的500余个就业岗位。
招聘活动的创新,是金东区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些精彩活动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引育留用”人才生态体系。
在近期举办的各场招聘活动中,“金漪湖·青年之家”人才公寓和“15分钟人才生活圈”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热点。这套涵盖住房保障、生活配套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中,人才公寓配备智能化家居,周边生鲜超市、快递驿站、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与“舒心生活”的完美结合。
据统计,金东区近三年已累计引进大学生3.6万余人。数字背后,是全区在人才服务全链条上的持续发力。在引进环节,通过创新招聘模式拓宽引才渠道;在培育环节,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在留人环节,完善生活配套和服务保障;在使用环节,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这套组合拳让人才“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我们将继续深化‘人才夜市’辐射范围,搭建常态化平台,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生态,让更多人才在这片热土上安居乐业、绽放光彩。”区人社局人才开发和职称科科长孙前介绍。
来源:看见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