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7日,第四届中国出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研讨会延续“共建·共享·共育”永久主题,以“人工智能趋势下出版学科建设与行业展望”为2025年度主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报讯(记者张君成)10月17日,第四届中国出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办。研讨会延续“共建·共享·共育”永久主题,以“人工智能趋势下出版学科建设与行业展望”为2025年度主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致辞。
邬书林说,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出版业全流程,对此出版业亟待从三方面推进改革:一是立足体系化重塑出版格局,破解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的错位难题;二是明确行业实际需求痛点,解决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适配难题;三是建立协同共育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忠在致辞中表示,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与学科建设,依托《中国出版》杂志和中国出版创新发展研讨会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促进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进一步打通人工智能背景下理论创新与产业应用的通道,构建共生共长的出版创新生态。
会上,四川大学出版学院院长罗鹭公布了2025年“文轩青云计划”评选结果,并发布2026年“文轩青云计划”的申报计划。四川大学出版学院副院长曾元祥、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李世娟分别发布了各自团队的产学研成果。
研讨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专家组组长万安伦,中信出版集团首席专家乔卫兵,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副院长杨庆国作主旨报告,围绕出版业数智化变革、本体转向及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
“出版学科大家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暨南大学出版研究院教授、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赵均,河南大学出版学院执行院长、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王鹏飞就“AIGC+出版的人才培养”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共建的共识。
本届研讨会在往年“出版学科大家谈”的基础上新增设了“出版创新隆中对”,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海刚、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工作部副主任宁兵、四川科技出版社社长程佳月在探讨“AIGC+出版的新模式新趋势”时认为,行业正从“经验为核心”迈向“算法为核心”。
本届研讨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大学指导,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版》杂志社、四川大学出版学院共同承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