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就业引航”试点高校毕业生“爽爽贵阳行”第六期活动举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23:07 1

摘要:10月16日,由贵阳市委人才办、共青团贵阳市委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与贵阳广播电视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联合承办的第六期“爽爽贵阳行”参访活动顺利举行。100名贵州师范大学学子先后走进清镇市大冲村蓝白小寨与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产业调研中探寻就业新机,

10月16日,由贵阳市委人才办、共青团贵阳市委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与贵阳广播电视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联合承办的第六期“爽爽贵阳行”参访活动顺利举行。100名贵州师范大学学子先后走进清镇市大冲村蓝白小寨与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产业调研中探寻就业新机,在红色记忆中传承精神力量,完成了一场兼具实践价值与精神厚度的成长之旅。

乡村探访:在田野间发现就业新蓝海

清镇市大冲村蓝白小寨,这座融合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村寨,通过“农场+工坊+民宿”的运营模式,成为贵阳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在小寨负责人的带领下,学子们先后参观了生态蔬菜基地、文创手作工坊与特色民宿集群,详细了解有机农产品溯源体系、民族元素文创设计思路及民宿线上运营策略。

“看到蜡染文创产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贴合年轻消费者需求,我突然找到了专业落地的突破口。”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李同学,一边记录一边激动地说,自己主修的旅游管理专业,恰好能对接民宿运营中的客户服务、活动策划等岗位。“之前总担心专业‘空泛’,这次实地走访看到实实在在的岗位需求,心里踏实多了,回去后我要重点学习民宿运营和文创产品营销知识。”

现场,小寨创业者还与学子们展开交流,透露目前乡村旅游领域不仅缺民宿管家、导游等基础岗位,更急需品牌策划、新媒体运营、文旅产品设计等复合型人才,只要有想法、肯实干,在这里能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直白的需求传递、具体的薪资范围,为面临就业选择的学子们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参考。

红色洗礼:在红色基地中感悟信仰力量

午后,参访队伍抵达本次活动的核心站点——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这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曾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统设立的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的秘密监狱,对外号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军统内部则称其为“大学”。从1938年设立至1946年撤销的八年间,这里先后关押过杨虎城、罗世文、车耀先、张露萍等1200余名共产党人、爱国将领和民主人士,其中600多人被秘密杀害或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子们怀着肃穆之心走进《烽火不息》展厅。透过泛黄的照片、斑驳的刑具与珍贵的文物,那段“炼狱烽火,信仰如钢”的历史缓缓展开。在集中营旧址,讲解员深情讲述了革命志士在狱中建立秘密支部、坚持斗争的故事——即便遭受12种酷刑折磨,即便面临生死考验,这里从未出现过一名叛徒。

“张露萍烈士在狱中仍坚持传递情报,临刑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事迹,让我泪流满面。” 学子们在“猫洞”刑讯遗址前驻足良久。

在“忠魂曲”群雕广场,全体学子久久肃立,以静默致敬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追思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红色信仰的种子在无声的缅怀中深深扎根。

精神传承: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优秀学子走进电台直播间,围绕“红色感悟”与“就业思考”开展专题分享。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产业探访+红色教育”的创新模式,既为毕业生搭建了了解贵阳产业布局的桥梁,更通过息烽集中营这一精神地标,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吸引更多青年学子扎根筑城、奉献青春。

来源/贵阳交通广播

编辑/祝冉 责编/杨青青 审核/王营 终审/谢涛

来源:知知贵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