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在北京熬夜改直播脚本,他在地头蹲着啃煎饼,你想着“流量密码”“人设打造”,他眼里只有刚摘的西红柿有没有裂口。
你别再逼你弟说普通话了,他不是不会说,是根本不需要说。
你在北京熬夜改直播脚本,他在地头蹲着啃煎饼,你想着“流量密码”“人设打造”,他眼里只有刚摘的西红柿有没有裂口。
你以为他在镜头前紧张是口才差,其实是他根本没觉得这事儿有多重要——你把直播当事业,他当是顺便的事儿。
可你不知道,山东那边已经有姐弟俩这么干了:姐姐负责剪视频、调光、回评论,弟弟就扛着手机在地里走一圈,不说话,就拍红薯怎么从土里刨出来,拍他手上的泥巴怎么沾在裤腿上,拍他娘在灶台边喊“吃饭了”。
没人教他话术,没人给他写文案,可这条视频播了三天,卖了八千斤红薯。
你弟不是笨,是你的思维太重了。
你总想把他塞进城里那套逻辑里——要笑、要喊、要互动、要节奏感,可农村的流量,从来不是靠嘴皮子攒起来的。
是真实,是泥土味,是那种“这人天天在这儿,他种的菜我信得过”的踏实感。
平台现在推AI字幕,方言直接转成文字,他不用开口也能卖货。
你非得让他练普通话,就像逼一个木匠去学唱歌。
他能修好三轮车,能辨认哪种土适合种花生,能知道哪天露水重了菜会蔫——这些,才是他真正的“专业能力”。
你掏钱买设备、租场地、报培训班,结果他连直播按钮都怕按错。
你焦虑,他更累。
你俩之间不是缺技术,是缺一个不那么“拯救者”的位置。
试试换个活法:别让他当主播,让他当“出镜人”。
你负责后台,他负责田头。
你剪视频,他种地;你回评论,他摘果子。
别管什么“爆款”,就拍他每天早上六点去地里,拍他蹲着看苗的样子,拍他被蚊子咬了一腿包还笑。
这些画面,城里人看得比任何话术都动心。
你妈说的对:“他不是不想干,是怕你失望。
”你总想着“带他翻身”,可他只想让你别再把他当个需要被救的人。
现在平台给家庭账号开绿灯了,姐弟俩可以共用一个号,你当运营,他当主角。
不用你天天盯着,不用他强撑笑容。
你退一步,他反而能往前走。
别再问“为什么他就是带不动”,你带不动的,从来不是他,是你心里那个“必须成功”的执念。
他不是你的项目,他是你弟弟。
来源:聪明香瓜E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