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乱世:周世宗灭佛定基业,赵匡胤如何崛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10:42 1

摘要: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就没停过,到这儿直接升级成2.0版本,打了几十年仗,田里没人种,水利也坏了,你要是那会儿在中原逛一圈,满眼都是没人烟的荒地。

五代十国那阵子,说难听点就是“乱到家了”。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就没停过,到这儿直接升级成2.0版本,打了几十年仗,田里没人种,水利也坏了,你要是那会儿在中原逛一圈,满眼都是没人烟的荒地。

也就是在这种烂摊子上,出了两件影响后来历史的事儿,周世宗灭佛,还有赵匡胤慢慢冒头。

要聊周世宗灭佛,得先说说历史上那四次大的灭佛运动,每次的原因和打法都不一样。

最早是北魏太武帝,他灭佛纯属有点“赶巧”。

那会儿北魏出了个盖吴起义,虽然最后没成,但闹得特别凶。

太武帝怀疑和尚们跟起义军串通,直接就动手了。

他这手段是真狠,烧寺庙、杀和尚,没几个月北魏就见不着僧人了,搁四次里算是最血腥的。

然后是北周武帝,他灭佛就特实在,为了钱。

他当皇帝的时候,北方和尚居然有三百万,寺庙四万多座。

本来人多庙多也没啥,但和尚不用交税啊,国家收不上钱,这不就急了?不过他这人还算讲究,灭佛效率高、力度大,还没杀人流血,算是四次里最“利索”的。

到了唐朝武宗那回,事儿就更复杂了,史称“会昌法难”。

唐朝佛教本来特兴盛,和尚有三十万,寺庙快五万座,但这些和尚慢慢不只是信佛的了,还掺和政治,当官的、管国家机密的,甚至跟权贵勾结干坏事。

再加上武宗本身更喜欢道教,直接就掀起灭佛。

关键唐朝是大一统王朝,和尚想跑都没地儿跑,不到半年拆了一千多座大寺、四万多座小寺,没收的地超十万顷,差不多有整个上海那么大。

大量佛经被毁,和尚被逼还俗,对佛教打击是真不小。

讲完前三次,就该说周世宗了。

五代那会儿老百姓活不下去,要么当流民,要么就去当和尚,毕竟当和尚不用干活、不用交税、不用服徭役。

本来打仗就没人了,剩下的人还都去当和尚,国家咋收税、咋征兵?更乱的是,那会儿政权换得快,没人管民间,和尚们私建寺庙、偷偷圈地,甚至把国家货币熔了铸佛像,连罪犯都躲进寺庙里。

周世宗一看这情况,直接拆了三万座寺庙,让六万和尚还俗,更绝的是,别人熔钱铸佛,他反过来把佛像熔了做铜钱。

当时百官、老百姓、和尚都有意见,周世宗却特硬气:“佛是普度众生的,真信佛在心就行,铜像算啥?佛要是有灵,为了老百姓,连眼睛头颅都能捐,还在乎个佛像?”甚至说“我要是能救天下人,牺牲自己都愿意”。

我觉得这思路挺清醒的,比起前面几位要么靠杀要么只算经济账,格局确实大了点。

而且根据《五代会要》记载,周世宗灭佛不是瞎搞,还定了规矩,只有官府批了的寺庙能留,没批的全拆,和尚出家也得官府同意。

后来有研究说,这么一搞后周财政还涨了不少,也为后面打仗攒了本钱。

周世宗不光灭佛,还搞内政改革,修水利、鼓励种地,又打了高平之战、平定后蜀、三征南唐,没一个败仗,后周国力一下就上来了。

实力够了,他就想干件大事,收燕云十六州。

那地方是石敬瑭当初送给契丹的,一直是中原的心病。

显德六年三月,周世宗亲自带兵北伐契丹,从沧州出发,不到一个月就打到宁州。

宁州守将是辽国的王洪,按理说也是个封疆大吏,结果周世宗一到,他直接投降了。

而劝降王洪的,就是咱们另一个主角,赵匡胤。

本来想早点提他,但前面得把周世宗的铺垫讲清楚,不然赵匡胤这出场就没分量了。

赵匡胤这人,籍贯还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河北涿郡的,有人说是保州的,但其实他生在洛阳夹马营。

历史名人总免不了被抢籍贯,就像河南好几个地方都争着说曹操墓在自己那儿,还有地方挖着小孩尸骨,居然说那是幼年曹操,这就有点离谱了。

他家庭背景不算差,高祖是唐朝县令,曾祖当过御史中丞,祖父管过三个州,父亲赵弘殷更是个能打的武将,跟着后唐、后汉、后周打仗,还救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命。

不过后唐庄宗总爱亲自上阵冒险,救他的人也多,“人均救驾功”,所以赵弘殷也没靠这一步登天,到后周也就当个中级将领,管洛阳的禁军。

赵匡胤小时候,没像其他孩子那样颠沛流离,反而读了不少书。

他爹虽是武将,但爱读书,他妈杜夫人也是大家闺秀,专门请了陈学究、赵学究教他,后来还有个叫辛文悦的名士给他上课。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随时可能丢命的年代,能这么密集地读书,已经比大多数人强太多了。

当然,他爹也没让他只读书,骑马射箭这些本事也没落下。

他小时候还是孩子王,总带着小伙伴排兵布阵玩,还自己做了个纯铁的棒子,这就是后来盘龙棍的雏形。

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夹马营里满是红光,身上还有香味散不去,所以小名叫“香孩儿”,这事儿《铁围山丛谈》里也有记载,应该不是瞎编的。

那会儿赵匡胤跟着父亲在各个藩镇之间跑,看惯了政权更迭,他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当个像父亲那样的将领,保住家人平安。

他肯定没想到,自己后来会当皇帝,更没想到能结束五代的乱世。

其实回头看,周世宗灭佛是为了收拾乱世的烂摊子,北伐是为了收复失地,而赵匡胤的成长,正好赶上了后周国力上升的时机。

周世宗打下的基础,最后让赵匡胤捡了“便宜”,但这也不是纯靠运气,要是赵匡胤没读过书、没打过仗,就算有机会也抓不住。

来源:鉴史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