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看到新闻,科伦博泰的HER2 ADC新药博度曲妥珠单抗获批了,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抗 HER2 治疗的 HER2 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天获批的适应症是2025年1月报产的,而2023年5月申报的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抗
今天看到新闻,科伦博泰的HER2 ADC新药博度曲妥珠单抗获批了,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抗 HER2 治疗的 HER2 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天获批的适应症是2025年1月报产的,而2023年5月申报的既往经二线及以上抗 HER2 治疗失败的 HER2 阳性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目前仍在审评中。
没看到III期临床数据,在预设的期中分析中,与阳性对照药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相比,博度曲妥珠单抗单药在主要研究终点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其实我已经不想数这个国内上市的第几款HER2 ADC了,不看疗效和适应症覆盖单看上市时间感觉没什么意思,查了一下恒瑞的瑞康曲妥珠单抗,二线HER2阳性乳腺癌适应症是25年9月报产的,不知道明年6月前能不能批出来。
然后是今天看到的近期的几个BD交易,涉及到了ADC、体内CAR-T和自免方向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中ADC是豪森和罗氏之间的交易,靶点是CDH17,又是一个我没有听说过的成药性尚未得到验证的靶点,但也是国产ADC竞争激烈的靶点。豪森将CDH17 ADC新药HS-20110的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后者支付80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HS-200110目前处于全球I期临床阶段。
看有人统计了这个靶点的相关交易,乐普授权给了ArriVent,首付款是4700万美元,查了一下国内该靶点的研发竞速,进度快的康诺亚和乐普推进到了II期,I期和申请、批准临床的企业还有7家,不得不说感觉大多数赛道数一下都是挤满了人,无论是热门的还是冷门的。入局者既有Biotech也有BioPharma,还有传统的制药企业,但感觉这些入局者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盈利变现至少是改善财务报表很多都依赖BD交易,也就是多大时候主动权都不完全在自己手上。
所以总感觉有些割裂,一面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仿制药板块,现在是爹不疼妈不爱,不知道未来最终的结局会不会是主流药物被几家大型制药企业控制,采用无人生产线大批量生产,成本尽可能压到最低。一面是很多人都挤破头想要进入的创新药赛道,目前我的感觉是整个价格链或者说产业链不是自主可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而如果承认了未来仅依靠国内市场是没办法满足公司成长需求的这个假设,那就要想想未来自己想要往哪里发展了。考虑到应许之地未来的地缘风险,鸡蛋多放些篮子总是好的。我在想一个反常识的事情,如果未来的医药行业最终是抢夺服务人群,高值人群门槛太高进不去的情况下,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的疾病谱和对应的监管体系是怎么样的。他们目前或者在未来中短期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品种呢。
随想随笔,欢迎交流
来源:狂想回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