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弹幕刚飘过,镜头里巫刚正给陈瑾别麦,手指在她花白的鬓角停了两秒,像顺手拂去一片雪。
“都60了还不结婚,是怕分财产吗?
”
弹幕刚飘过,镜头里巫刚正给陈瑾别麦,手指在她花白的鬓角停了两秒,像顺手拂去一片雪。
没人说话,空气却黏得拉丝——这画面比任何结婚证都刺眼。
21年前《生死十七天》的夫妻,如今真把日子过成了“老年cp”。
新剧《此心安处》杀青那天,群演小姑娘偷录了一段:
收工夜里十一点,巫刚拎着保温桶追出去,喊“陈瑾!
姜汤再不喝就酸了”。
陈瑾回头,没接汤,只把手里暖宝宝贴到他后腰,一句“风大,别硬撑”就把人钉在原地。
剧组传开,说“这哪是演戏,明明是纪录片”。
他们确实没领证,却合伙开了家叫“十七天”的民宿。
前台小黑板写着:
“可带宠物,可带酒,不可带前任。
”
住客半夜路过排练厅,常见俩人排《雷雨》,巫刚忘词,陈瑾拿苹果砸他,砸完把苹果削了分一半,自然得像老夫老妻。
有旅客退房时八卦:“姐,你们这样不怕老了没人签字手术?
”
陈瑾笑:“真到那天,他敢不签,我就拔他氧气管。
”
一句话把对方噎到退房五星好评。
798摄影展更绝。
陈瑾哥哥镜头下的巫刚,秃鬓角、眼袋、花衬衫,丑得真实;巫刚拍的陈瑾,素颜、皱纹、大笑到牙龈都看见。
展厅最里侧有张合影:两人蹲在军区老宿舍门口,巫刚穿着当年《士兵突击》的破迷彩,陈瑾拿大蒲扇给他扇风,配文只有六个字——
“没穿婚纱,也行。
”
去看展的学妹发朋友圈:突然不恐婚了,恐的是没遇到敢一起丑到老的人。
最扎的是前妻态度。
赵英被学生问到“怎么看巫刚现在”,她摊手:“演戏的命是戏,过日子是日子,他把戏过成日子,挺高级。
”
一句话把二十年恩怨吹成灰。
有人骂她圣母,她回:“要不离,他遇不到陈瑾;不遇到陈瑾,他演不好老年爱情,我课堂案例哪来?
”
逻辑鬼才,无法反驳。
今年长春电影节,陈瑾拿最佳女配,颁奖礼cue“特殊伙伴”,镜头扫到巫刚,他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像给菩萨还愿。
后台采访被问“不婚遗憾”,她甩一句:“结婚证是纸,领不领都怕丢,不如丢得干脆。
”
记者愣住,她补刀:“再说,真缺钱,他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
全场笑翻,隔天热搜词条:#陈瑾 经济独立式恋爱#。
有人替他们算账:民宿、公益、戏剧工作坊,一年流水小几百万,没法律绑定,散伙却比离婚清爽。
财务老师听完直拍大腿:“这叫‘情感合伙企业’,亏了算公益,赚了算爱情,比婚姻净值高。
”
一句话,把民政局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也有翻车瞬间。
公益直播给老兵剪视频,巫刚把陈瑾年轻时穿军装的剧照错剪成自己前妻,满屏尴尬。
陈瑾当场翻白眼:“老眼昏花就捐眼角膜,别捐回忆。
”
巫刚憋半天:“剪错也挺好,说明我眼里都是你。
”
弹幕齐刷:土味情话听多了,居然有点想哭。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民宿门口那棵歪脖子石榴树。
去年大旱,果子结得少,一半还被鸟啄了。
陈瑾把剩下的摘下来,榨汁兑啤酒,起名“残缺圆满”。
住客喝了问寓意,她指树:“歪也活,少也甜,谁规定圆满必须圆?
”
那一刻突然懂了——
他们不要法律盖章,只要每天能把姜汤端到手心,把错剪的片子一起笑成梗,把残缺过成甜。
就够了。
至于以后?
爱谁谁吧。
反正氧气管在谁手里,谁就有最终解释权。
来源:快乐阿弗丽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