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9日,首档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纺织工业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0月19日,首档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纺织工业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海报。节目组供图
本期节目聚焦中国纺织工业,带领观众一起感受古代考工智慧,见证当代工业之美。
节目通过音诗画表演《考工·织造》,带领观众重返“齐纨鲁缟”名动天下的先秦时代。“齐纨”以其细薄如雾、洁白似雪的品质成为天下珍品,其背后不仅是“妇功”技艺的极致展现,更是“材美工巧”造物哲学的生动实践。节目以优美的舞蹈形式,复现了《考工记》中“㡛氏湅丝”古法场景——这项以灰湅、水湅等方法处理丝线的技艺,在当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就了千年丝缕依旧柔韧的奇迹。
节目中,多项纺织科技突破令人振奋。智能纺织工厂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老智慧在数字时代的演绎,从“制造”到“智造”,工具的革新是创新驱动产业进阶的最好证明。
当纺织的智慧奔向苍穹,纤细的丝线便编织出宏伟的太空梦想。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亦镌刻着纺织的印记。鹊桥二号上展开直径逾4.2米的“金色大伞”——星载可展开网状天线,不仅是地月通信的关键设备,更是纺织技术与航天工程融合的典范。
节目中,东华大学团队展示了其核心材料——直径仅20多微米的镀金钼丝,细如发丝的十分之一。面对将如此纤细的金属丝编织成太空巨网的挑战,团队从传统纺织技艺中汲取智慧,创新研发出“并线加捻技术”:将三根单丝精密合股成一条“纤维骨线”,强度提升三倍,同时保持柔韧可折叠,完美适应火箭发射的严苛环境。
源自古老纺织的智慧,正托举着现代航天器用最纤细的丝线,织就最宏大的太空梦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