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中美之间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很多人关注,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先对中国来的船只收了一笔额外的费用,然后中国也出台了一个对等的反制措施,对美国来的船只收取相应的港务费。
最近,中美之间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很多人关注,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先对中国来的船只收了一笔额外的费用,然后中国也出台了一个对等的反制措施,对美国来的船只收取相应的港务费。
这事听起来像是两国在政策上的你来我往,但它的影响已经实实在在显现出来了,直接导致了一艘名为“RIVIERA”的美国豪华邮轮,临时取消了停靠上海港的计划。
这艘大船原本载着满心期待来中国观光的游客,现在却不得不改变航线,转向了其他地方。
这背后,是一笔高达1167万元人民币的港务费。
这件事让大家看到国家层面的政策博弈,是如何具体地影响到一家公司、一艘船乃至普通游客的行程的?
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得从今年早些时候说起。
四月份的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所谓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决定从10月14日开始,对相关的中国船舶征收额外的港口费。
美方的做法是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也违背了中美两国之前达成的海运协定里平等互惠的精神。
中国的商务部等部门多次表达了不满和反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一直和美方进行沟通和磋商,希望能够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从后续发展看,这些努力似乎没能改变美方的决定,到了十月初,美方更是公布了收费的具体细节。
面对这种局面,中方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不得不采取反制行动。
中国的交通运输部在10月10日发布了公告,决定从10月14日起,也就是美方措施生效的同一天,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美国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这个收费对象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也包括美方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所运营的船舶,甚至包括悬挂美国国旗或者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收费是分阶段逐步提高的,今年10月14日起是每净吨400元人民币,之后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的4月17日,会分别上涨到每净吨640元、880元和1120元。
同时,政策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比如同一航次如果停靠多个中国港口,只收一次费;同一艘船一年最多只对5个航次收费。
有国际金融机构测算过,这笔费用对于大型船舶来说不小,比如一艘巨型油轮,停靠一次可能就需要支付超过4000万人民币的费用。
中方的立场很明确,这是在美国率先采取不公正措施的前提下,被迫进行的防御性反制,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及国际航运市场的公平竞争。
有经济学者分析认为,考虑到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港口吞吐量中所占的巨大份额(数据显示中国约占全球外贸港口吞吐量的41%,美国约占6%),在这种博弈中,美方未必能占到便宜,反而可能让自身的企业和消费者承受代价。
“RIVIERA”号邮轮的事件,就成了这项反制措施生效后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这艘属于美国公司的豪华邮轮,净吨位大约在29175吨,按照当前每净吨400元的标准计算,它计划中的这次上海港停靠,就需要缴纳117万元的特别港务费。
对于邮轮运营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笔突然增加的巨大成本,如此高昂的额外费用,直接打乱了原有的预算。
权衡之下,运营方最终选择了放弃停靠上海,转而前往韩国釜山港,这个决定虽然节省了千万级别的费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船上的乘客,很多游客可能早早规划了这次包含中国站的旅行,期待着体验上海的国际大都市风貌和周边的江南水乡风情。
航程的突然变更,无疑给他们的旅行计划带来了不便和失望,由此可能引发的退票、索赔等纠纷,也需要邮轮公司去面对和解决,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对邮轮公司自身而言,放弃停靠中国港口,短期看是节省了开支,但长期来看,可能意味着失去中国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邮轮旅游市场之一,无论是国内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港口在全球邮轮航线布局中很重要。
全球三大邮轮公司——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诺唯真都是美国企业,中国市场对它们的重要性很大。
如果因为费用问题而长期回避中国港口,他们产品线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会下降。
这些美国邮轮公司可能会陷入一个两难境地:如果缴纳费用坚持停靠,运营成本会显著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
如果选择避开,又会丢失重要的市场和客源,这种不确定性给行业带来了波动。
与此同时,这对于中国本土的邮轮企业来说,或许是一个发展的机遇窗口。
当中资运营的船舶无需缴纳这笔特别港务费,从而在成本上具备相对优势时,它们可以借此机会提升服务、开拓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更深一层看,这场由港口费引发的风波,再次表明,在国际经贸关系中,单方面的施压和制裁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引发反制,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更糟的局面。
当美国政府出台针对中国船舶的政策时,可能没有想到压力会这么快地反馈到美国自己的企业身上,让美国的邮轮公司面临艰难抉择,让美国的投资者可能面临市场损失,甚至间接影响到相关的就业。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政府采取对等反制,是基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行为。
未来这场博弈将如何演变,美国邮轮公司是否会调整策略,中国邮轮市场又将出现哪些新格局,都值得持续关注。
但可以肯定的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才是符合所有各方长远利益的选择。
信源:界面新闻 2025-10-10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船企成本或将飙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2 商务部回应对涉美船舶收费:中方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
环球网2025-10-11 对等反制!中方将对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
2025-10-16华商网微博官方账号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