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这架E-7A预警机已执行了45次任务,成为北约监控俄罗斯军事活动的重要力量。
在波兰乌瓦斯克第32战术空军基地,一架外形独特的飞机格外引人注目。
它拥有普通波音737的机身,但背上却驮着一个奇怪的“高顶礼帽”。
这就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E-7A“楔尾”预警机,它不远万里来到东欧,执行一项关键任务:
监视乌克兰周边局势,为北约提供空中预警。
2025年10月,澳大利亚国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这架E-7A预警机已执行了45次任务,成为北约监控俄罗斯军事活动的重要力量。
2025年7月30日,一架注册号为A30-003的E-7A“楔尾”预警机在波兰乌瓦斯克第32战术空军基地降落。
这架从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直飞而来的预警机,开始了它在欧洲的第二次部署。
此次部署并非偶然。
根据澳大利亚国防部的消息,这批E-7A“楔尾”预警机的任务代号为“库杜行动”(Operation Kudu),旨在支持盟友向乌克兰供应武器的努力。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派出E-7A前往欧洲,主要任务是监视乌克兰周边空域,追踪俄罗斯的军事动向,并监控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运输情况。
这不是澳大利亚E-7A首次在欧洲部署。
此前,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曾派E-7A驻防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同样执行北约东翼任务,累计飞行约250小时。
与首次部署不同,这次E-7A被直接部署在了更靠近乌克兰边境的波兰,显示了北约东翼紧张局势的升级。
E-7A“楔尾”预警机并非普通的军用飞机,它是基于波音737-700客机平台改造而成的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AEW&C)。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背上那个类似“高顶礼帽”的雷达罩。
内装的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开发的多功能电子扫描阵列(MESA)雷达。
这种雷达的技术特点在于它不需要依靠机械旋转来监控空中目标。
E-7A的雷达天线布局极为特殊:一块天线像“背鳍”一样垂直安装在后机身上,两侧各能扫描120度;另一块则水平安装在“背鳍”上部,纵向前后各扫描60度。
这样,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360度扫描天线阵。
这种设计带来的性能提升是巨大的。
E-7A预警机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在9千米高度飞行时探测距离达850千米。
它对战斗机目标的下视探测距离为370公里,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锁定600公里范围内的180个目标,并同时指挥24架飞机作战。
与北约目前主要使用的E-3预警机相比,E-7A在机身平台、雷达、航电等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
由于其信息处理速度比E-2C预警机高出10多倍,它能更快地处理和传输战场信息。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澳大利亚E-7A“楔尾”预警机展现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据澳大利亚国防部数据显示,自2025年7月部署至欧洲以来,E-7A“楔尾”预警机在短短三个多月内已飞行了45架次。
这些任务大致可分为两类:
约一半是预先计划的例行监视任务,覆盖向乌克兰运输武器和国际援助的路线。
另一半则是应对即时威胁的紧急任务。
E-7A在9月份的一次紧急任务中表现出色,当时一架俄罗斯米格-31战机侵犯了爱沙尼亚领空,E-7A迅速响应,提供了关键的监控数据。
此外,这架预警机还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导弹和无人机攻击时执行巡逻任务,为北约提供了宝贵的实时战场情报。
澳大利亚特遣队翼指挥官塞缪尔·索普(Samuel Thorpe)指出:
“E-7A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空中指挥和控制平台,它备受追捧,而且是北约无法获得的。因此,波兰和北约部队请求特遣队前来提供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
澳大利亚将E-7A“楔尾”预警机部署到欧洲,远超一次简单的军事合作,其背后蕴含着多层次的战略考量。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一行动体现了澳大利亚与欧洲-大西洋安全的深度融合。
在2025年6月的北约领导人会议上,澳大利亚承诺与北约深化合作,而提供AEW&C(机载预警与控制)能力正是证明这一承诺的方式。
从军事角度看,E-7A的部署增强了联盟的韧性模型:
共享态势感知、互操作的“传感器到射手”链条,以及能够覆盖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弧线的分布式指挥节点。
对波兰及其邻国而言,E-7A的存在尤其重要。
它能够比大多数地面雷达更早探测到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有效引导快速反应警报(QRA)战斗机和提示地空导弹(SAM)部队,从而扩大有限的拦截器库存,提高应对复杂攻击的成功率。
澳大利亚国防部强调:
“库杜行动”取得了两项历史性里程碑:E-7A首次作战部署到波兰,以及澳大利亚国防军首次在没有传统“五眼联盟”伙伴支持的情况下独立部署资产。
E-7A“楔尾”的部署恰逢北约加强其东部边境监控能力的关键时期。
2025年6月,北约概念和转型司令皮埃尔・范迪厄海军上将透露:
北约正在开发新的监视工具,以扩展其卫星监视能力,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及俄罗斯与北约东部成员国边境的动态。
这一新工具将首次实现对“广袤区域”的有效监控,能够清晰观察战场上的军事演习、部队调动等各类行动。
与此同时,北约还推进了名为“智能指示和警告广域检测”(SINBAD)的项目。
该项目选定美国卫星图像提供商行星实验室来对全球多个区域进行高频次扫描,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及时发出预警。
在E-7A结束部署后,土耳其的E-7T“和平鹰”预警机已接替其任务,暂时部署到立陶宛,作为盟军保证的一部分。
这表明多个非美国盟友正在承保北约的“空中之眼”层,增强联盟的整体监视能力。
E-7A“楔尾”预警机的部署,也反映了北约与俄罗斯在军事技术领域的暗中较量。
与传统预警机相比,E-7A的固定AESA“顶帽”阵列具有快速波束转向能力,无需运动部件,就能同时执行广域搜索、战斗机控制和海上监视任务。
同时保持比传统E-3 AWACS更小的机组人员规模。
其数据链网关作用有助于将F-35、欧洲战斗机、“阵风”和地面单元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战术画面中,从而缩短从探测到拦截的时间,提高国家防御能力的响应效率。
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展示出日益精准的打击能力,北约的监控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E-7A的部署,某种程度上是对俄罗斯战场感知能力提升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E-7A的部署也展示了北约预警机平台的多元化。
除了E-7系列,北约还计划在“联盟未来监视与控制”项目中采购首批6架E-7A,替换现役的14架E-3A预警机。
10月中旬,澳大利亚E-7A“楔尾”预警机结束了在欧洲的部署,机组人员已返回澳大利亚。
然而,它的使命将由土耳其的E-7T“和平鹰”接续,确保北约的“天空之眼”不会闭合。
E-7A在欧洲的45次任务,不仅体现了澳大利亚对北约的承诺,也展示了现代战争中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的关键作用。
在乌克兰战场上空,这架来自远方的“楔尾”预警机,成为了北约监视俄罗斯军事活动的无形屏障。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警机已从单纯的“空中雷达站”进化为了空中指挥与控制中心,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E-7A“楔尾”的欧洲之行,不过是大国博弈中一个缩影,却清晰地勾勒出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信息优势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