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暴涨82%!A股真含银就3家,别买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05:10 1

摘要:最近打开财经新闻,估计不少人都被白银的行情惊到了——截至最新的交易数据,伦敦银现都冲到53.9美元/盎司了,这可是13年来的最高位!更狠的是,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直接突破82%,把同期黄金不足50%的涨幅远远甩在身后。

最近打开财经新闻,估计不少人都被白银的行情惊到了——截至最新的交易数据,伦敦银现都冲到53.9美元/盎司了,这可是13年来的最高位!更狠的是,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直接突破82%,把同期黄金不足50%的涨幅远远甩在身后。

咱们国内的情况也一样热闹,沪银主连前段时间单日就涨了4.22%,半个月时间从11000元/千克的区间一路窜到12300元/千克以上,市场里敢进场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持仓量比阶段初期一下子涨了30%。

肯定有人要问,这白银怎么突然就“起飞”了?是不是短期炒作?其实真不是,这波行情是政策、刚需和资金三个轮子一起转推起来的,每一个都有实打实的支撑。更关键的是,A股里涉银的公司看着不少,但真正能接住这波红利的,就3家“含银量”特别扎实的企业。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伙掰扯清楚,为啥白银能涨,这3家公司又强在哪。

要是只觉得白银涨得凶,却不知道背后的门道,那很容易跟风踩坑。这轮白银行情的核心动力就三个,每一个都能找到具体的数据和政策当依据,咱们一个个说清楚。

1. 政策端:国家给白银产业划了“成长路线图”

可能有人会说,白银又不是黄金,国家还会专门出政策管它?还真没错,而且这政策分量还不轻。2025年6月23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9个部门一起发了个文件,叫《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别看名字里带“黄金”,里面专门给白银定了目标:到2027年,白银产量得增长5%以上。

除了产量目标,文件里还特别强调要“鼓励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二次资源回收”。这话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以前开采铜、铅、锌这些金属时,伴生的白银可能回收得不彻底,以后要尽量都“抠”出来;还有废银也要多回收利用。

这政策可不是喊口号,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那些手里有矿、技术好、能稳定产白银的企业,国家不仅鼓励,说不定还有配套支持,相当于给它们的发展上了“保险”。这也是为啥现在机构都盯着有政策契合度的白银企业,跟着政策方向走,出错的概率肯定小。

2. 供需端:工业上抢着要,供应却跟不上,缺口越来越大

要是说政策是“指路牌”,那供需缺口就是推涨白银的“发动机”,而且是马力特别足的那种。白银这东西跟黄金不一样,黄金主要靠投资和首饰撑着,白银却是实打实的“工业刚需品”,现在工业需求已经占了总需求的58.5%,快到六成了。

咱们先说说需求端,到底谁在抢白银?首当其冲的就是光伏产业。现在全球都在搞清洁能源,光伏板装得越来越多,而白银是光伏电池板里不可替代的导电材料,没有它光伏板就没法发电。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能到655GW,可能有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咱们换算一下:每GW光伏装机得用8到10吨白银,就这一项,今年全球白银需求就得增加5.24到6.55万吨,占全年总需求的25%以上。

更关键的是,现在光伏技术升级了,以前的PERC电池技术每片用84毫克银,现在流行的N型TOPCon和HJT高效电池,每片得用到115毫克银,技术越先进,用银量反而越多,这需求不就更旺了嘛。

除了光伏,新能源汽车也是个“吞银大户”。一辆电动车的用银量能到50克,是传统燃油车的两倍还多。电池管理系统、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充电接口,这些关键部件都得用银基材料,少了它车都没法正常跑。2025年汽车行业的用银量预计能到2566吨,比往年涨了不少。

还有AI领域,现在大数据中心越建越多,服务器里的高压电源得用银基导电材料,这一块的需求今年也涨了12%。你看,光伏、新能源汽车、AI,全是当下最火的产业,它们都抢着要白银,需求能不涨吗?

再看供应端,简直是“不给力”到极点。全球80%的白银都不是专门开采的,而是开采铜、铅、锌这些金属时的“副产品”。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下降了2.1%,铜矿少了,伴生的白银自然就少了,直接导致白银供应增速还不到0.5%。

而且主要产银国也掉链子,秘鲁、墨西哥那些地方的矿山都老化了,加上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想增产都难,产量增速从2020年的2.4%跌到了1.2%。虽然银价涨了,欧美那边回收废银的量多了点,但提纯成本就得占银价的15%到20%,小散户还舍不得卖,今年一季度回收量反而降了3%。

世界白银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白银供应量是3.17万吨,需求却有3.67万吨,缺口整整5000吨,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年短缺了,2025年预计还得缺4000吨。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库存也降到了十年低位,上海黄金交易所5月的现货白银交易量都涨了10%,市场里都快“抢不到”白银了,价格能不涨吗?

3. 资金端:全球钱都往白银里涌,想不涨都难

有了政策托底,又有供需缺口拉着,资金一进来,白银价格直接就“飞”了。这里的关键是美联储的降息操作,美联储9月已经降了25个基点,市场都预计今年内还会再降两次。

这降息跟白银有啥关系?很简单,美元和白银是“跷跷板”关系,美元跌,白银就容易涨。降息之后,美元指数8月跌了2.3%,以美元计价的白银一下子就变值钱了。而且降息会让实际利率下降,持有白银这种“不生利息”的资产,机会成本就变低了,大家自然更愿意买。

现在全球的资金都在往白银里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白银的净多头头寸比年初涨了163%,是2021年以来的最高位。还有交易所交易产品(ETP),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已经到80亿美元了,是2019年同期峰值的3倍。连沙特的主权财富基金都砸了4000万美元买白银ETF,打破了以前机构只买黄金的传统。

这背后还有个“金银比”的逻辑,现在内外盘的金银比分别是82和85,远高于历史均值的63到70,意思就是跟黄金比起来,白银还被低估了,所以资金都想来“抄底”白银,等着金银比回到正常水平。加上现在中东局势紧张,全球贸易摩擦也多,大家都想找避险的资产,白银既有工业属性又有避险属性,自然成了香饽饽。

聊完了白银上涨的逻辑,大伙最关心的肯定是:A股里哪家公司能真正受益?说实话,A股涉银的公司一抓一大把,但很多都是“打酱油”的,要么只做白银贸易,要么白银业务占比连5%都不到,银价涨上天跟它们也没啥关系。

真正能接住红利的,得看“含银量”的三大硬指标:有没有资源储备、白银业务占比高不高、业绩跟银价联动紧不紧。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就下面3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独门优势。

1. 豫光金铅:产量隐形冠军,政策红利直接吃

豫光金铅这公司,乍一看主业是铅锌,但在白银圈里,它可是实打实的“产量一哥”,说是“隐形冠军”一点不夸张。这公司最近几年每年产白银都稳定在1300吨以上,在A股里销量常年排第一,光2024年就产了1384吨白银,这个量放在全球都能排上号。

可能有人会问,主业是铅锌,白银业务能靠谱吗?别担心,白银虽然是它的“副业”,但贡献了近25%的营收,相当于四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白银,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现在银价涨得这么凶,这部分业务带来的利润增量,可比铅锌主业显眼多了。

更关键的是,豫光金铅的技术正好踩中了国家政策的“点”上。前面提到的《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里,不是鼓励“提高共伴生有价元素回收率”嘛,豫光金铅在这方面是行业里的佼佼者,白银回收利用率特别高。

别人开采铅锌时,伴生的白银可能浪费不少,它却能最大限度地“抠”出来,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在银价高涨时多赚一笔。2025年以来,随着银价从年初的低位一路涨上来,公司白银业务的毛利率也跟着稳步提升,已经成了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这种“主业稳当、副业爆赚”的公司,在行情好的时候最抗跌,也最容易被机构盯上。

2. 湖南白银:A股唯一白银主业,全产业链通吃

要是说豫光金铅是“副业逆袭”,那湖南白银就是“专业对口”的典范,它是A股少有的以白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甚至可以说是独一份。更牛的是,它已经打通了“矿山开采-冶炼提纯-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从挖银子到把银子做成各种产品,全自己干,这种布局在行业里太稀缺了。

全产业链有啥好处?简单说就是“两头都赚钱”。矿山开采能保证原材料供应,不用看别人脸色;冶炼提纯能控制成本,提高纯度;深加工能把白银做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银浆、银粉,这些在电子、光伏领域特别抢手,利润比卖原料银高多了。而且它的产品有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认证,这相当于拿到了全球白银交易的“通行证”,能直接对接国际市场价格,不用被中间商赚差价。

业绩是最实在的证明,2025年上半年,湖南白银的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58%到542%,这可不是靠卖资产、拿补贴换来的,纯粹是白银业务量价齐升的结果。有行业分析师算过一笔账,白银价格每上涨1美元/盎司,就能给湖南白银多赚3000万左右的利润,现在银价从年初的30美元/盎司涨到53美元以上,这利润增长可想而知。

这种专门做白银、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就像为这波行情“量身定做”的一样,银价涨多少,它的业绩弹性就有多大,是最直接的受益标的。

3. 盛达资源:纯银标的标杆,对银价最敏感

盛达资源跟前面两家又不一样,它走的是“聚焦路线”,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白银上,是国内最纯正的白银标的之一。这家公司的“家底”特别厚,旗下有7座矿山,累计的银资源量超过1.2万吨,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只要银价在高位,这些资源就一直在增值。

虽然它的年产量不如豫光金铅,最近几年稳定在130吨以上,2024年产了138.6吨,但胜在“专一”——白银收入占了公司营收的一半以上,毛利率常年维持在高位。这种高度聚焦的业务结构,让它的业绩跟银价的联动性特别强,银价涨,它的利润就跟着涨;银价稍微跌一点,它的业绩也会有反应,是对银价最敏感的A股公司之一。

2025年以来,随着伦敦银价一路飙升,盛达资源的股价也跟着走强,北向资金和机构资金都在偷偷加仓。而且国家政策里还提到要“培育白银新材料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盛达资源在白银深加工领域已经有不少布局,正好符合政策鼓励的方向,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对于想抓白银行情弹性的人来说,盛达资源这种纯银标的是绕不开的,毕竟它对银价的反应最直接,只要行情在,它的表现就不会差。

虽然白银行情看着火爆,这3家企业也确实有实力,但投资这事儿从来不是“闭眼买”就行,有两个误区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很容易赚了指数不赚钱,甚至亏本金。

1. 分清“真涉银”和“伪涉银”,别被名字骗了

A股里有不少公司,名字里带“银”或者在年报里提一句“涉及白银业务”,就被当成了涉银概念股,但其实很多都是“伪涉银”。比如有些公司只是做白银贸易,自己不产银,只是低买高卖赚差价,银价涨的时候,它的进货成本也跟着涨,根本赚不到多少;还有些公司主业是别的,白银只是顺带产生的,收入占比不到5%,就算银价涨上天,对它的总利润影响也微乎其微。

机构选这类股票的时候,有个很明确的标准:优先选“有矿+有业绩”的企业。“有矿”就是有自己的白银资源储备,不用依赖外部采购;“有业绩”就是白银业务能实实在在贡献营收和利润,业绩跟银价联动性强。像盛达资源这种纯银龙头,适合想赚短期行情的人;豫光金铅这种主业稳、白银业务增量明确的,适合长期拿着。

所以大伙选股的时候,别光看名字和概念,一定要去翻公司的年报,看看白银业务的收入占比、毛利率,还有有没有自己的矿山和产能,这些数据才是最实在的,能帮你避开大部分“伪涉银”的坑。

2. 白银波动比黄金大,长期还要看技术变化

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是风险。白银这东西,市场盘子比黄金小多了,黄金有各国央行在背后储备托底,价格相对稳一些,但白银没有,所以波动特别大。比如10月10日那天,沪银期货单日跌幅就超过2%,要是追高进场,一天就能亏不少。

短期来看,市场情绪、资金流向都会影响白银价格,可能前一天还在涨,第二天就因为一点消息面的变化跌回去,所以千万别满仓进场,得给自己留好安全边际。

长期来看,还有个潜在的变量:“节银技术”。现在光伏行业是白银需求的大头,但很多企业都在研发替代技术,比如铜电镀技术,要是以后能用铜代替银浆,那光伏行业的用银量可能会大幅下降,白银的需求逻辑就会被削弱。虽然现在这技术还没大规模商用,但也是未来必须持续跟踪的点,要是技术突破了,白银的长期行情可能会受影响。

所以不管是看股票还是直接参与白银投资,都得有个理性的预期,既不能觉得白银能一直涨,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得结合短期行情和长期趋势来判断。

聊到这儿,估计大伙对白银行情和这3家企业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其实投资里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全产业链布局的湖南白银,能抗住上下游的波动;规模大的豫光金铅,业绩稳扎稳打;业务聚焦的盛达资源,弹性十足。

所以想问问大伙:在当前的白银行情下,你更看好哪种模式的企业?是“啥都自己干”的全产业链龙头,还是“一门心思做白银”的聚焦型公司?另外,除了股票,普通投资者还有哪些参与白银行情的方式?比如白银ETF、实物银条这些,你觉得哪种更靠谱?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验,要是你有其他想了解的贵金属行业知识,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关注我的账号,后面还会给大家拆解更多产业深度逻辑和投资干货,咱们一起把投资的门道摸得更透!

来源:岛屿的探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