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事回眸(一)| 鲁张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20:35 1

摘要:中秋时节,窗外的雨淅浙沥沥地下个不停,出不了门,又闲不住,于是我在家开始整理书柜。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映入我的眼帘,我打开一看,竟是2004年我在侯马市公安局信访科履职时的工作笔记本。二十年了,泛黄的纸页,淡褪的字迹,清晰地记录着那些忙碌而炽热的日子。翻读间,一首

警事回眸(一)

作者 鲁张立

中秋时节,窗外的雨淅浙沥沥地下个不停,出不了门,又闲不住,于是我在家开始整理书柜。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映入我的眼帘,我打开一看,竟是2004年我在侯马市公安局信访科履职时的工作笔记本。二十年了,泛黄的纸页,淡褪的字迹,清晰地记录着那些忙碌而炽热的日子。翻读间,一首朗颂诗--《金盾之歌,一首让生命澎湃的歌》悄然跃入眼帘,在我心中荡开。

好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让我不能忘怀。2004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侯马市委市政府为使广大市民安全度夏,倡导各单位在新田广场举办消夏晚会。局党委着手组织举办一台“金盾之光”晚会,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吴卫红同志,按局领导要求创作了这首朗诵诗。此时再次轻声诵读,那铿锵的节奏,那字里行间的情感,又将我拉回到那个难忘的夏夜。

诗中每一字每一行,都饱含着对公安事业和公安民警的忠诚与崇敬,让我倍感亲切,亦倍感珍惜。这首诗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当年那火热的警营生活。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代从警人滚烫的心。愿与诸位共忆峥嵘岁月,同守初心如磐。

在我们读这首诗前,先认识一下诗文作者吴卫红同志

吴卫红,山西曲沃人,1971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1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任侯马市公安局办公室科员、副主任、国内安全保卫大队教导员。从事公安文秘、国保、专项等工作30余年,爱好写作,为上级领导机关报送各类信息简报、调研、专题报告等材料数百份。2005年撰写的《充分发挥公安职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建设保驾护》一文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收录。

金盾之歌,一首让生命澎湃的歌

(散文诗)

世界著名警察英雄,英国伦敦警署营区警长劳伦斯曾说过:“警察行动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责任心、英勇果断的职业精神和临危不惧的战斗素质。”

正是我们人民警察是社會生活的第一道保护屏障,这道屏障的坚固与否?直接关保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美满和生安宁,战斗在古都新田的干警们深深懂得这一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谱写着一首首动人的篇章。

--题记

巍巍紫金山,缓缓浍河水,

映证着古都新田日新月异的巨变。

你看今日的侯马,

平坦宽广的道路,井然美丽的市容,

繁荣昌盛的景象,悠然平静的生活,

幸福的微笑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美妙的旋律回荡在城市的上空……

朋友们,你可知道,

是谁一腔热血守护着这方热土?

是谁赤胆忠心播撒着温馨安宁?

又是谁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地负重前行?

是有着执法和服务双重职能的人民警察,用赤城和热血托起新田大地一片安居乐业的祥和。

在人民群众慈母般爱抚的目光里,

人民警察忠实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宗旨”。

无论是睿智多思屡破疑案的“神探”,

还是一腔赤诚热情如火的“活雷峰";

无论是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除恶硬汉,

还是心细如发,扶危济困的爱民模范;

在每一次頂风冒雨的出警中,

在每一回真诚扶助的人群里,

在每一种转忧为喜的心情里,

无不紧紧联系着人民警察日复一日琐碎的生活。

他们,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但能还受害者以公道,还人间以清朗;

能筑牢万家灯火的安详;

能让归家的脚步稳稳地走在平安大道上。

他们如皎洁无暇的美玉,

在那里都难掩本色的莹润,

在清水涓涓的岁月中,更易辨出人性的率真和淳朴。

你一旦走进他们的故事,就会欣喜地发現,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串串寻常又藏着不凡的经历,

也會使你深切体会到:

金盾之歌,是一首让生命澎湃的歌。

作为侯马交警一面旗帜的普通民警周宝贵同志,

在红绿灯下,以三尺岗台为阵地,

默默地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清晨,太阳随着他的手势悠然升起,

周保贵在中心岗指挥车辆

走近他,所有躁动和不羁,

都放慢了脚步,迸发出和谐的节奏。

而更多的车轮和目光,

都不再犹豫,順他的臂膀缓缓运行。

当城市的舞台融入夜色,

他用高举的指揮棒谢幕。

寒来暑去,十几年如一日,

他爱民敬业之心历久弥坚。

扶老携动,救死扶伤,

处处有他的身影,

敬老院里,希望工程,

总有他热忱的捐助,

他用自己纯如璞玉的一片真情,

奏出了一曲曲爱民情深,动人心扉的歌。

有一种情怀,越来越让人们珍視,那就是真诚;

有一种精神,将会与历史一样永远,那就是无私;

有一种人,于平凡普通中凸现出人格的高尚与魅力,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人。

今天,情注信访,心系百姓的信访科长鲁张立,

载着全国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归来了。

在这闪耀光芒的荣誉背后,

隐含了他多少艰辛,

浸透了他多少汗水,

凝聚了他多少心血。

在信访接待室里,

当上访者的凄苦和冤情无处申诉时,

他会用朴实而真诚的眼睛望着你,

不烦不躁耐心地倾听你的宣泄,

柔柔的话语,犹如阳光融化你心中的坚冰;

当上访者孤苦无助,绝望无奈的时候,

他会无怨无悔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用一颗火热的心重新为你点燃希望,给你勇气,

犹如春风吹走你心头的乌云。

鲁张立在信访接待室里接待来访群众

他矢志不渝地守着这份清苦和寂寞,

在人间烟火中赤诚不改,居喧嚣闹市里洁身自守。

因为鲜红党旗上有他诚挚的真爱,

庄严的警徽上有他奉献的深情,

这信念,让他坦白安然,

这信念,让他初心不变。

正是如此,

才使他一路高歌,风雨兼程,

不断地走向灿烂辉煌!

这里,有一个龙腾虎跃的青年群体,

这里,有一个威武雄壮的文明之师,

他们挺立在晋国古都,活跃在旱码头。

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

还是白天黑夜,节天假日,

在街头巷尾,繁华闹市......

他们威风凛凛的身影无处不在。

白天,他们是移动的岗哨,穿过大街小巷,

随时化解隐患,让每一个求助者得到及时回应。

深夜,巡逻车的灯光宛如移动的月亮,

为晚归的人照亮回家的路;

110,在这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安全感的代名词。

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英雄,

却是街坊邻里眼中最信赖的“藏蓝戎装朋友”。

他们,能让永久的安全感在人间烟火中静静流淌。

再看看刑警队警员们,为了侦破案件,

他们日夜奔波,取证调查,无悔前行,那怕路途多风浪;

为了追捕罪犯,他们千里追踪,趴冰卧雪,蹲坑守侯;

审讯室里,他们目光如炬破伪装,狡黠之徒难逃智慧较量场。

他们,是警察队伍的利剑,是尖刀,

一路披荆斩棘,擒狼缚虎,降妖除虐,

顿使这里的天空,风清月白、一片蔚蓝!

还有更多更多的普通民警,

在情深意厚的警民关系中开展走访话家常,

邻里纠纷发生时,他们能细心调解;

抗灾抢险时,他们能舍小家为大家争分夺秒开展紧急救援;

抓捕嫌犯时,他们不计危险雷霆出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还有在无数个黑夜里坚持默默守望的人民警察……

是他们,

用青春和汗水,

用无悔和奉献,

用忠诚和坚强,

以无畏的力量,构筑了伟大事业的坚实根基。

今天,在侯马警营的怀抱里,

我们书写着属于警察的荣章,

雄壮的金盾之歌,在警营之中回荡。

我们相信,

有了这样的一支身着藏蓝戌装的队伍,侯马明天会更美好!

时隔20年之后,再吟颂这首《金盾之歌》,这首让生命澎湃的歌,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退休后的我,对公安工作依然深情的怀念。怀念那曾经与我日夜坚守岗位、并肩作战的警友,往事点点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期待新一代民警们能传承这份热血与忠诚,在守护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奋毅前行。社会安定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愿你们用青春和汗水,续写公安事业的辉煌篇章,让金盾之光永远闪耀。

本文作者 鲁张立

【作者简介】

鲁张立,1948年8月生,山西垣曲人,中共党员,退休干警。业余爱好文学,偶尔信手涂鸭,虽无建树,仍将写作视为一生珍爱,笔耕不辍。

2007年10月获公安部“我看公安信访工作”征文活动一等奖、2009年10月获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学会“最佳警察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铜奖、2024年7月“当代•原创文学杯”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退休后致力于谱牒文化、乡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编著有《情系信访为百姓》、《鲁氏家谱》、《杨氏家谱》,曾在国家、省级、市级刊物发表多篇工作论文及散文。

乙巳年仲秋于侯马市普天小区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