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我爸是谁吗?”一句话直接让上海一个中学的课间冲突成了网络热点。两杯饮料被砸过来,话一出口,现场的气氛就彻底炸开了锅。视频传到网上以后,网友全被勾住了神经,这种校园事件一下子变成全国范围热议的话题。
“你知道我爸是谁吗?”一句话直接让上海一个中学的课间冲突成了网络热点。两杯饮料被砸过来,话一出口,现场的气氛就彻底炸开了锅。视频传到网上以后,网友全被勾住了神经,这种校园事件一下子变成全国范围热议的话题。
最早这事起因其实挺简单,几个学生课间闹起来,一女生把气撒到了同学身上。不过和普通小打小闹不一样,到了喝饮料那会儿,这女生突然冲同学扔饮料,还带着口气俏皮地问了那一句。男生本来挺克制,被这样说了好几次还是没还手。可情绪越堆越高,终于忍不住回击了。目睹的学生全围了过来,老师见了赶紧过去,教室一片乱哄哄。
网络一发酵,大家的注意力立刻挪到了女生的家庭上,全都在猜他爸到底是干嘛的。有人说是不是体制内,有人直接联想到上海会不会存在校园圈子,甚至有网友把事情和特权现象挂起钩来。各种分析、八卦、爆料,几天之内在网上刷屏。
因为涉事双方的身份有点敏感,校方没办法装作没看见,家长、老师、教育局都被拉出来回应。学校很快组织调查,老师约双方家长到校谈了好多轮。最后,那名女生面对老师承认自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家里也是普通工薪。他爸不是什么有头有脸的人。可网友们显然觉得没那么简单,网上的讨论又跑偏到教育、家庭话题。
学校在处理上还是挺快,女生由于泼饮料和挑衅同学,受到纪律处分。但因为算是未成年人,处分比较常规,没出现“无法挽回”的处罚。男生因为情绪爆发前已经遭到多次激怒,只被要求接受批评教育。双方家长在老师和教育部门的协调下做了和解,没再继续闹下去。
事后,校方专门安排班会,拉着全班分析这件事。老师还补充了行为准则,明确写了再出现类似歧视、挑衅要严肃处理。这波操作倒也让现场同学都受了点教育,不少老师和家长私下觉得,这样的“小风波”对学校来说其实是不小的提醒。
网上热度没降下来,不少网友还是盯着家长教育,分析女生会冒出那样的话到底是耳濡目染,还是网络时代孩子自带一点“气场”?还有人觉得,虽说是普通家庭,但言行如出一辙地摆出优越感,这背后的成长环境肯定出了点问题。事实上,家校能处理的只是眼前,网友们讨论的内容更深一层,说到底还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圈层文化”到底该往哪去。
后面不少人也聊到了对受罚是否合适的看法。有人认为女生行为有点“学历歧视”,处分太轻没震慑力;也有些家长担心学校以后是不是会更严厉,有点啥事都要写进规章。其实老师也挺无奈,这类校园冲突不算稀奇,只是平时没被放大。就是这次被“你知道我爸是谁吗”这样的一句话,直接点燃话题,到底是不是特权、是不是引发了歧视,其实一点就着。
说起上海,类似的小矛盾、校内拌嘴,年年都会发生。有的老师私下心里挺有数,万一碰上网络传播,这点小摩擦容易一下子发酵到不可收拾,当事学生一夜之间被“贴标签”,各方都扯进来。其实搞笑的是,最后发现女生家长一点都不特别,但事情的发展却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估。
最近网络对学校治理的讨论也多了,有家长讲,现在学校氛围、同学圈子、甚至家长的聊天内容都容易变成孩子说话的灵感。也有网友调侃,一句“985怎么了?”其实跟“你知道我爸是谁”差不多,背后都是一股看不见的优越感。挺多学生、家长看完整个过程,也会担心以后类似的风波会不会再来,反正网络热一波又一波。
每一次小冲突,只要拍了视频、传到网上很容易传成大新闻。学校、家庭该怎么教孩子处理分歧,网络又会给小孩造成什么心理压力,说到底没个标准答案。但大家围观的不仅是过程,更多是想知道中国校园和家庭教育随着社会变化,会被带向哪里。
来源:机智的鲸鱼8FCE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