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难度更大?中国返回舱降落在陆地上,而美国返回舱降落在海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7 20:44 2

摘要:然而,美国陆地面积高达937万平方公里,跟中国一样广袤,并且美国人口仅有3.35亿,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但美国航天返回舱却一直选择降落在海上。

关注航天资讯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中国返回舱选择降落在陆地。

然而,美国陆地面积高达937万平方公里,跟中国一样广袤,并且美国人口仅有3.35亿,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但美国航天返回舱却一直选择降落在海上。

在如此差异化的背后,难免会让人深思,到底谁的技术更好?

离轨前,飞船需要调整好角度,启动获得推力后改变方向,顺利让飞船脱离原先轨道。

进入过渡轨道后,飞船受重力影响会自由下降,在100千米左右高度时,准备开始进入地球大气层。

当飞船进入大气层后,船体和空气之间会剧烈摩擦,会产生一个等离子区,期间无法跟地面取得联系。

当飞船降落到15千米高度时,速度基本已经降低到了亚音速,需要及时打开降落伞,例如神州飞船打开后,能将速度骤降到8~10m/s。

此时有两种选择,要么降落在海上,要么降落在陆地,前者是美国路线,后者是中国路线,我们还需要在距离地面1米时,及时启动反推发动机。

1965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与别利亚耶夫,在完成首次“太空行走”任务后返回地球,结果返回舱导航出现故障,直接掉在了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

两个人在寒冷且充满猛兽的原始森林中,艰难熬过了两天,最后徒步走到附近机场才得以获救,据说宇航员带把枪,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换个角度,如果飞船降落在海上,就算偏离目的地,四周也不会出现吃人的猛兽,海里的鲨鱼看见这铁疙瘩,压根就没兴趣,至少安全度是足够的。

海洋救援难度高吗?目前美国海洋搜救能力在全球属于领先地位,他们的Rescue21系统由335座通信铁塔和VHF-FM电台,能覆盖90%以上近岸海域,并且还有大量无人机和军舰协同工作。

更何况,美国飞船的坠落路线清晰,就算最终目的地有所偏差,但也有一个大概范围,况且有种说法是,美国回收飞船,懒得太精准,直接往海里一“丢”,也不会砸到花花草草,直接去海里捞就行了,不像陆地那么麻烦。

除了不需要太精准的导航外,这种模式还不需要反推动机。

如果降落在陆地,就算飞船速度降低到8m/s,直接撞在地面,里面的航天员也受不了,这逻辑跟你穿件防弹衣,结果一发子弹打过来,虽然防弹衣没被打穿,但一部分动能还是让你受了内伤。

如果飞船降落在海上,就不需要反推动机,省了不少心思。

因为我们研发出了二代GNC系统。

一代返回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基于标准弹道的预测,过程中万一出现偏差,飞船无法自动调整,预测差值往往高达13公里。

现在,中国飞船配备了二代返回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二代GNC系统),能根据位置、速度等信息进行自动修正,也就是说,咱们想降落在哪,就能精准降落在哪,预测差值缩小到2公里以内,妥妥的领先全球。

这样一来,只要选好目的地,我们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内蒙古高原中部的四子王旗,这里不仅拥有广阔的草原牧场,当地气候还十分稳定,降水量少,晴天多,方便地面跟踪。

2022年4月8日,龙飞船带着4名国际空间站游客,计划4月19日降落在佛罗里达外海大西洋预定海域,结果最终降落日期延长到了4月26日,因为天气条件不允许。

还是那句话,如果配备精准导航系统,我们就能提前在国内寻找合适的降落地区,能尽可能避免天气影响。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除了精准导航系统外,我们还安装了先进的反推动机,当飞船距离地面1米时,底部4台反推发动机瞬间启动,能产生综合12吨的推力,最大程度降低航天员着陆时受到飞船和地面碰撞产生的作用力。

至于中美飞船降落技术,我认为肯定是中国更胜一筹的,你觉得呢?

来源:苏澈的自留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