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案例丨自导自演,严惩不贷!2起打击网络谣言案例公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21:53 2

摘要:10月12日,一段"某地居民楼整体倒塌"的视频在抖音平台传播,画面中楼房倾斜坍塌的场景让不少网友感到恐慌。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发现,该视频系网民金某使用AI合成技术制作,所谓"倒塌事件"纯属子虚乌有。金某交代,其为吸引粉丝关注,通过技术手段伪造了这起虚假事故现场。

警方重拳打谣言

两起谣言案警示网络空间

古有三人成虎,今有网络谣言

谎言重复千遍,就会被当作真理

随意转发、道听途说皆不可取

需知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在这里提醒大家

不传谣、不信谣

文明上网

技术合成虚假画面 两网民为博流量付出代价

10月12日,一段"某地居民楼整体倒塌"的视频在抖音平台传播,画面中楼房倾斜坍塌的场景让不少网友感到恐慌。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发现,该视频系网民金某使用AI合成技术制作,所谓"倒塌事件"纯属子虚乌有。金某交代,其为吸引粉丝关注,通过技术手段伪造了这起虚假事故现场。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金某作出行政处罚。

无独有偶,10月15日快手平台出现"某地发生火灾,受灾严重"的短视频。经核查,该言论属拼凑剪辑类谣言。公安机关依法对刘某作出行政处罚。

"现在刷短视频经常看到这种'突发新闻',真真假假根本分不清。"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支持警方严惩,不然太容易误导大众了。"

警方三记锦囊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理性上网 不造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网民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金某和刘某的案例再次证明,无论是技术合成还是拼凑剪辑,只要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必将受到法律制裁。警方特别提醒,随着AI生成技术的普及,制作虚假视频的门槛越来越低,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妄为。"不要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而触碰法律红线,账号封禁、行政处罚只是开始,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辨别真伪 不信谣

面对网络信息要保持理性判断,未经证实的消息坚决不转发。当前虚假信息呈现出高度仿真化特点,尤其是涉及灾害事故、公共安全的内容,更容易引发社会恐慌。警方建议网民看到此类信息时,先通过官方媒体渠道核实,对"骇人听闻""独家爆料"等标题保持警惕,不被情绪裹挟,更不成为谣言传播的"二传手"。

积极举报 不传谣

发现疑似谣言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平台举报。目前各大社交平台均设有谣言举报通道,国家网信办"网络谣言举报专区"也已上线。警方强调,每个网民都应成为网络空间的监督员,看到明显不实的信息时,不仅要做到自己不转发,更要主动举报,共同压缩谣言生存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通过群众举报查处网络谣言案件达1.2万起,其中83%的案件源于网民及时举报。

让真相跑赢谣言需要每个人的坚守

从AI合成的“房屋倒塌”到拼凑剪辑的“重大火灾”,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流量的畸形追求。当技术成为谣言的“加速器”,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筑牢思想防线。

网络空间的清朗,既需要法律的刚性约束,也离不开每个网民的自觉行动。不造谣是底线,不信谣是智慧,不传谣是责任。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理性抵制谣言,用真相守护家园,让正能量真正充盈网络空间。

警方再次正告:任何试图通过编造谣言博取关注、牟取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必付代价!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