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红菜苔的乡亲们,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烦心事: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人家的红菜苔粗壮旺盛,自家收的却又细又少,炒一盘都不够吃?这背后的秘密,其实就藏在"两肥一掐"这简单的四个字里。现在知道这个诀窍还不算晚,赶紧学起来!
种红菜苔的乡亲们,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烦心事: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人家的红菜苔粗壮旺盛,自家收的却又细又少,炒一盘都不够吃?这背后的秘密,其实就藏在"两肥一掐"这简单的四个字里。现在知道这个诀窍还不算晚,赶紧学起来!
温度不对,白忙活
红菜苔是个对温度特别挑剔的"主儿"。它最喜欢的温度是15到25度之间,太热了或者太冷了,它都会"闹脾气"不好好长。有些乡亲在气温不合适的时候种,结果长出来的菜苔又细又弱,跟老鼠尾巴似的。
特别是现在有些新品种,比如"五彩红芯1号",能在稍微高点温度下生长,但你要是三伏天种普通的红菜苔,那肯定长不好。所以啊,首先得选对种植时间,让菜苔在它喜欢的温度下生长,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头一个肥:底肥要足,根才能长壮
老话说"根深叶茂",红菜苔的根系需要大量的氧气,要是土壤板结、不透气,根系都舒展不开,菜苔怎么可能长得粗壮?改良土壤其实很简单,在种之前,往土里掺些细沙,沙和土按1比3的比例混合。再施些腐熟的厩肥或者土杂肥,这样土壤就疏松又肥沃了,根系就能自由呼吸、茁壮成长了。
底肥特别重要,每亩地施腐熟有机肥2000到3000公斤,再加上复合肥50公斤。别忘了还要加1到2公斤的硼砂,为啥特意说硼呢?因为硼元素是红菜苔花芽分化必不可少的,缺了硼会导致不抽薹或者苔长得特别细小。这个细节很多人都不知道,结果底肥施了不少,就是因为少了硼,菜苔还是长不好。
第二个肥:追肥要巧,菜苔才能长胖
红菜苔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需求特别大,要是肥料不足或者长时间不施肥,植株就会营养不良,菜苔自然长不粗。追肥得分三次来施。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5到7天,每亩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现蕾初期,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加钾肥5公斤;第三次在采收前7到10天,补充速效氮肥。
特别要注意的是,红菜苔是连续采收的蔬菜,不是一次收完就完事了。每次采摘完之后,都要适当追施肥料,为下一茬菜苔生长提供养分。很多人就是忽略了这一点,第一茬收得挺好,后面几茬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肥料没跟上。
"一掐"最关键,侧苔才能多
种红菜苔的老把式都清楚,光施肥不掐苔,产量还是上不去。这一掐,里头学问大着呢!主苔采摘不能晚,等主苔长到20到30厘米高,花苞还没开放的时候,就得赶紧采摘。摘晚了,养分都被主苔给消耗光了,侧苔就长不好了。
采摘方法也很重要。主苔收完后,要保留底部2到3个长得壮的腋芽,这样才能促进更多的侧苔长出来。侧苔长出来以后再保留2到3片叶子摘心,还能继续促发下一级侧苔。这样一茬接一茬,能一直收到冬天。
采摘时间也有讲究,最好在早上或者傍晚采摘,别在中午大太阳底下摘,不然采下来的菜苔容易蔫,也不耐储存。
水要勤浇,但不能多
红菜苔生长期需要的水挺多的,应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但下雨天一定要及时排水,防止涝害,因为红菜苔怕积水烂根。有条件的可以用滴灌,保持土壤湿润又不积水,这样才能长出粗壮肥美的菜苔。
浇水也不能瞎浇,要根据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来定。一般来说,晴天多浇点,阴雨天少浇或者不浇。土壤表面发白了就得浇水了,等土都干裂了再浇就晚了。
光照要足,但不能暴晒
红菜苔是长日照植物,光照不足会影响抽薹。但它也不需要暴晒,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可以用遮阳网适当遮阴,防止叶片被灼伤。特别是刚移栽的小苗,更得注意遮阴,不然容易晒死。
防病虫也不能忽视
红菜苔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虫害主要是蚜虫、菜青虫。要坚持预防为主,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可以用生物农药或者低毒农药,既能保证效果,又不会影响食品安全。
采收前7到10天就不要再打药了,保证蔬菜的安全。平时多观察,发现问题早处理,别等病虫害严重了再治,那时候就晚了。
掌握诀窍,收获满满
乡亲们,种红菜苔真没那么难,只要掌握了这"两肥一掐"的诀窍,施足底肥、巧施追肥、及时掐苔,你家的红菜苔也能又粗又壮,一茬接一茬,多得吃不完!现在正是种红菜苔的好时节,赶紧试试这些方法吧,保证让你今年收获满满!记住啊,种菜就跟养孩子一样,得用心伺候,它才能给你好收成!
来源:萌宠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