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7日,古城西安迎来一场中医药领域的盛事——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开业盛典暨陕西省针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隆重举行。众多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权威领导、顶尖专家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融合博物馆文化展示与专业针灸诊疗的创新机构诞生。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10月17日,古城西安迎来一场中医药领域的盛事——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开业盛典暨陕西省针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隆重举行。众多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权威领导、顶尖专家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融合博物馆文化展示与专业针灸诊疗的创新机构诞生。
出席此次盛会的重要领导有国家卫生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高强,陕西省原副省长潘连生,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杨晓航,陕西省原卫生厅厅长刘少明等。此外,还有陕西省财政厅、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西安市工商联、莲湖区卫健局等地方单位代表,和众多中医药界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
学术年会启幕 共探针灸发展新径
上午8时30分,陕西省针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古城文化大酒店正式拉开帷幕。高强、刘保延、喻晓春、杨晓航以及陕西华佑医疗投资集团董事长张琳等相关领导先后登台致辞。他们围绕针灸学术发展、中医药创新与文化传播等重要议题,发表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讲话,为针灸领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张琳董事长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创建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的初心与宏伟愿景。他表示,将全力把该机构打造成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专业诊疗与科研教育于一体的陕西中医文化新地标,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力量。
年会期间,还举行了陕西省针灸学会第三届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及新当选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任仪式,对在针灸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优秀人才进行了表彰和肯定。
创新机构揭牌 开启发展全新征程
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高强、潘连生、刘保延、喻晓春、刘少明等领导与张琳董事长、西安天颐堂中医院院长曹振军共同为“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这一时刻标志着这一创新机构正式扬帆起航,将在中医药领域书写新的篇章。
开业庆典精彩 理念特色深入人心
上午11时,全国首家博物馆式针灸院——天颐堂针灸院开业庆典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鼓乐”传承者何家营鼓乐社的精彩表演中盛大开启。
张琳董事长首先致欢迎辞,他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文化引领、医道融合”的办院理念与特色服务体系。他强调,该机构将通过文化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独特的医疗服务。
陕西省原副省长潘连生对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的开业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该项目为陕西民生健康与中医药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卫生厅原厅长刘少明对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文化引领、医道融合”的理念表示充分肯定,并勉励其坚持“传承创新、服务民生”的宗旨,努力打造陕西中医药发展的新标杆,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莲湖区卫生健康局副书记王向东代表地方主管部门发表讲话,他表达了对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未来发展的支持与期待,希望该机构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1时25分,在潘连生、刘保延、刘少明、王向东、张琳、曹振军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正式揭牌启幕。
机构特色鲜明 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这座集文化展示、专业诊疗与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针灸机构。大家对其“在博物馆中诊疗,在诊疗中感受文化”的独特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
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仰承人文始祖伏羲之创制,传承黄帝、扁鹊之思想,陈列着砭石、明清银针、医学典籍孤本等20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呈现了针灸从“医道”到“国术”的演变历程。同时,该机构汇聚了众多国内著名的国医大师、针灸大师、省市级名老中医等,设立了中医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大力推动中华针灸学术百花齐放。
天颐堂博物馆式针灸院的成功启航,不仅是陕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国中医药机构的创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的“西安样本”。未来,天颐堂将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持续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大众健康贡献力量,在中医药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