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漫剧流水翻12倍!单部利润仅100万,还不如真人短剧零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0 10:35 2

摘要:你敢信吗?上半年漫剧一下子出了3000多部,流水直接翻了12倍,巨量引擎说这市场规模有望冲200亿。

2025年的漫剧市场,用“疯长”形容一点不夸张。

你敢信吗?上半年漫剧一下子出了3000多部,流水直接翻了12倍,巨量引擎说这市场规模有望冲200亿。

这玩意儿是从短剧里分出来的分支,跟真人短剧一样,成本低、做的快,但不一样的是,漫剧能这么爆,AI得占头功现在AI能掺和漫剧从写剧本到剪辑的所有环节,单月产能能提30%到50%。

不过外界也有不看好的声音,说漫剧受众窄,主要是二次元用户,而且赚的钱不如真人短剧多,行业里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但你看抖音、快手、B站这些平台,今年全在往漫剧里砸钱,又是给流量又是补成本,显然没把这些质疑当回事。

漫剧早不是单纯的“动画短剧”了,它能勾着网文、漫画这些IP,还能拉来真人短剧抓不住的年轻人,盘活平台生态的本事不小。

漫剧里最猛的要数AI漫剧,2025年三季度的日流水,比去年四季度涨了9倍,一个月能出的漫剧数量翻了5倍多。

酱油动漫、剧点短剧这些公司,以前做真人短剧,现在全转去搞AI漫剧,扩张速度快得很。

AI到底帮了多大忙?这么说吧,漫剧制作的每一步,AI都能插上手。

写剧本、画分镜、勾线稿,甚至加动效、配音、剪辑,用上AI之后,效率能提一半,有的环节甚至能快80%。

以前做一分钟漫剧,成本得2000到5000块,现在用AI,最低1000块就能搞定,沙雕漫更夸张,一部下来才2万到5万。

一鱼文化的CEO说,他们用AI把漫剧全流程打通后,收入涨了120%。

我还听说酱油动漫以前做一部漫剧要15天,现在3天就能搞定,团队从50人缩到20人,成本降了不少。

本来想觉得AI只是帮着省点力,后来发现它直接把“门槛”给拆了以前没经验的团队不敢碰漫剧,现在用AI套个模板,新手也能快速出片,这也是上半年漫剧数量暴增的原因。

不过AI也不是万能的,十月初OpenAI出了个Sora2,能生成带声音的视频,物理效果还特真实,有UP主用它改了《死亡笔记》结局,评论里都在说“比制作组还厉害”。

但这技术现在用不起,生成一分钟视频要500多块,中小团队根本扛不住,估计得等明年成本降了才会普及。

而且就算AI能做画面,剧情还得靠人想现在漫剧里一半都是“末世生存”“穿越重生”,看两部就腻了,真要成爆款,还得靠新鲜剧情。

平台比谁都清楚漫剧的潜力,今年全在加码。

B站上半年推了个“觉醒计划”,专门扶制动漫短剧,不仅给千万级的流量,还包了100%的制作成本,版权分成最高能给到80%。

二季度有个UP主改了部《我独自拯救反派》,播放量快5000万,B站自己的动画短剧团队,一季度流水就破了千万,单月第一次过千万。

抖音和巨量引擎也没闲着,九月出了《漫剧政策一览》,新入局的团队给激励,投放策略也改了,还拿150万给合作方做补贴,再加上50多万的供给激励,就是要帮漫剧冲量。

快手更狠,跟可灵AI合作搞了个计划,单部漫剧最高给1000万“灵感值”,还加1亿流量扶持,手笔不小。

但钱砸下去,问题也冒出来了。

现在漫剧的同质化太严重,10月13号那天,单日播放破千万的只有《我靠合欢宗在末世征服校花》一部,500万以上的也才3部。

DataEye的数据显示,现在漫剧里超现实题材占了35%,全是年轻人喜欢的“热血中二”款,但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套路,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

更麻烦的是漫剧赚的钱不如真人短剧多,酱油动漫的CEO说,真人短剧单部能赚七八百万,漫剧现在顶破天也就100万。

而且现在只有5%的漫剧团队能赚钱,剩下的全靠平台补贴活着。

要是以后补贴少了,估计有三成团队得退出,洗牌速度会比真人短剧还快。

不过漫剧也有真人短剧比不了的优势能拉来年轻人。

巨量引擎的数据显示,漫剧里30岁以下用户占了60%,真人短剧里才10%。

而且漫剧能改编网文IP,番茄小说开放了6万多部IP给漫剧团队,改完之后还能在抖音、红果上发,赚的钱90%分给团队。

中文在线有部《寒门公子》,改编自旗下小说,播放破8000万,还带得原著阅读量涨了3倍,这就是漫剧盘活IP的本事。

如此看来,2025年漫剧市场是“火得很,但慌得也很”。

AI带来的爆发是真的,平台的扶持也是真的,但同质化和营收天花板也是绕不开的坎。

未来能活下来的,肯定不是只会用AI套模板的团队,得是能把IP、剧情、平台生态捏到一起的玩家。

漫剧要走的路还长,现在的爆发只是开始,真要站稳脚跟,还得沉下心打磨内容,不能只靠“新鲜感”撑着。

来源:品茗阅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