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常住眉山的女士没有任何国外旅居史,却通过性接触感染了罕见的 HIV-2 型病毒,传染源是一位已离世的湖南 HIV-2 感染者。这背后藏着的健康风险,远比我们想象中更近。
你以为艾滋病只有一种?四川最新发现的首例 HIV-2 女感染者,彻底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
这位常住眉山的女士没有任何国外旅居史,却通过性接触感染了罕见的 HIV-2 型病毒,传染源是一位已离世的湖南 HIV-2 感染者。这背后藏着的健康风险,远比我们想象中更近。
很多人不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实有两个 “兄弟”——HIV-1 和 HIV-2,两者都能导致艾滋病,但脾气秉性大不相同。
HIV-1 是全球流行的 "主力军",传染性强、发病快,我们平时提到的艾滋病大多是它引起的。而 HIV-2 主要扎根西非,传到国内的案例屈指可数,自 1998 年我国报告首例以来,一直处于散在发生的状态。
从致病性来看,HIV-2 确实比 HIV-1"温和" 一些,破坏免疫系统的速度更慢,传播效率也更低,潜伏期甚至能长达十几年。
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它依然会逐渐摧毁人体的免疫防线,最终导致各种致命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更危险的是它的 "伪装能力"。由于 HIV-1 和 HIV-2 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应,常规检测很可能把 HIV-2 误诊为 HIV-1,甚至直接漏诊。
目前国内还没有商品化的 HIV-2 核酸检测试剂盒,主要靠实验室自建试剂检测,很难在基层广泛推广。
基因检测显示,该女子体内的病毒与湖南那位感染者的病毒序列相似度高达 98.33%,明确指向了性接触传播的路径。
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三个警钟。
首先,HIV-2 的传播已经突破了 "境外输入" 的单一模式,出现了本土人际传播的情况,防控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其次,多性伴人群属于高危群体,每一次无保护的性接触都可能带来未知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检测环节的漏洞。这位患者有手术史和输血史,虽然本次感染推断为性传播,但医疗场景中的血液安全依然不容忽视。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来说,仅仅做常规 HIV 筛查可能不够,需要主动询问是否能进行 HIV-2 的专项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提醒,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HIV-2 的流行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各国需要完善检测体系,避免出现防控盲区。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 版)》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特殊亚型的检测和鉴别能力。
面对 HIV-2 的潜在威胁,盲目恐慌毫无意义,科学防控才是关键。以下这些实用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落实到生活中。
在性安全方面,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无论对方是否看起来健康,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如果有过多个性伴侣,一定要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建议每 3-6 个月检测一次,同时可以主动要求检测 HIV-2 亚型。
对于需要接受手术、输血的患者来说,不必过度担心医疗安全,正规医疗机构的血液制品都经过了严格筛查。但可以在术前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检测的范围和相关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怀疑自己有高危暴露,一定要在 72 小时内尽快到当地疾控中心或定点医院咨询,评估是否需要服用暴露后预防药物。暴露后预防的黄金时间窗口很短,越早干预,感染的风险就越低。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需要澄清:认为 HIV-2 致病性弱就不需要治疗。
虽然目前针对 HIV-2 的治疗方案不如 HIV-1 成熟,但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依然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确诊后应遵循医生建议,采用联合抗病毒治疗,同时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病毒载量。
四川首例 HIV-2 感染者的发现,给我国的艾滋病防控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公共卫生层面来说,需要加快标准化 HIV-2 检测试剂的研发和推广,建立更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播链条。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对 HIV-2 的识别和诊断能力,避免因误诊或漏诊导致疫情扩散。同时,需要积累更多 HIV-2 感染的临床数据,优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健康意识,主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不歧视感染者,共同营造一个科学防控的社会环境。
记住,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完全不会被感染。
最后想问大家:你平时会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吗?对于艾滋病的防控,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用科学守护健康。
四川省首例HIV-2感染者的诊断分析
万小莉·,邱甜',王晓敏',郭静’,周场”,王楠’,李玲',袁丹”,梁妹’,邹潇白”贺健梅",曾亚莉”叶黎”
(1.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眉山620010:2.洪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山620300:3.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41:4.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沙4101S3)
声明: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巴哥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