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锐:跑步,是这个时代最温柔的反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0:00 2

摘要:凌晨五点,北京朝阳公园的跑道上,已有三三两两的身影在奔跑。有人戴着耳机,有人攥着保温杯,有人边跑边刷手机——他们不是职业运动员,不是健身博主,只是这座城市里再普通不过的上班族、宝妈、自由职业者。

李昀锐:跑步,是这个时代最温柔的反抗

周忠应

凌晨五点,北京朝阳公园的跑道上,已有三三两两的身影在奔跑。有人戴着耳机,有人攥着保温杯,有人边跑边刷手机——他们不是职业运动员,不是健身博主,只是这座城市里再普通不过的上班族、宝妈、自由职业者。

而就在几天前,李昀锐在直播中轻描淡写地说:“拍完海边戏,顺手跑回酒店,路上还偶遇了关晓彤,她也在跑。”

一句话,引爆全网。网友笑称:“这不是拍戏,是《奔跑吧·内娱特辑》。”

可笑归笑,细品之下,却让人脊背发凉。

当“拼命健身”成了娱乐圈的新门槛,普通人连“躺平”的资格,都开始动摇了。

一、内娱卷到“体能筛选”,普通人连群演都当不起?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娱乐圈的“卷”,不过是比谁更美、谁更红、谁资源更好。

可如今,连“能不能跑十公里”都成了隐形门槛。

李昀锐不是个例。关晓彤常年晒出晨跑打卡、健身房自拍;王一博拍戏间隙练体能,被粉丝拍到在片场做引体向上;张新成为了角色三个月减重20斤,每天5点起床空腹跑步……

他们不是在“健身”,而是在“生存”。

更可怕的是,这种“体能内卷”正在向下渗透。有剧组选角导演私下透露:“现在新人试镜,除了看脸和演技,还要看体态和体能。拍古装剧要吊威亚,现代剧要跑追车戏,连站一天都站不稳的人,根本扛不住高强度拍摄。”

于是,杀青红包变成了健身打卡券,收工后的“搓麻局”变成了“十公里夜跑团”。

娱乐圈早已不是“颜值即正义”,而是“耐力即资本”。

而我们这些屏幕前的普通人呢?

一边刷着明星跑步视频,一边点开外卖软件:“奶茶半糖,加布丁,谢谢。”

嘴上喊着“我也要自律”,身体却诚实得像一块刚出锅的油条,软、瘫、还带点油腻。

二、自律不是选择,是这个时代无声的军备竞赛

别以为这只是娱乐圈的“特殊生态”。

看看你的朋友圈:

95后同事晒出“连续30天5点起床读书”;

邻居家孩子小学三年级就在学编程+攀岩+马术;

连小区保安大叔都在抖音直播“每日一万步挑战”。

自律,早已从个人选择,演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军备竞赛”。

为什么?因为在这个“机会稀缺、竞争过剩”的时代,

多一份自律,就多一分不被淘汰的可能。

白领996后去健身房,不是为了马甲线,而是怕体检报告亮红灯;

外卖骑手绕远路多骑两圈,不是热爱运动,而是想多接一单补贴家用;

就连幼儿园老师下班后报心理学课程,也不是为了兴趣,而是担心“不进修就会被年轻老师取代”。

我们不是不想躺平,而是躺下后,发现地板太硬,天花板太低,连喘口气都怕被落下。

于是,自律成了一种“防御性生存策略”——

不是为了变得更好,只是为了不变得更糟。

三、但真正的自律,从不靠“卷”出来

可问题来了:

当自律变成攀比、焦虑、自我PUA的工具,它还是自律吗?

健身房里,有人咬牙硬撑到呕吐,只为发一条“今天又突破极限”的朋友圈;

小红书上,“7天瘦5斤”“30天逆袭”的教程满天飞,却没人告诉你节食后的暴食反弹有多痛苦;

甚至有人把“不健身=不努力=不配成功”划上等号,仿佛躺着就是原罪。

这哪里是自律?这是用“努力”的名义,进行一场精致的自我凌迟。

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逼自己吃苦”,而是“找到可持续的节奏”。

关晓彤之所以能坚持跑步十年,不是因为她意志力超群,而是她把跑步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像刷牙、吃饭一样自然。

李昀锐跑回酒店,不是为了立人设,而是海边拍戏太热,跑一跑反而舒服。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感”——你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坚持,因为它早已融入呼吸。

四、普通人如何在“卷时代”守住自己的节奏?

我们不必成为关晓彤,也不必天天跑十公里。

但我们可以从“微小而确定的行动”开始,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今天不想跑步?那就散步10分钟。

不想健身?那就站着刷10分钟手机。

奶茶戒不掉?那就改成每周一杯,当作对自己的奖励。

真正的出路,不是“拼命追赶别人”,而是“稳稳走好自己的路”。

东北有句老话:“不怕慢,就怕站。”

那些让你羡慕的“卷王”,本质上并没有多神,只是他们比你多坚持了“三天”——

你跑了三天放弃,他们跑了三天继续。

自律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的马拉松。

五、跑步,是这个时代最温柔的反抗

在这个人人都在加速的时代,慢下来,反而成了最勇敢的事。

但“慢”不等于“躺平”,而是“清醒地选择”。

你可以选择每天跑500米,也可以选择一周运动一次;

你可以羡慕明星的身材,但不必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也可以不做”。

而跑步,恰恰给了我们这种自由——

它不需要昂贵装备,不需要他人认可,只需要一双鞋,一条路,和一颗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心。

你在清晨跑过空无一人的街道,风吹过耳畔,心跳与脚步同频,那一刻,你不是打工人、不是宝妈、不是失败者,你只是你自己。

跑步,是对抗焦虑最温柔的方式,也是对生活最坚定的回应。

写在最后:愿你步步生风,而非被风推着走

李昀锐和关晓彤的“跑步偶遇”,看似是娱乐圈的又一出“内卷名场面”,

但换个角度看,它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也照见了我们在“坚持”面前的怯懦。

但没关系。

你不必今天就跑十公里,不必明天就练出马甲线。

只要今天比昨天多动了一分钟,你就赢了过去的自己。

这个时代或许很卷,但你的节奏,永远由你定义。

愿你不必靠热搜证明价值,

愿你的人生,步步生风,而非被风推着走。

跑起来吧,哪怕只是慢跑。

因为每一步,都是对平庸生活最温柔的反抗。

来源:大栗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