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婚第二天,前夫把店过户给亲戚,弟弟递来法院传票,爸妈的老房被贴封条。
“离婚第二天,前夫把店过户给亲戚,弟弟递来法院传票,爸妈的老房被贴封条。
”
这段剧情不是电视剧,是依依去年真实的朋友圈三连击。
换作普通人,大概直接躺平,她倒好,把身份证往镜头前一摆:欠206万,我认,一条一条还。
一年过去,粉丝涨到50万,有人刷火箭,有人刷“剧本”。
直播间里问得最多的不是货,是“还完钱了吗”。
她也不躲,直接甩截图:已还28万,还剩178万。
弹幕瞬间安静,像被数字掐了脖子。
有人替她算过,靠带货佣金最快也得七年。
MCN闻着流量味上门:签五年,先给100万,利息就是自由。
合同摆桌上,她翻了两页,抬头问一句:五年后我孩子问我妈是干啥的,我说“网红”还是“老赖”?
对方愣住,她笑,笔一扔,不签。
白天拍视频,夜里跑外卖,住600块城中村,屋里就一张床、一盏灯、一箱货。
隔壁阿姨以为她是被传销骗来的,偷偷报警,警察进门一看:桌上摞着发货单,床头贴着还款表,出警记录写着“自愿奋斗”。
弟弟后来发文,说起诉是债主逼的,撤诉那天,姐弟俩在法院门口吃了碗牛肉面,谁也没提当年抢遥控器的事。
老房子没卖成,政府给刷了墙,门口多了个“危房已改造”的蓝牌,她爸拿漆把“拆”字涂成“佳”,说图个吉利。
最戏剧性的是前夫。
账号下一堆人骂“跑路狗”,他憋不住开直播:店是两人一起赔光的,离婚是因天天对账对到半夜,再住一块怕动手。
说完下线,打赏200块,备注:祝好。
妇联、工商联、企业家、网友,一路神仙递梯子。
她只接住两样:法律援助和小额无息贷。
其余捐款,统一回复:“心意领,钱不要,评论区留方法就行。
”有人教她做私域,有人发PPT,她一条条存进文件夹,文件名“救命文档”。
现在打开她的主页,置顶不是商品,是一张手写表格:月份、平台、收入、还款、余额,末尾一行小字——“别骗自己,数字不会哭”。
最新更新是夜里十一点半,背景是电动车座椅,她喘着气说:今天跑了43单,额外还了1800,离178万又近一步。
有人留言:这么累干嘛,万一再翻车?
她回:翻不翻车是以后的事,不还是现在的事。
屏幕那头的看客散了,只剩一个念头:下次点外卖,备注栏写一句“慢慢来”,万一接单的是她,也算隔空请她喝了瓶水。
来源:儒雅梦想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