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的悬崖边,高市早苗还在喊“绝对要当首相”,这画面像极了我那考了倒数第二的表弟,回家拍着桌子说“清华我非上不可”。
35%的悬崖边,高市早苗还在喊“绝对要当首相”,这画面像极了我那考了倒数第二的表弟,回家拍着桌子说“清华我非上不可”。
10月16日,日本经济新闻把自民党支持率钉在35.2%,公明党拍拍屁股走人,263席,连过半都凑不齐。
高市在集会上鞠躬道歉,转头就吼“振兴日本”,声音大得连麦克风都抖,可台下记者忙着发推送:国民民主党已经18.7%,玉木雄一郎的名字第一次压过热搜里的动漫新番。
10月28日临时国会,投票箱摆在那里,像一口空锅,谁往里丢菜决定未来四年吃什么。
立宪民主党连夜拉群,把玉木、枝野、小池们拽进一个群名简单粗暴——“把自民党拉下马”。
他们只有共同纲领:发钱、催生孩子、别再瞎加税。
听起来像居委会公告,却精准戳中便利店打工的小哥和带娃妈妈的痛点:工资条和尿布钱。
松野博一在17日记者会上说“绝不推迟”,语气硬得像隔夜饭,可镜头扫过,他手里那张纸在抖。
推迟?
再拖下去,连自民党自己的议员都要请假去跑下届选举的场子,谁还陪你玩指名游戏。
高市早苗的“绝对”听起来像深夜电台的励志鸡汤,可现实是:她得先说服自家派系别内讧,再求那十几个单飞议员回头,还得防着石破茂在后台冷笑。
选票不是粉丝打榜,少一票就是少一票,补不回来。
玉木雄一郎这边也没多轻松,他得在十天内让七个小党别互撕,把“发钱”写进预算草案,还得回答选民一句灵魂拷问:你上台后,便利店饭团会不会还是税后120日元?
答不上来,18.7%立刻掉回个位数。
最慌的是老百姓。
经济刺激方案卡在文部科学省抽屉里,少子化对策只剩一句口号,连幼儿园老师都在问:明年补贴还能不能到账?
没人回答,国会里先打嘴仗,电视台滚动字幕比股市还刺激。
10月28日那天,投票铃一响,谁拿到233张纸谁就能搬进首相官邸。
高市如果输,自民党70年“铁饭碗”直接砸锅;玉木如果赢,他得连夜写演讲稿告诉全日本:钱从哪来。
输不起,也赢不起,这就是此刻的日本。
一句话:选票不是许愿币,35%的遮羞布扯掉后,谁上台都得先算清那笔120日元饭团的账,算不清,下一波掉的就是自己。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