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莲花楼》的高光,到《赴山海》的争议,35岁的他正站在舆论与事业的十字路口。
文|言午玉
编辑|黄毅来了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内娱从不缺一夜爆红的“神话”。
但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却少有长盛不衰的演员。
成毅,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从《莲花楼》的高光,到《赴山海》的争议,35岁的他正站在舆论与事业的十字路口。
如今,《人民日报》的一则专访,彻底揭开了成毅的“真实处境”。
观众这才发现,他的娱乐圈地位已悄然改变。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场”访谈栏目中,35岁的成毅说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话:
“正因没人做,才更要去做!希望和千千万万的观众一起推动中国武侠传播。”
镜头前的成毅衣着朴素,神情坦然,可当话题触及武侠,他的眼神里瞬间迸发出热忱。
这场收获超三十万点赞的专访,彻底揭开了顶流光环下的真实图景:
他从不是沉溺流量的明星,而是以角色为舟、载渡武侠文化的行者。
当主持人问及“侠义于你而言是什么”时,成毅短暂思考后回道:
“我认为是担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份理解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刻进骨血的践行。
在成毅的化妆间里,永远放着标注的剧本与生理反应笔记。
从“说话时喘息的力度”这种细微之处,到“毒发时眼神的变化”的关键瞬间。
他对细节的极致把控,正是对“演员”一职的最佳诠释。
不过,比起精准的表演状态,更让人敬佩的,是成毅对待武侠文化的敬畏之心。
在这个动作替身泛滥的行业里,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九成以上的打戏都由本人完成。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他坚持每天练拳挥剑,将招式刻进肌肉记忆。
即便在拍摄中受伤,也仍要完成戏份,给出的理由竟是“让身体记住伤痛时的真实感觉”。
这种“以身体献祭角色”的态度,让成毅塑造的每个人物都带着独特的生理印记。
他这份对表演的执拗,恰似武侠世界里的孤勇侠客,为当下浮躁的娱乐圈注入了久违的赤诚。
许多网友见状,纷纷称成毅是“想不成功都难”。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此刻的辉煌,背后藏着数十年蛰伏的血泪。
回顾成毅十四年的演艺生涯,可谓是“一体两面”的真实写照。
剧里,他是强大决绝的侠客,可在现实中,他却是个与网暴相伴、一路曲折的追梦少年。
2011年深秋,21岁的成毅身着侍卫戏服,在《唐宫美人天下》的片场候场。
彼时,他饰演的冯小宝,连台词都没几句,却天天泡在剧本里打磨。
这段无人问津的起步,也成了他演艺生涯的底色。
此后,成毅接连出演了《诡爱》《女生宿舍》等电影。
尽管这些作品质量不错,但却未能帮他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2016年,《青云志》中的“林惊羽”一角,为成毅打开了仙侠世界的大门。
但同时,也让他遭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网暴。
因与角色少年时期的扮演者王俊凯形成对比,成毅被一些极端粉丝辱骂“长残”。
更有甚者,在作品发布会现场撒他的照片。
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成毅关闭了社媒账号。
他明白,只有拿出足够优秀的作品,才能打破外界的偏见。
2020年,《琉璃》的热播让“禹司凤”成为现象级角色,也成为成毅事业的转折点。
这个历经十生十世虐恋的离泽宫弟子,被他用眼神戏赋予了灵魂。
面对女主时,成毅的眼神中永远带着克制的温柔。
哪怕被误解、被伤害,眼底那份在意也不会完全褪去。
在表现角色的隐忍痛苦时,成毅也从不依赖夸张的肢体动作。
而是通过眼神的黯淡与睫毛的轻颤,将“明明委屈却不愿辩解”的脆弱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凭借这部作品,成毅终于在演艺界站稳脚跟。
但没过多久,“云歌会事件”又将他推入深渊。
在官方主办的收官会上,粉丝希望成毅能和饰演女主的袁冰妍来一波甜蜜互动。
而成毅考虑到即将上映的作品,刻意与袁冰妍保持距离。
没想到此举却被外界解读为“职场霸凌”“耍大牌”,一时间,成毅被推上风口浪尖。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罪名”,他再次踏上了自我证明之路。
2023年,成毅主演的武侠剧《莲花楼》播出,这部作品将他的演艺事业推上巅峰。
剧中,他既演出了李相夷作为江湖高手的意气风发,也演活了李莲花作为“普通人”的清醒通透。
这种“于平凡中藏大义”的平衡,不仅展现了成毅对角色的理解,更证明了其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
该剧播出后,他成功跻身“实力派古装男神”行列。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称号仅持续了两年,就惨遭“剥夺”。
“看剧就要认真看,如果中途断断续续,只当做消遣,那还不如不看。”
面对网友的恶评,成毅在公开活动中无奈地说道。
前不久热播的《赴山海》,本应是成毅继《莲花楼》封神后的又一巅峰之作,却最终沦为争议的发酵场。
从“颜值垮塌”的恶意嘲讽到“演技划水”的专业质疑。
从“穿帮不断”的敬业争议到“教观众看剧”的言论风波。
这场横跨数月的舆论风暴,揭开了35岁成毅的“矛盾处境”。
而《人民日报》的专访,恰似穿透舆论迷雾的一束光。
让大众得以窥见争议背后,一位演员对职业的敬畏与坚守。
面对镜头,成毅未曾纠缠于流言辩解,
他以“先做人再演戏”的信条回应质疑,用“爱角色、爱职业”的赤诚消解争议。
更难得的是,成毅将表演追求升华为文化担当。
在他眼中,武侠不只是拳脚交锋,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
这种跳出个人荣辱、立足文化传承的格局,早已超越了“演员是否合格”的浅层讨论。
如今的成毅,早已不是所谓的“流量明星”,而是货真价实的“文化传播者”。
他以赤诚为剑、以坚守为盾,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侠者之路。
这场舆论与专访的碰撞,从来不是能力与口碑的失衡,而是在流量时代,演员需要面对的必然淬炼。
成毅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巅峰”并非某部作品的爆红,而是在争议中坚守初心,不断前行。
部分参考文献:
封面新闻|《十年“修成”的禹司凤,离不开认真演好的每个角色》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