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在证明,为什么虚假宣传祸害无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07:01 1

摘要:当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多个城市落地推行,全球游客涌向中国的热潮持续升温。2025年暑期,“China Travel”的全球热度居高不下,上海空港口岸过半入境外籍旅客都选择了免签政策入境;国庆中秋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游客同比增长超46%。这场跨越山海

西方在证明,为什么虚假宣传祸害无穷?

当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多个城市落地推行,全球游客涌向中国的热潮持续升温。2025年暑期,“China Travel”的全球热度居高不下,上海空港口岸过半入境外籍旅客都选择了免签政策入境;国庆中秋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游客同比增长超46%。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却成为西方长期虚假宣传的“拆台现场”,无数西方游客带着媒体灌输的刻板印象而来,最终被真实的中国彻底颠覆认知。

不仅仅旅游体验的巨大反差,也包括特朗普关税战政策的惨痛失利,西方用一次次现实教训,反复印证着一个真理,虚假宣传终将引火烧身,其祸害远比想象中更为深远。

1、实事求是才是王道,虚假贬低终成作茧自缚。

实事求是是认知世界的基本准则,而刻意虚假贬低对手,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禁锢的短视行为。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便是这一逻辑的典型注脚。其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扭转制造业贸易逆差、推动产业回流,却因长期低估中国产业实力和供应链韧性,陷入了政策失效的困境。数据显示,若想通过关税完全消除制造业贸易逆差,美国购买者每年需承担高达605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如今,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七月处于收缩区间,制造业投资持续下降,关税不仅未能提振本土产业,反而推高了原材料成本,让企业长期计划陷入混乱。这种因虚假认知导致的战略误判,正是作茧自缚的生动写照——当谎言成为决策依据,失败便早已注定。

在旅游领域,类似的“自我误导”同样明显。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刻意过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导致许多游客出发前充满顾虑。但当他们亲身走进中国,感受到的却是重庆“赛博朋克”般的魔幻都市风貌、苏州温柔内敛的古典美学,体验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安全氛围、便捷的移动支付和热情友善的当地人。这种认知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不仅让游客对西方媒体的可信度产生质疑,更让西方社会错失了客观了解中国发展机遇的窗口。

2、政治正确绑架,造谣抹黑沦为掩耳盗铃,最终比如造成社会错误引导。

西方势力将“抹黑中国”异化为政治正确,甚至形成了“写中国文章必须造谣”的病态规则。在这种扭曲的导向下,大量违背事实的报道层出不穷。刻意拍摄老破小建筑掩盖城市发展全貌,用滤镜叠加制造“灰蒙蒙”的环境假象,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民生改善视而不见,却对个别现象无限放大。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宣传,看似迎合了部分政治诉求,实则对西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从信息传播维度看,虚假宣传正在摧毁西方媒体的公信力。当免签游客将在中国的真实见闻通过社交媒体分享,那些精心编织的谎言便不攻自破。被政治正确绑架的虚假宣传,却在人为制造认知壁垒,让西方错失了参与中国发展、共享机遇的可能。

3、扭曲事实致盲,自我迷失错失时代浪潮,西方现在发现醒悟太晚了。

恶意扭曲事实的本质,是主动关闭认知世界的窗口,最终陷入“找不到北”的迷失状态。部分西方势力长期刻意矮化中国,导致其对中国的发展进度缺乏基本判断,当中国在科技、经济、民生等领域持续突破时,他们竟产生了“中国突然冒出来”的错觉。这种认知滞后,本质上是虚假宣传导致的“信息失明”。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这种“失明”意味着错失时代浪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早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却因西方的刻意忽视而被低估。全球化时代,客观认知世界、真诚开展交流才是共赢之道。若继续沉溺于谎言与偏见,只会在自我构建的信息茧房中越陷越深,最终被时代发展的浪潮远远抛下。打破虚假宣传的枷锁,以实事求是之心看待中国与世界,才是西方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立看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