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婚恋综艺中,反复观看美貌精干的女明星自曝自己的糟心日常,我就像听了很多次“狼来了”的村民,已经丧失了去相信的兴趣。
文 | 米粒妈
三年12次试管婴儿的艰辛历程、依赖安眠药入睡的夜晚、被小9岁的的老公单方面告知离婚……
婚恋综艺中,反复观看美貌精干的女明星自曝自己的糟心日常,我就像听了很多次“狼来了”的村民,已经丧失了去相信的兴趣。
当第一次看到这条赛道上的麦琳黄圣依时,我还能顶着明知道是剧本也爱看的参与感,去真正探讨女性在婚姻中的位置。
但现在,我只觉得这种剧本都是前面的导演玩剩下的,并且同样的剧本,并不适合反复玩。
从黄圣依,到董璇,再到现在的陈紫函。互联网内容需要飞速迭代,才能跟得上大众的吃瓜节奏;但综艺节目显然偷懒了,节奏没跟上,观众已经厌倦了。
陈紫函后知后觉地赶上了这条赛道的末班车,看到这种姐弟恋受尽委屈的戏码,大家明显也都见怪不怪了。
我粗略预测一下,陈紫函参加的《天生一对》综艺,已经达到了这类节目的临界点。
后面要是再出这类美女卖惨婚内生活的内容,也就差不多只能被观众喷了。
其实戴向宇对陈紫函不好了,这个不难猜。因为像戴向宇这种特别像狐狸的面相的人,确实都很难对付。
很多时候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程度的阅历,就不会再笃信“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戴向宇这种面相的人,要是能从一而终对另一半好,那我反而会觉得意外了。
资本真是把流量玩到淋漓尽致,明星们现在不怕过气了,因为只要谈恋爱结婚,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参与综艺一条龙翻红。
热恋的时候来个恋综,结婚了之后再来个夫妻综,生了孩子能带娃上个娃综,闹离婚还能来一出“再见爱人”。
陈紫函跟小9岁的戴向宇在一起,是演员刘芸撮合的。
当初这俩人,可是一度被称为“姐弟恋天花板”,被大家奉为羡煞世人的神仙眷侣。
新婚夜,戴向宇在微博写下“从此我的镜头只为你聚焦”的誓言。
在《乘风2024》中,戴向宇在应援视频里那句"你永远是我的最佳女主角",更让#成熟爱情的模样#词条冲上热搜。
这还没过多久,这俩人就也走上了怨偶的赛道。
在最近的综艺《天声一对》中,陈紫函大吐苦水,说自己三年没工作,做了12次试管,天天扎针。
还说,高龄忍受着频繁促排的剧痛,一次次失败,俩人好几次抱在马路中间哭。
咱就是说,能不能回家再抱着哭?非在马路中间哭,是不是表演型人格?
其实抛开这种老生常谈的女性婚内悲情故事叙事不谈,我觉得陈紫函在姐弟恋关系中受到的精神侵害,还真的挺有代表性的。
看了戴向宇满眼星星的采访切片就能感觉到,他对孩子的渴望会给对方带来很强的压迫感。
他说,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了解透了,就会越来越缺乏事件。但孩子会给两个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事件,也会产生新的矛盾,但这些冲撞能使关系更稳固。
行吧,只能说逻辑闭环了,不相信的人可以直接说一句:“你放屁!”;但信的人,比如他的伴侣,就会被他逼得患得患失。
怀孕这种事,就是越急功近利越不行。陈紫函都50岁了,天天被这种歪理邪说洗脑,在12次试管失败和三年没有收入的状态下,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那段时间,她得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但药效只能维持四小时左右,醒来后需要补服才能接着睡。
虽然她在综艺中要强地说:“其实也不是为了他,是我自己本身也很想当妈妈。”
但结合戴向宇那种具有强烈压迫感的期待来看,这种精神上的严重损伤明显是个外力作用。
单纯想当妈妈,是不会焦虑到这个份儿上的。
而这种焦虑的成因,也能通过两个人的日常相处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首先在咖位上,陈紫函就并不自信。
虽然在一起的时候,陈紫函在内娱要比戴向宇红得多、有钱得多,但戴向宇在新加坡是“一哥”,在马来西亚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找了比自己大9岁的女演员当老婆,新马方面的的粉丝一度不答应。
在新加坡,陈紫函基本上只能跟戴向宇的助理默默地走在最后,要非常低调,才能不被路过的粉丝说“配不上我家哥哥”。
再有就是年龄上。在节目中,陈紫函其实特别介意自己比他大这件事。
但凡走进过婚姻的姐妹应该就都懂,男人是很欠的。他们会在方方面面过嘴瘾,说你的缺点,来彰显自己。
因为古人云:“人近则贱,熟悉升慢侮”。意思是两个人一旦关系太近,敬畏和尊重之心自然会被磨灭,升出一种祛魅后的轻慢来。
可能油腻的爹系男会比较喜欢说“你看你那么笨,除了我谁还要你,你吃我的喝我的……”,但弟弟们在这种情境下,往往最常攻击的就是女方的年龄。
当你每天被浸泡在年龄羞辱中越来越没安全感,你就自然会对这套价值体系深信不疑。
就像当别的嘉宾说:“你那么美”时,陈紫函那句脱口而出的:“但我比他大啊。”
这种情绪虐待,你以为金莎不受啊?你以为董璇、钟丽缇不受?放心吧,都受的,没有人是例外。
戴向宇是回避型,吵了架从来不正面刚,直接选择沉默、冷战、默默出门。
陈紫函每次都是主动解决问题的那一个,因为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想热战的人来说,最残忍的就是回避。
同为演员,常年在不同的剧组生活,有一次,戴向宇跟家人说自己可能会跟陈紫函离婚。
等他家人跟陈紫函确认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是最晚知道的。
她赶紧找到丈夫问明原因,对方则说:“反正也是聚少离多,这跟单身有什么区别?”
好说歹说,才被陈紫函劝得留下来,答应“再试试。”
生活中的细节就更是令人细思极恐。戴向宇不让陈紫函碰他的腰和胸肌,而且为了把手机密码改掉,故意策划一场吵架。
这明显已经是生理性厌恶了吧?
现在俩人好歹是放弃备孕了,也不再尝试着做试管,开始接受丁克了。
但后续谁知道呢,毕竟这种自曝家丑的节目效果一出,紧随其后的就可以迎来下一单离婚综了。
离婚综结束之后就可以来个“姐姐独美”的设定,也算是完美闭环了。
综艺说白了,就是看一乐儿。
明星自曝家丑可能充满了商业价值,就像麦琳,前一秒还在综艺中各种刷存在感招人烦,等下了综艺就马上减肥、开直播,稳稳抓住这一波流量赚得盆满钵满。
但我们自己的日子,可是需要自己实打实去过。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精神伤害和情绪劳动,确实是最需要关注和警惕的。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精神受到严重摧残时,可能已经病得挺重了。
而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识别打压和控制的话语,并且不让它们侵蚀自己的认知。
我们得能第一时间识别那些“毒性话语”,才能建立起自我保护机制。
警惕“年龄污名化”话术,是重中之重。陈紫函就明显被这种有毒话术伤害过。
当对方说:“你都多大岁数了还穿这么艳?”说得多了,我们很可能就被潜移默化地开始穿一些暗淡的衣服。这样就会迎来新的语境:他开始嫌你又老又丑不会打扮。
所以不如当他开始质疑你的穿着,就立马回击:“色彩不分年龄,审美落后才需要治疗。咱俩到底是谁落伍啊?”
当对方强调:“我年轻所以犯错正常”时,千万别给蒙蔽了。
应该直接回怼:“生理年龄不是道德豁免卡,30岁该有的担当,18岁就该养成了。”
真正健康的姐弟恋,男方是不会把你当“姐姐”的。凡是那些好的时候姐姐姐姐叫不停的,一旦翻脸,必会叫你“老女人”。
真正想要珍惜你的人,会想方设法让你相信他能担当、能负责,你说他年龄小,他反而会生气。
我们可以把自己比作一座冰山,年龄和阅历是你一点点堆砌起的自己。
有什么人想要走近我们,那必须得肯攀登才行。
如果对方非但不好好爬山,反而一点点把你这座冰山砸碎,再一块块雕成乱七八糟的样子,那你既会失去自己,也会失去对方的尊重。
你觉得“他选择我是对我的恩赐”,其实大错特错。
两个人的相遇是双向选择,幸运的感觉也应该是双向的不是吗?
你的重量,不应该由他人手掌的倾斜度来测量。就像不倒翁,重心始终在自己的基座里,外界的推搪只会让你暂时摇晃,但永远不会倾倒。
那些试图用年龄作为武器的人,本质上是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他们以为抓住的是你的弱点,殊不知那恰恰是你最坚实的底座。
真正的成熟,是终于学会了在别人的镜子里认出自己的倒影,却不再需要那面镜子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当你在心理上完成从“参赛者”到“裁判席”的转变,就会发现,年龄从不是需要辩护的弱点,而是让你有资格设置关系准则的筹码。
我很喜欢周杰访谈中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老,但你不能白老。”年龄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羞耻,而是对方高攀不起的勋章。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来源:米粒妈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