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户口迁进村、果园过户、老公拿6500工资,这哪是嫁女儿,分明是“收购”。
150万粉丝的小丽把老公一家“吃干抹净”了?
户口迁进村、果园过户、老公拿6500工资,这哪是嫁女儿,分明是“收购”。
我刷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正在地铁上啃包子,差点把韭菜呛进肺管。
三年前的画面还热乎:陈宏他妈在村口叉腰炫耀,说儿子娶了个“会拍视频的财神奶奶”。
现在倒好,财神奶奶直接升级成董事长,连老太太的果园都写进小丽名下,村委会还给发锦旗,笑死人。
很多人只看到“女强男弱”四个字,觉得爽。
我老家就在隔壁县,知道得更细:小丽第一条爆款是拍婆婆腌酸菜,点赞破五十万那天,陈宏还在工地搬钢筋,日薪一百八。
晚上回家,小丽把手机往他面前一扔,说“明天别去了,给我剥蒜”。
男人犹豫三秒,婆婆先开口:听媳妇的。
一句话,把儿子后半辈子钉在“剥蒜工”岗位上。
后来账号越做越大,需要人打包、发货、对接供应链。
陈宏想喊自己表弟来干,小丽抬眼:工资我发,用谁我说了算。
婆婆站旁边连连点头,转头劝儿子:你懂个啥,别添乱。
果园过户那天,老太太在村委会发言,说“好家风就是媳妇说了算”,台下小姑娘们鼓掌,大妈们互掐大腿,后悔当年没生女儿。
有人担心小丽哪天翻车,老公一家会不会反水。
我直接摇头:陈宏现在连社保都是公司给交,离职只能回工地,他舍得?
婆婆更精,果园过户前偷偷去公证处问,得知写小丽名以后养老看病还是子女共同承担,当场签字按手印,生怕财神奶奶跑掉。
一家子把“靠老婆”写成家族战略,还反啥水。
最魔幻的是周边模仿。
我表妹去年结婚,男方家死活要加一条:婚后承包地写女方名,理由是“向小丽学习”。
男方爸爸拍着胸口说:只要媳妇能带货,让我天天给亲家倒洗脚水都行。
一地彩礼纠纷,就这么被“小丽模板”干成招商引资。
说到底,谁掌握现金流,谁就掌握户口本。
小丽不过是把直播间搬进民政局、果园、学校,把婚姻做成有限责任公司,自己当董事长,老公当行政,婆婆当保安,孩子做吉祥物。
外人看热闹,当事人算盘打得噼啪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比那些“吵架到跳楼”的豪门狗血稳多了。
最后一句话:别急着羡慕,先问问自己账号有没有150万粉丝,没有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把包子吃完,别呛着。
来源:湖畔边静享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