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忠:比吴石被捕更早,蒋经国亲自劝降,就义48年后才证明清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07:08 1

摘要:一场逮捕比吴石案早了大半年,一次劝降连蒋经国都亲自出面,可这个人到死都没松口,直到四十多年后,他的名字才从“叛徒”“匪谍”的标签里挣脱出来。1949年的台湾,白色恐怖刚压下来,第一批倒在枪口下的地下党员里就有他,只是这身影被埋得太深,藏了太多年。

一场逮捕比吴石案早了大半年,一次劝降连蒋经国都亲自出面,可这个人到死都没松口,直到四十多年后,他的名字才从“叛徒”“匪谍”的标签里挣脱出来。1949年的台湾,白色恐怖刚压下来,第一批倒在枪口下的地下党员里就有他,只是这身影被埋得太深,藏了太多年。

张志忠不是临时去的台湾。1946年他就受组织派遣,从福建渡海过来,那会儿国民党刚接台湾没两年,物价飞涨,工人扛活拿不到钱,农民交了地租就剩半袋粮。他化名“张时”,先在基隆港当搬运工,跟工人一起扛米袋、睡工棚,吃饭时蹲在地上聊,慢慢把想反抗的工人串起来;后来又去台中乡下,帮农民算地租里的猫腻,把反苛捐杂税的农户拢到一块儿。没人知道这个说闽南话带点福州口音的汉子,是台湾省工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部长,手里攥着全台地下武装的联络网——小到码头工人的互助会,大到乡下的自卫队,都归他管。

1949年12月29日那天,天还没亮,基隆就飘着冷雨。不是因为后来的蔡孝乾叛变,那是1950年1月的事,是他发展的一个联络员被特务抓了,没扛住审,把他供了出来。特务破门时,他正跟妻子季沄整理情报,季沄是台北市大同中学的老师,平时靠这个身份打掩护,桌上还摊着没写完的农民运动报告。他想把床板下的联络名单烧了,可特务冲得太快,名单被搜走,他和季沄一起被押走,那会儿他们的儿子杨扬才刚满周岁,女儿张素梅还在襁褓里。

没过多久,蒋经国就找来了。当时蒋经国是台湾省党部副主任委员,管着情治系统,他知道张志忠的分量——这人手里有地下武装的部署,能牵出整个台湾工委。看守所的小屋没生火,冷得人搓手,蒋经国坐着,他站着,聊了一下午,说只要他愿意写“悔过书”,公开认“错”,不仅能免死刑,还能放季沄出去,让一家人去香港过安稳日子。张志忠盯着蒋经国递过来的纸,只说了句:“我做的都是帮老百姓的事,没什么错要悔,要杀就杀我一个,别牵扯家人。”

劝降没成,审判就拖了又拖。一开始军事法庭判了死刑,后来又改无期——有人说上头还想从他嘴里套话,觉得留着他有用。从1949年底被捕到1954年,整整四年多,特务没少跟他磨,鞭子抽、辣椒水灌,他还是那句“不知道”。季沄没等到出头日,1950年11月18日就被押到马场町,枪响的时候,才30岁。1954年3月16日,张志忠也被押过去了,临刑前给狱友留了张字条:“别为我难过,能为老百姓争日子,值了。”他死的时候39岁,比之前传的年纪大了四岁,是熬了四年审讯才走的。

他们俩走了,孩子就惨了。一岁的杨扬和襁褓里的张素梅被送到乡下亲戚家,亲戚怕受牵连,不敢让孩子用原名,把杨扬改成“张思中”。上学的时候,同学知道他们是“匪谍的孩子”,没人跟他们玩,还扔石头喊“匪谍仔”。张素梅身体弱,26岁那年得了肠癌,没钱治,走了;杨扬长大后在台北当小职员,1968年1月,突然在旅社服毒没了,有人说他是被特务逼的,可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就按“意外”结了案。

真正等到清白,是1998年1月。大陆党史部门梳理台湾地下党历史,从福建档案馆找出1946年张志忠赴台的派遣档案,又去台湾找当年的老地下党员核对,还拿到了季沄在牢里写的日记。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追认张志忠为革命烈士,证书上写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那会儿季沄的难友还在,七十多岁的老人捧着证书哭,说:“季沄姐,老张,你们看,孩子们要是还在,就能知道爸妈没做错事了。”

2000年,有人去绿岛公墓找,才在荒坡上找到一块没刻字的石头,底下埋着张志忠的遗骨。只知道当年处决后,他就被随便埋在这儿,连个名字都没留。迁葬那天,基隆港的老工人来了,拄着拐杖,说“张兄弟当年帮我们要过工钱”;台中乡下的老农也来了,拎着一篮自己种的橘子,说“张先生帮我们跟地主争过田”。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他的名字刻在英烈墙上,跟吴石、朱枫排在一起,只是比他们晚了十几年才被人看见。

来源:卡布奇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