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3日,段永平在社交平台一句“今天买了点茅台”,再度将沉寂的白酒板块推上风口浪尖。次日,贵州茅台股价应声上涨3%,最高触及1464元/股 。这位穿越三次白酒行业危机的价值投资者,又一次在股价回调时逆势出手,让市场忍不住发问:白酒板块的“黄金坑”
2025年10月13日,段永平在社交平台一句“今天买了点茅台”,再度将沉寂的白酒板块推上风口浪尖。次日,贵州茅台股价应声上涨3%,最高触及1464元/股 。这位穿越三次白酒行业危机的价值投资者,又一次在股价回调时逆势出手,让市场忍不住发问:白酒板块的“黄金坑”已经出现,还是下跌之路仍未到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看懂段永平二十余年死磕茅台的底层逻辑——这从来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对“确定性价值”的极致坚守。2003年,他以35元/股(前复权)首次建仓茅台,彼时市盈率仅20倍,市值不足200亿元,在他眼中是“用铜的价格买黄金”。2012年塑化剂事件、2024年酒价双杀、2025年股价年内回调超10%,每一次市场恐慌时,他都在分批加仓,甚至直言“若跌至1000元会继续买” 。
支撑这种底气的,是茅台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段永平在浙江大学演讲时曾坦言,茅台是A股唯一同时满足“品牌垄断、定价权、抗通胀”三要素的企业。2024年,茅台主动将高度酒零售价提价23%,非但没有滞销,反而实现“价升量增”,全年销售收入突破1741亿元,净利润高达893亿元,提前超额完成此前预测的2025年利润目标。更特殊的是,茅台酒“越存越值钱”的属性,让行业下行期的库存反而成了“隐性利润”,正如段永平所言:“茅台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只是被动多了些年份酒�[[_LINK ICON]](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1015120339393814290?flow_extra=eyJpbmxpbmVfZGlzcGxheV9wb3NpdGlvbiI6MCwiZG9jX3Bvc2l0aW9uIjo1LCJkb2NfaWQiOiIwM2M4NzNkNDAzZDM2ODg4LWI1ZjdiMDUwMDU0NzExZWEifQ==&inline_doc_id=null)�已,以后赚得更多” 。
从行业基本面看,头部酒企的韧性也为“黄金坑”论提供了支撑。2024年白酒行业虽处调整期,但989家规模以上企业仍实现7963.84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利润更是增长7.76%。分化格局下,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头部企业营收增速均超10%,茅台以862亿元净利润占据行业近三分之一的利润份额,这种“马太效应”让龙头企业在弱市中更具抗风险能力[[__LINK_ICO N]](http://m.toutiao.com/group/7499677983398822452/?flow_extra=eyJpbmxpbmVfZGlzcGxheV9wb3NpdGlvbiI6MCwiZG9jX3Bvc2l0aW9uIjo3LCJkb2NfaWQiOiIxYjQ1YjY4MjNkNGQ0ODkxLTBjYjVhYjQzZDg1NWM0OGMifQ==&upstream_biz=doubao&inline_doc_id=null)。
但市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深不见底”的顾虑同样有扎实的数据支撑。2024年下半年起,白酒消费需求疲软导致渠道库存累积,动销流速变慢、产品价格下行成为行业普遍难题,中信建投将其归结为“酒厂增长目标、市场真实需求与渠道健康程度之间的矛盾”。这种压力在中小酒企身上尤为明显,2024年酒鬼酒、金种子酒等多家区域酒企营收大幅下滑,与头部企业的稳健形成鲜明对比 。
资金面的信号也透着谨慎。2024年四季度,北向资金将头号重仓股从贵州茅台切换为宁德时代,虽仍将茅台保留在前十大重仓,但减持动作释放出对消费板块的观望情绪。更关键的是宏观环境的制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直接影响白酒消费场景,尤其是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中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这让市场对行业复苏节奏产生分歧 。
说到底,白酒板块的争议本质是“短期情绪”与“长期价值”的博弈。段永平的操作代表了一类投资者的视角:他们看重茅台8万多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以及“少喝酒、喝好酒”消费升级趋势下的需求刚性,愿意忽略短期波动等待价值回归 。而持谨慎态度的投资者更关注眼前的库存数据、动销报表,担心行业调整期会持续更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方观点,都绕不开“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长期趋势。中信建投预测,2025年白酒行业低增速下竞争将更激烈,品牌根基深、运营能力强的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即便板块整体迎来修复,不同企业的表现也会天差地别,不能用单一标的的信号代表整个板块的走向。
段永平曾说:“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 。他的加仓或许能点燃短期市场情绪,但白酒板块究竟是“黄金坑”还是“深水区”,最终仍要靠业绩说话——头部酒企能否持续消化库存、中端品牌能否找到需求突破口、消费复苏能否真正落地,这些才是比单一资金动作更值得关注的核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要不要跟风”,不如看清这场博弈的本质:短期波动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能穿越周期的永远是那些具备真实价值的企业。你更相信白酒板块的短期修复动能,还是长期价值逻辑?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返璞归真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