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稀土牌用力过猛?西方一起上中国又有何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8 13:13 1

摘要:面对中国进一步加强了稀土管制,特朗普暴跳如雷威胁加征100%关税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美国是真的没招了,稀土材料直接关系着先进芯片、军工设备等众多尖端领域的制造,完全击中了美国的痛点。

西方又推出新论调,什么叫中国打稀土牌用力过猛?西方即便一起联合,真的能突破稀土技术的壁垒吗?

面对中国进一步加强了稀土管制,特朗普暴跳如雷威胁加征100%关税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美国是真的没招了,稀土材料直接关系着先进芯片、军工设备等众多尖端领域的制造,完全击中了美国的痛点。

在无法推出对等措施,突破不了中国稀土管制的情况下,特朗普又想到了一个原始的办法,那就是联合美国的全球盟友一起对华施压,同时通过西方的舆论造势,试图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改变中国的政策方向。

例如咨询机构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日前就抛出了一个论调称:“中国政府打稀土牌用力过猛,破坏全球稀土供应链,正在对众多国家造成伤害。”该机构认为,这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抗中国的稀土管制,并打造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这个论调,实际上就是沿用了美国政府的思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声称,中国加强稀土管制是在“对抗全世界”,在暗示“关税换稀土”的同时,试图联合盟友采取联合应对措施。

基于这样的论调,美国开始频繁与欧盟、澳大利亚、印度、日韩等盟友沟通,试图建立一个稀土同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当然,要驳斥这样的论调,我们首先要问是不是,再谈结论对不对。

首先,说中国在打出稀土牌时用力过猛,明显是夸大其词,并且歪曲了中方管制稀土的意义。

中方已经多次强调,管制稀土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防扩散义务,事实上,中方每一次推出稀土管制措施,都提前跟美欧亚等贸易伙伴进行了通报,并且部分国家表示理解并积极沟通协作。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韩国。在中方新一轮稀土管制措施推出后,美国打着可能破坏芯片生产供应的旗号,想要拉拢韩国一起对抗中国的管制措施,但是韩国方面却选择了拒绝。相反,在韩国超过7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的情况下,韩国国家安保室在经过研究后,却发现韩国的稀土供应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影响。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李在明政府上台后,一直奉行着务实的对华政策,加上韩国进口稀土主要用于民用生产,因此中方批准相关稀土出口时,也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

即便是印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稀土焦虑后,也在近期向中方承诺,其进口的稀土,不会出口给第三方国家,如果印度能够践行自己的承诺,那么其稀土供应也不会是问题。

倒是美国自己,一边针对全球伙伴威胁加征关税,一边却指责中国稀土管制破坏全球供应链,这样的双标行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因此就在10月17日,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才明确拒绝了贝森特提出的西方盟友应减少对华贸易的要求。美国想要组建的这个所谓稀土联盟,从一开始就已经四分五裂了。

其次,即便是西方联手对抗中国稀土管制,也是无济于事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17日援引智库分析报道,即使美国及其所有盟友将稀土加工作为国家项目,他们仍“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赶上中国”。

分析指出,中国几乎垄断了稀土加工,加上中国培育了稀土领域的庞大人才库,其研发网络领先竞争对手数年。

不论是稀土技术还是开发成本上,中国都拥有绝对优势,西方与中国的巨大差距,绝不是简单的一个联盟能够解决的。

一方面,西方制造业的衰落,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创造稀土全产业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即便是西方真的愿意利用国家战略,花费数年时间实现了稀土的自主供应,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能够承受数年时间的稀土真空,这可能直接导致其高精尖制造业的落后。

因此美西方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盟友各怀心思,国际战略的短视,加上资本逐利的天性,想要解决稀土供应,就只能跟中国好好谈。

来源:陈彬欧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