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邻居聊天的时候,他说:他儿子班级成绩稳居前10的孩子,看上去并不是很聪明,或者跟学霸沾不上边,但老师说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耐打”——就算他们考试考砸了,他们也不会崩溃、沮丧,遇到难题也不会摆烂,他们反而越挫越勇。
和邻居聊天的时候,他说:他儿子班级成绩稳居前10的孩子,看上去并不是很聪明,或者跟学霸沾不上边,但老师说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耐打”——就算他们考试考砸了,他们也不会崩溃、沮丧,遇到难题也不会摆烂,他们反而越挫越勇。
而那些看似“聪明的娃”,小学可以靠聪明混到前几,一到初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就躺平。
和30年教龄的班主任深聊3小时后,我悟了:拉开孩子一生差距的,根本不是智商,而是这3个“笨功夫”!
闺蜜家的娃,一写作业就坐不住,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甚至能趴桌子睡觉,为了治她儿子的这种毛病,她吼过、打过,甚至专门陪她写作业,但是闺蜜一离开,她儿子又原形毕露了。
为了她儿子,可没少操心,偶然的机会,她知道了改变她儿子情况的方法。
沙漏生存法则她买来了沙漏,告诉她儿子,只要她儿子能连续3天,每个字都在沙漏漏完前认真写,就奖励周末多玩1小时游戏。
结果:
✅ 第1周:写了擦擦了写,急到哭
✅ 第2周:开始观察字帖结构
✅ 第3周:作业本被老师当范本展示
沙漏生存法的底层逻辑是用可视化工具(沙漏/计时器)把“踏实”变成闯关游戏,比唠叨100遍“认真点”管用!
朋友家的儿子是个小学霸,每次我都让他传授方法,他说他家有个变态的规定:数学错题必须手抄3遍,但只抄题干不抄答案。第二天重做时,如果还是做错了,再加3遍。
他儿子说,有次一道题抄到第9遍,他这辈子都忘不了辅助线该画哪了!
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你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我亲戚家经常上演这样的戏码,你家呢?
如果也是这样,那可能是你没找到正确的方法。
游戏段位法把孩子的学习任务拆解成“青铜、白银、王者”段位:
青铜:每天背5个单词(坚持1周升白银)
白银:连续3天数学全对(升黄金)
王者:单科月考前进5名(奖励自选)
很多人问怎么操作呢?我们可以在客厅挂“段位进度表”,全家围观升级。人类本质是“进度条生物”,孩子看着自己离下一级只差2天时,会爆发出恐怖执行力!
痛苦转移法如果孩子背课文哭闹,我们不要急着吼孩子,可以试试这么说:
“妈妈知道很辛苦,但如果你现在放弃,刚才流的眼泪就白费了。再坚持5分钟,你就是战胜自己的超人!”
(亲测有效!儿子背《岳阳楼记》时用这招,后来凡遇困难就自言自语:“不能白哭!”)
早上起不来,出门磨磨蹭蹭的,你家孩子这样吗?
邻居家的孩子总是这样,大早上就能听到邻居吵打孩子,但上周开始再也没听到邻居吵打孩子,我询问了后才知道,原来是她找到了对付孩子的方法。
和孩子约定:只要听到“5、4、3、2、1”,就必须像丧尸一样立刻起身执行任务。
赖床时:倒数后弹射起床
磨蹭时:倒数后冲向书桌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倒数能打断拖延的脑回路,把决策权从情绪脑抢回理性脑。
耻辱记录本准备个“偷懒犯罪档案”,每次找借口(比如“作业明天写”“单词后天背”),就让孩子自己记录:
5月10日:因为偷懒少背10个单词→月考被同桌碾压
5月15日:拖延导致熬夜→第二天上课睡着罚站
这样,可以让孩子直面偷懒的后果,比家长说教有用100倍。
作为父母,你是这样的吗?
自己躺着刷短视频,却吼孩子“快去学习”;自己年年立flag年年倒,却嫌孩子没毅力;
其实,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根本不是教出来的,是“传染”来的!
普通家庭终极优势,没钱没资源?正好!
1️⃣ 家务是最好的“抗挫训练”:
让孩子负责每周三晚饭(从煮糊到炒出能吃的菜,比奥数题更练心态)
2️⃣ 缺钱造就“创造性思维”:
买不起乐高?用废纸箱做机器人,反而培养出儿子物理竞赛一等奖
3️⃣ “没退路”反而更强大:
舞蹈班太贵?每天跳绳500下,结果体育中考满分碾压培训班孩子
最后送大家一句醍醐灌顶的话:
所有“突然开挂”的孩子,都曾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用最笨的方法死磕了很久。
你的孩子有哪些“死磕”故事?
来源:嘉有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