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太多的大豆卖不掉,美国的豆农大多都选择将已经成熟的大豆存储在粮仓,想要等待特朗普政府和中国谈好了之后,中国能够恢复美国的大豆订单,好直接从仓库将大豆转给卖家,减少自己的损失。
由于太多的大豆卖不掉,美国的豆农大多都选择将已经成熟的大豆存储在粮仓,想要等待特朗普政府和中国谈好了之后,中国能够恢复美国的大豆订单,好直接从仓库将大豆转给卖家,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是由于大豆存储数量太多,存储仓库又年久失修,所以当大豆存储超过极限负荷的时候,导致了爆仓倒塌,目前这个视频已经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疯传。中国不进口美国大豆如果不仅仅是美国的豆农承受巨大的损失,还会引发什么连锁效应?
美国大豆仓库爆仓
10月17日一段“大豆仓库轰然倒塌”的视频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上火爆传播,美国人在评论区评论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害惨了美国农民,让美国的大豆卖不出去。
导致大豆仓库爆仓除了粮仓的质量问题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卖不出大豆的数量太多了,而且在美国的大豆市场,价格十分低,比如在农业州北达科他州大豆价格跌倒了8.22美元一蒲式耳,折合价格大约是1.08元人民币一斤。
这个价格相比于两三年的美国大豆价格大约低了40%左右,接近腰斩,而美国豆农生产大豆的成本是12美元每蒲式耳,这意味着美国的豆农想要卖出大豆就要承受30%左右的亏损。
因此很多豆农和农场主选择将大豆暂时找个仓库存起来,想要等到中国和美国的关税战结束了之后价格恢复上涨,再将大豆卖给中国。
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美国的大豆仓库就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迹象。
现在的美国豆农都在想方设法的寻找出路,大豆卖不出去还是次要的,还影响到了农作物的轮种,除了种大豆之外,还要种玉米和小麦。
都是通过规模优势高度竞争后的农产品,而且基本上主要的客户都是中国,美国的农场主基本上都是大豆和玉米轮种。
这里面还涉及到成本问题,如果不种大豆,种玉米的成本就要增加。
虽然说美国的大豆一年出口的金额仅仅只有240亿美元的规模,看似不大,但是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众多。
比如化肥,种子,仓储物流,港口,农业机械不仅仅是影响到了几十万人的生计,而是几百万人工作的问题。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是,因为美国的大豆都是集中化的工业化的,所以还会涉及到金融风险的问题。
美国农场主因为都是集中化和规模化的种植,所以都会卖农业保险,并且投入都是通过农业信贷获得。
美国的农场主都是抵押了农场的农具和预期收入进行贷款的。现在大豆卖不出去,到期贷款还不了,对于银行来说就成了坏账。所以未来或许只能选择违约,或者借新还旧。
现在美国政府部门还关门了,开门时间遥遥无期,特朗普口中承诺的补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账。
如果美国的豆农集中式的大面积违约,势必会造成美国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飙升,随时会被挤兑,造成银行破产的风险。
还有农业保险,美国的农场主还会购买一些价格险,比如当大豆价格低于历史最低价的时候,美国的保险公司就要根据产量和农场主的投保金额进行理赔。
今年美国大豆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将一些保险公司赔破产。
据说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在9月份就赔了12亿美元,因此美国的大豆问题不仅仅是影响总统特朗普支持率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风险,只不过现如今美国白宫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打了一个翻身仗
现在美国的农业面临的问题,不禁让人想起,十几年前,美国四大粮商为了控制中国的人的口粮,对中国发起的粮食战争。
在大豆贸易上,中国的粮食贸易商和一些农民在美国资本的联合做局之下,以亏损巨大而收场。
这次无疑是打了一个巨大的翻身仗。
当然,福兮祸所依,这正是十几年前的失败,给了中国一个可以执行齐纨鲁缟计划的机会。现在的美国农业严重依赖中国的市场。
但是美国人的傲慢,让他们选出来的总统对中国发起了这场贸易战,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他们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听说中储粮已经开始在南美招标建设仓库了。
除此之外,这些年中国一直在经营南美,比如阿根廷和巴西的农业市场,建立了多元化的供货渠道,不再依靠单一的美国市场供应。
中国作为有14亿人口基数的大国,消费潜力是巨大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甲方,美国凭什么对中国指指点点,还对中国加征关税,打贸易战。
来源:关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