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1分挂在榜首,比第二名多6分,剩3轮,数学上还没盖章,实际上已经提前把行李搬进了中超走廊。对手上海嘉定被灌3球,现场球迷提前十分钟开始喊明年见,声音大得连隔壁跑马拉松的都回头。
27轮打完,辽宁铁人领先6分,冲超只差最后一口气,可真正让人睡不着觉的却是身后那2分差距的修罗场。
61分挂在榜首,比第二名多6分,剩3轮,数学上还没盖章,实际上已经提前把行李搬进了中超走廊。对手上海嘉定被灌3球,现场球迷提前十分钟开始喊明年见,声音大得连隔壁跑马拉松的都回头。
真正刺激的是55分的重庆铜梁龙和53分的广州豹。一个2比1把大连按在水里,一个1比0把东吴闷死,分差只有2场球的距离,谁先眨眼谁就得继续在中甲熬冬训。
重庆最后三轮的对手全在下半区:石家庄、苏州、嘉定,听起来像送分题,可送分题年年有人做错。广州豹那边得先打陕西,再碰青岛红狮,最后一轮直面还在争前四的南通支云,场场都是硬骨头,咬碎牙也不一定能咽下去。
辽宁球迷现在最该担心的不是能不能升,而是升上去怎么活。去年一起冲的四川九牛和青岛西海岸,如今一个倒数第二一个倒数第四,赢一场比抢春运票还难。中甲金靴姆本扎23场26球,数据漂亮得晃眼,可到了中超,后卫转身快半拍,门将站位提前半步,同样的角度就砸在广告牌上。
铁人从上赛季中游蹿到榜首,靠的不是砸钱,是把外援当外援用,把青训当青训用,把主场当主场用。俱乐部账面上没多少负债,球迷回流,球场周边小商贩重新支起烤肠摊,这种画面在辽宁已经消失十年。冲超成功能把生意带回球场,也能把年轻球员带回操场,这才是比积分更值钱的收益。
重庆铜梁龙背靠着山,球迷基数不算大,却能把主场氛围做成火锅,辣得人睁不开眼。球队平均年龄不到24岁,跑动距离常年排联赛前三,踢法像上了发条,落后也能追回来。短板是经验,领先之后不会拖时间,后卫线喜欢集体压到中线,被对手一脚长传就得出冷汗。
广州豹正好相反,首发里30岁以上的占一半,踢得慢却狠,定位球套路能写本教材。最近6轮5胜1平,靠的不是跑动,是算计,先让你攻,再一刀封喉。年龄大也有副作用,一周双赛就腿沉,最后二十分钟经常只能开大脚解围,球迷看得直跺脚。
中甲关注度一年比一年低,转播镜头里经常能看到看台整排空着,可冲超战永远能拉回流量。原因简单:升级意味着预算翻倍、曝光翻倍、球员身价翻倍,也意味着老板明年得掏出更多的钱。小球会一年流水几千万,中超一年流水轻松过亿,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没人算得清,也没人敢不算。
球迷的账就算得简单:去中超,能在电视上看自家孩子踢恒大、踢国安,输球也开心;留中甲,继续周末挤绿皮火车,赢球也憋屈。城市也需要这张名片,招商会上可以跟外地老板指着球场说:看,这是中超球队,不是PPT。
可现实总在你举杯的时候泼冷水。中超分红确实涨,但外援工资帽、俱乐部奖金帽、差旅成本、安保成本一起涨,涨得比票房快。很多中甲球队冲上去第一件事就是卖主力,不卖就发不出工资,卖了就保不了级,循环往复,像跳进一台洗衣机。
辽宁如果真想在中超站稳脚跟,冬训前就得把阵容厚度拉满,至少再备一套后防线。中甲靠外援爆点,中超靠整体容错,一个主力伤停,替补差半档就能连输五场。青训再出色,也得给18岁小孩配30岁老大哥带路,否则第一年就被老油条们上课到怀疑人生。
重庆和广州无论谁上去,都得先想好怎么活下去。重庆的年轻风暴在中超容易被裁判尺度针对,广州的老胳膊老腿在快节奏里容易拉伤。两家俱乐部今年预算都只够中甲,冲超成功就得重新拉赞助,重新谈转播,重新给球员签合同,时间只剩三个月。
球迷现在可以开始掐表。10月26日第28轮,重庆客场踢石家庄,广州主场打陕西,同一天开球,比分随时会翻榜。11月2日第29轮,重庆回主场对苏州,广州远征青岛,海风一吹,什么结果都可能。最后一轮11月9日,重庆去嘉定,广州回主场对南通,如果那时分差还是2分,90分钟能踢出心电图。
想看的不是谁能拿第二,是谁能在第二的位置上顶住压力。中甲每年都在教同一课:冲超不是终点,是新的账单。球迷先别急着订客场机票,把速效救心丸备齐,三场比赛够你掉三斤肉。
来源:树荫里隐藏的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