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还有人把截图发在小红书,配文“比失恋还疼”,评论区一水儿“姐妹抱抱”。
“花7万买一只爱马仕,结果收到一只空盒子。
”——这不是段子,是真事。
去年还有人把截图发在小红书,配文“比失恋还疼”,评论区一水儿“姐妹抱抱”。
谁想到,抱完才发现,抱的是同一只空盒子。
钱已经打水漂,人还在牢里,故事却没完。
今年3月,《海峡时报》悄悄埋了个坏消息:想靠民事官司把钱要回来?
排队吧,账户里只剩0.27新元,连打印判决书的A4纸都买不起。
律师直接劝原告“别浪费诉讼费,留着吃顿好的”。
有人听完在法院门口当场哭了——不是心疼包,是心疼自己熬夜抢货的手指。
更扎心的是,骗子老公在牢里也不省心。4月他递了份减刑申请,理由写得比小红书文案还真诚:“我只是个打辅助的。
”法官翻完卷宗,只回一句:“转移资金的时候手速挺快,现在想打折?
”当庭驳回,一秒都没犹豫。
网友笑疯:“减刑没戏,刑期满额,这算奢侈品保真吗?
”
别以为故事只在新加坡转。
去年两口子跑路坐的是马来西亚的出租车,今年新马警方干脆拉了个群,名字就叫“跨国追诈局”。1月刚联手端掉另一个盘子,800万新元,连包装都没换,还是“先付定金再失踪”的老配方。
现在两国海关看见背爱马仕盒子的都要多扫一眼,生怕里面装着新一轮心碎。
政府也怕再被打脸。
MAS今年2月直接甩新规:以后卖二手劳力士,先交押金,再填表,预付款超过5000新元必须备案,不然就当非法集资处理。
朋友圈的代购集体哀嚎:“以前靠脸吃饭,现在靠保证金。
”有代购连夜改行去卖椰子鸡,配文“实体生意,童叟无欺”,下面一水儿“老板我先来两斤,别跑路”。
最想不到的是,连心理医生都加班。
MSF和IMH开了个“买包创伤门诊”,专门听受害者哭。
有位大叔第一次去,拎着空荡荡的橙色纸袋,进门就问:“医生,我摸这盒子就心慌,是不是病?
”医生点头:“是,但能治,先把它扔了。
”第二天大叔把盒子剪成一次性猫砂盆,拍照发群里:“屎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东西。
”瞬间99+点赞。
所以,现在刷到“低于专柜7折”的香奈儿,先别急着心跳加速。
把页面拉到最底,看看有没有MAS备案号,再看收款账户是不是私人名字,要是连公司章都懒得P,直接关掉。
省下来的钱不一定能让你暴富,但至少不会让你半夜对着空盒子emo。
有人总结:以前买包治百病,现在买包先治病——治的是贪心。
话糙,理不糙。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