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解放前,张雅轩、李佐唐、王仲谋分别为县志作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0 08:34 2

摘要:民三十七夏(1948),余作宰华县,窃喜其风俗朴淳,人才辈出,暇与县中父老,闲谈掌故,并凭吊郭令公与寇莱公之遗迹,此二人者,各负一代军政之重,继绝兴灭,治乱持危,而同为国史中风云人物,宜其流风遗韵,久而弥存。是今日此县人物之冠绝一时,乃其渊源有自,由来尚矣。夫

《重修华县县志稿》序一

《重修华县县志稿校注》

民三十七夏(1948),余作宰华县,窃喜其风俗朴淳,人才辈出,暇与县中父老,闲谈掌故,并凭吊郭令公与寇莱公之遗迹,此二人者,各负一代军政之重,继绝兴灭,治乱持危,而同为国史中风云人物,宜其流风遗韵,久而弥存。是今日此县人物之冠绝一时,乃其渊源有自,由来尚矣。夫一地之人文,每有历史性,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术之谓,有世臣之谓也;盖县多前贤,则后之学者,易为兴起,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志士倡于前,常人效于后,遂成时尚而风俗淳矣!人才出矣!

夫县志者,一县之史书,风习人物,文化典章,具载于斯,继往开来,悉惟此赖。县中耆宿顾熠山先生,病县志久矣失修,且因旧志不能联贯一气也,乃竭十五六年之心血,重行编篡,稿成问

序于予,自愧学疏,中心惶惑,然国家多难,风雨如晦,缅想前贤,悠悠我心。盖以余督区政,责任加重,深感为政之道,首在得人;治平之基,半在厚俗;冀此邑后学之闻风兴起,淳风之长存不替,乃乐为之序。

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庆阳张雅轩序于

华县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重修华县县志稿》序二

作者:李佐唐

吾邑居少华之表,濒渭水之滨,灵秀所钟,代有贤哲:唐之郭令公、宋之寇莱公其尤著者也。降及近代,咸林兴学,蔚为人文鼎盛之区,培成民俗敦厚之乡,流风所尚,其来有自。

以如此之光荣历史,深有赖志乘之传远绵长,以冀夫千秋后世,永绍前徽,是则吾邑之志,何可一任湮没,而并使其或阙者,噫,顾不重哉。

考旧志自有清光绪壬午后而失续,迄今已六十余年,当此世变相寻,几令文献无征。吾师顾熠山先生有鉴及此,由地方官绅会商佥同,乃于民国二十年设局任事。自兹以往,或因人事变迁,或为财力所限,事兴而废者屡;卒以先生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至三十六年始克脱稿,然尚未能即付剞劂,良由需款巨而事未易举也。

又二年己丑春,佐唐奉令作宰,以华人而治华事,自愧不学无文,昧于治理,固无冀政绩之卓于时,更无求虚誉之播于里。惟是桑梓福利,荦荦大端,予虽不敏,实未敢使其坐废。县志一书,先生蝉精竭虑,历时已久,要亦邑中贤达所殷期而急欲付梓者。况夫世道沧桑,风雨鸡鸣。经时愈久,困难愈多,既知县志有重要性,乌能诿卸责任。用是谋诸参议会及邦人硕彦,即筹专款以促其成,今后吾邑文教弗坠,民俗不偷,发扬光大,永奠文明,悉赖此志之刊行焉。是为序。

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下浣李佐唐序于华县县政府

《重修华县县志稿》序三

方志虽记载一隅之事物,然多翔实精覈,史家宝之。吾华前志,始于前明,终于逊清光绪八年(1882),年久失修,识者憾焉!民二十,官绅设县志局,聘名宿顾熠山先生为主编,先生博览群籍,旁搜远绍,构图制表,方期地方文献,永传弈叶于不替,不料功败垂成,先生之不幸,亦邑人之耻也。先生去职,仍以修志为个人责任,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获材更丰,而取去更严审矣。抗战胜利,仲谋谬膺参议会议长,于三十四年十一月大会决议,成立县志编篡委员会,敦请先生继续主编,经费由县筹拨。

先生于是以旧志为蓝本,并加入现代事实,别立门目,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山川、人物诸端,无不纲举目张:文字精研,图表详覈,视旧志仅以忠孝节烈为核心者,其高出岂仅倍蓰哉!越二年稿定,爱于三十七年十一月,大会通过,印费由田赋滞纳项下开支,旋即派员赴西安交涉。出版有日,敬弁编纂经□□一以为吾华庆,一以志顾先生十余年之劳绩;并语读者知斯编之精审,绝非率尔操觚□者也。是为序。

三十八年三月王仲谋

来源:华州文史荟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