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措施首战告捷,美国倒霉蛋曼努凯号被罚446万 ,拼谁先眨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8 11:19 1

摘要:虽然宁波港官方还没正式确认这笔罚款,但根据船舶吨位、停靠时间和运营背景来看,这完全符合我国新规的要求,航运圈里都认为这就是反制措施生效后的“第一单”。

我国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的反制措施已经见效,首个“中招”的是美国美森航运公司的“曼努凯”号集装箱货轮。

这艘船10月13日抵达宁波港时,正好赶上我国新规生效第一天,被收取了446万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

虽然宁波港官方还没正式确认这笔罚款,但根据船舶吨位、停靠时间和运营背景来看,这完全符合我国新规的要求,航运圈里都认为这就是反制措施生效后的“第一单”。

这艘船交完钱后继续开往上海,可见航运公司虽然肉疼,但生意还得照做。

美国那边也没闲着,他们从10月14日开始对我国相关船舶收“过路费”,主要针对三类船:一是我国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比如中远海运的货轮;二是我国制造的船,哪怕船东是外国公司;三是挂我国国旗的船。

收费标准分两种:对我国公司运营的船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对我国造的船则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收费,哪个高算哪个。举个例子,一艘载满1万个集装箱的我国造货轮,跑一趟美国可能要多交100万美元。

两国收费政策看似针锋相对,但效果大不相同。美国收我国船的钱影响有限,因为全球每年8万多次港口停靠中,只有254次会中招。

而我国的反制更狠——不仅针对美国公司直接拥有的船,连美国资本持股25%以上的外国船也跑不掉。这就好比美国拿小网捞鱼,我国却撒了张大网,连躲在复杂股权结构背后的美国投资都揪出来了。

面对高额费用,船东们开始各显神通。有美国公司紧急让美籍董事辞职,试图撇清关系;丹麦马士基和德国赫伯罗特直接把挂美国旗的船改道韩国;还有豪华邮轮“RIVIERA”号宁可取消上海行程,也不愿交1167万的“门票费”。

这些操作就像玩“大家来找茬”,看谁能更快摆脱“美国元素”的标签。

我国被收费的“重点受害者”

在美国的收费名单上,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这两家航运巨头受伤最深,预估每年要多掏15.3亿美元。

特别是汽车运输船更倒霉,除了基本费用还要额外按净吨交钱。美国港口还搞“预付费”制度,船没到港就得先打钱,否则连货都卸不了。

这种“人还没进门先买门票”的做法,逼得不少我国船东开始研究绕道加拿大、墨西哥的路线。

从船队规模看,美国明显吃亏——他们全国只有85艘远洋商船,还不到我国6000艘的零头。就像两个商家互相涨价,但美国店里没几件货,我国却堆满仓库。

更讽刺的是,美国想保护本国造船业,结果自家船厂早就不造商船了,反而让日韩造船厂捡了便宜。这场博弈就像两个拳击手对打,中国出拳又准又狠,美国自己却先闪了腰。

其实,特朗普发起的这次挑衅没有赢家,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双输,而目前双方像相对行驶的车辆,看谁先刹车,先眨眼的那位就输了!

#中方反制见效:首艘美船只被罚446万#

来源:蜂针蝶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