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头天还在网络上热火朝天,寻亲的视频一路飙到十多万播放,结果刚一认上亲,网上的热闹就像突然被泼了冷水,来个大反转,侄儿的评论区直接关了,网友一下子全涌到另一边。
头天还在网络上热火朝天,寻亲的视频一路飙到十多万播放,结果刚一认上亲,网上的热闹就像突然被泼了冷水,来个大反转,侄儿的评论区直接关了,网友一下子全涌到另一边。
这事发生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小村里。主角是当地一位年纪不小的大爷。人不高,背比直不起,头发白得很彻底,在院子里扛着活干,汗水混在头发里。身上那身蓝褂洗得没啥颜色,看一眼就明白,真刀真枪下地干了半辈子。这几天本来是秋收最紧的时候,他还满院子地张罗着,不敢懈怠。
茶饭要管,规矩更不能乱。萧山的侄儿一家突然带人来山东,说明是“认亲”,村里挺多亲戚都接到话,说得来陪个热闹。大爷头天就去镇上订了几桌,桌上鸡鸭鱼都备齐,八个菜一个没落下。连农村老家那种正宗的玉米饼都细细装了一大堆,这是自家人都不舍得多吃的。
当天,村里人都来了。大爷让大家按辈分落座,自己把招呼打得勤快,倒水添菜一溜烟没停步。亲戚还挺多,按村里习惯长辈得坐主位,本来是这么安排的,结果侄儿的媳妇早早带着孩子一屁股坐到主桌,筷子一伸就夹起那块最肥的红烧肉,也不等谁招呼。看着跟进自家饭店差不多,倒像是理所当然。
吃完饭,大爷还惦记着客人。菜园里现拔的香菜,现摘的青菜和萝卜,他都塞进侄儿家的后备箱。玉米饼也不落,每样给了不少,几乎家里能拿得出的全给带走了。告别时,他一句一句叮嘱,手没停,嘴不停。
侄儿回浙江后,社交平台倒是突然变得很安静。先前寻亲的视频动不动就十多万阅读,点开评论区却看不到一句新留言。后来账号别的内容最多几千浏览,连个像样的点赞都没留。网上有人立马就看出来这味儿变了。
这热度没了倒影响不了老家的生活节奏。大爷的女婿长期打工,这会儿秋收才回家帮忙,正巧刷到网上对大爷讨论多了。他直接新开了个账号,头像名字都是真人真事。头一条就是拍大爷剥玉米,每天摆弄着玉米晒到房顶。这条随手发的视频倒是真火了,不到两天涨粉三万六,点赞六十多万,评论数一夜快顶到七万,都快看不过来。
评论区气氛很直接。最亮眼一句是,有网友调侃说:“爷爷忘根,爸爸忘本,孙子忘礼,重孙忘尊”,弄得不少人跟着刷。还有人觉得这认亲就图个热闹,坐上主桌还没老人落座呢,人家已经拿筷子夹肉了,真没把老传统放心上。还有提到,那边老说亲戚多,住的不是祖宅,动静大得很,眼里却没把山东当自己家。还有人说到亲情都淡了,堂叔去世都不知,萧山这一大家子这些年根本没拿山东当回事。
眼下,大爷照常地忙着晒玉米,也没心思去更新女婿拍的账号,只把那火的视频搁那。这头热度过了,关注就慢慢平了,还真有点回归本味的意思。
这样的闹剧传开以后,网上声音什么都有。有玩笑的,有认真分析的。网友还会说,这一家人,老的一辈实在,后来人离心离德。人心这东西啊,哪怕兜兜转转,问题还是原地打转。不过,老家大爷的朴实劲头和厚道是实打实地摆在那,每天的糙活都没落下。看完挺让人琢磨,这年头网络火一把不是本事,把日子过明白,才真难。
来源:岭上观云海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