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旧系统的最大好处就是稳定,熟悉的界面、顺手的操作,用上好几年都没毛病,这也成了不少苹果用户的习惯。
用旧系统的最大好处就是稳定,熟悉的界面、顺手的操作,用上好几年都没毛病,这也成了不少苹果用户的习惯。
但当我把设备升级到最新版本后,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真的让人又惊又疑。
这就是我从 iOS 26 升级到 iOS 26.1 Beta 2 之后的真实感受。
iOS 26 已经用了一段时间,整体挺稳,也没想急着更新。
直到这次 Beta 2 推送,看到更新包 1.08GB 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苹果这波是来认真打磨体验的。
于是我立刻下载升级,想看看这版系统到底动了哪些地方。以下是我几天用下来的直观感受。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闹钟。
以前在 iOS 26 的时候,早上醒来那一刻,手一滑就容易误按“停止”,直接睡回笼觉。
现在 Beta 2 把闹钟关闭改成“滑动以停止”,这个细节优化看似小,实测非常实用。
前两天我连续早起赶地铁,用了新手势,没再出现误触。对我这种手忙脚乱起床的人来说,简直救命。
接着是 iPad 的部分。
之前 iPadOS 26 移除了 Slide Over,多任务切换反而不顺。
这次 Beta 2 又把 Slide Over 给加回来了,不过变成单窗口浮窗。
我一边看视频一边回微信、查资料,切换明显更顺畅。
虽然不如以前能堆叠那么多窗口,但至少实用了,苹果算是听了用户反馈。
录音的改动也挺贴心。
我平时用外接麦克风录播客,以前系统内调不了增益,只能用第三方 App。
现在 Beta 2 在控制中心就能直接调麦克风输入音量,还能自定义文件保存位置。
对内容创作者来说,简直福音。
昨天录完一段音,增益直接在系统调了,不再担心爆音或录太小声,效率提升明显。
界面变化也有,但比较隐蔽。
比如文件夹标题变成左对齐,设置页标题位置也调整了,看起来更统一。
Vision Pro 的图标换成了立体样式,看得出苹果在逐步把视觉风格统一到新产品线。
这些细节没影响功能,但视觉观感确实更“整”。
当然也有回调的地方。
Beta 1 时苹果改过日历配色,结果这次又改回 iOS 26 原来的样式;Safari 下载菜单也重新放回地址栏。
这说明苹果在听反馈,试了再退,不像早期那种“一刀切”。
对习惯原操作逻辑的用户,这种“知错能改”的节奏是好事。
系统流畅度上,我也能感受到一些提升。
比如解锁速度、滑动动画、后台切换都更顺滑了。
安装完更新我试着开了 12 个 App 来回切,内存回收比上一版更及时,发热控制也更稳。
对老机型来说,这种流畅度提升比什么新功能都实在。
当然,作为测试版,它还不完美。
部分第三方 App(特别是银行类)在登录时会闪退,截图快捷方式偶尔无响应。
但整体稳定性不错,没有系统级崩溃,也没掉电异常。
如果你对稳定性要求高,建议等正式版;如果想提前体验细节改进,现在升级也完全可用。
我用这版系统已经一周,整体感受是——苹果终于开始认真打磨使用场景,而不是只堆功能。
那些微小的优化,正是日常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又最影响体验的部分。
以前我还嫌更新太频繁,现在反而期待下次版本再修哪儿。
这波 iOS 26.1 Beta 2 的体验,就像从熟悉的老鞋换成新鞋,刚开始不适应,但走几步就知道它哪里改得对。
毕竟系统陪伴的是每一天的使用习惯,能在细节上更贴近人,就算不是大更新,也值得点个赞。
你现在升级了吗?
你觉得这次闹钟、Slide Over 或录音功能的改动,有没有打动你?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升级后的真实体验,看是不是跟我一样,越用越顺。
来源:小8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