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印防务安全合作探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8:17 1

摘要:韩国与印度作为亚太地缘政治的利益攸关方,其双边关系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日益成为关注焦点。自2004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对印度进行历史性访问并确立两国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来,韩印通过频繁的高层互访与政策对话、联合军事演习与人员交流、军备贸易与技术合作等实践不断深化防务安全

韩国与印度作为亚太地缘政治的利益攸关方,其双边关系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日益成为关注焦点。自2004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对印度进行历史性访问并确立两国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来,韩印通过频繁的高层互访与政策对话、联合军事演习与人员交流、军备贸易与技术合作等实践不断深化防务安全合作。本文旨在探讨韩印防务安全合作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关键动因以及双方战略互动带来的影响。

韩印开展防务安全合作的

历史背景

冷战时期,韩印关系相对疏远。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对立,韩国为美国的盟友,印度虽然奉行不结盟战略,但与苏联事实结盟,因此韩印双方之间的交流相对有限。在20世纪50年代,两国之间没有任何直接接触、贸易或文化联系的记录。1961年7月至8月,韩国派出了一个四人友好代表团,该代表团拜访了印度国防部长、财政部部长、工商部部长和印度总理尼赫鲁,韩印关系转折萌芽初现。20世纪70年代,冷战进入新阶段,韩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求以及印度破解国际社会对自身外交孤立的需要,使两国在新的战略关口发现了对方,最终在1973年,韩印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但在冷战的大背景下,韩印关系发展较为缓慢,缺乏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2010年,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印度

冷战结束后,韩印关系迅速发展。冷战结束,随着全球化发展,两国关系经历了显著变化。2004年,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印度,韩印双方签署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式启动。2010年,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印,并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获得战略性进展。2014年1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印,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韩,韩印关系升级为“特别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7月,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印期间,韩印双方共同发布了关于双边关系未来方向的第一份《韩国和印度愿景声明》。2023年5月,韩国总统尹锡悦与印度总理莫迪借七国集团峰会之机举行了首脑会谈,就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往来达成共识。

韩印防务安全合作的

主要内容

韩国与印度都面临着地区安全挑战,包括朝核问题以及印度洋地区的安全问题等。随着韩印防务安全合作的加深,双边及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也逐渐升温。特别是在海上安全合作方面,两国在海上贸易通道安全保障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如保护海上贸易通道安全、应对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行为等。此外,作为“印太”地区重要的战略存在,印度通过与韩国的海上防务合作,扩大其海军战略利益区,意图增加对中国的军事与外交压力,推动中印之间的各类问题朝着有利于印度的方向发展。韩国则希望通过联合军事演习与人员交流加强两国在军事技术和装备领域的合作,推动双方军事工业的发展。

高层互访与政策对话

韩印高层互访与政策对话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化发展而日益活跃,政治互信得到加强。2005年9月,韩国采购部副部长访印,两国签署了关于国防工业与后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是双方在防务安全合作方面签署的首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性双边文件,两国防务安全合作由此有了相关文件基础。2013年7月,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梅农访韩,两国决定共享朝鲜与巴基斯坦核扩散的相关信息。2018年韩印发布《韩国和印度愿景声明》以来,韩印军方高层互访和合作更加密切。2019年印韩两国防长在首尔签署了加强两国防务教育交流的合作备忘录,并推动两国海军互相提供后勤支持,标志着韩印海上安全合作进入全新阶段。2024年3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访韩期间提出“印韩需共同重塑国际秩序”,强调两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责任,双方在加强防务安全合作方面均有较大的利益关切。

军备贸易与技术合作

在印太战略和两国特别战略伙伴关系的推动下,国防工业合作得到了两国特别的关注。韩国追求扩大其在全球国防市场的影响力,而印度认为韩国拥有先进技术能力、较小政治风险,因此双方在共同的利益交汇点上就加强防务安全领域合作,构建新型国防工业伙伴关系存在广泛共识。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2019年—2023年全球武器贸易状况最新报告显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2018年—2022年,韩国武器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9,购买韩国武器最多的三个国家依次是菲律宾(16%)、印度(13%)和泰国(13%)。韩国的武器出口总额占全球武器出口市场份额2.4%,较此前5年同比增长74%,是全球前十大武器出口国中增长率最高的国家。韩国曾提出力争到2027年跻身全球四大军火出口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自然会对印度市场给予重视。

2021年,韩印外长会谈

作为重要的军备大国,韩印防卫产业合作以2005年签署防卫军需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逐渐加强军工产业合作。2010年,韩国向印度提供60架KT-1基本型教练机。2012年,韩国拿下了印度海军600亿卢比的8艘扫雷舰订单。2015年—2017年,韩国现代重工与印度斯坦造船有限公司根据两国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共同建造了5艘补给舰和2艘战斗舰。2019年9月,两国签署了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并同意《军事教育交流项目实施协议》的互惠安排。2020年2月,韩国和印度的国防部长达成了最终协议,制定了发展重要国防合作的指导方针。此外,当韩国国防公司进入印度市场时,印度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2021年10月18日,联合委员会会议在韩国首尔军警防务展览会期间举行,加强了两国的国防工业和物流合作。2023年9月10日,印度总理莫迪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就加强国防和太空合作达成共识,表示应促进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的交流。

2023年, 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

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

韩印军事贸易合作的潜力还体现在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除了防空系统、自行火炮和巡逻舰等武器装备,双方还在水面舰艇等武器装备方面寻求扩大合作。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满足印度的军事需求,同时也为韩国的国防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随着两国军贸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两国的新型国防工业伙伴关系逐渐得以稳固。

韩印防务安全合作的

关键动因

美国助推互动深化。美国积极推动韩国与印度等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以实现在印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美国支持印度崛起成为全球主要大国,并认为印度是确保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伙伴。同时印美不仅需要借助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维护印太地区安全,更需要广泛地参与小多边机制。

2023年11月,印军将领参观

韩军指挥中心

地缘战略利益交汇。印度是印太地区重要的地区性大国。韩国总统尹锡悦上台后,亚洲地缘政治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地区及全球安全秩序面临多重压力。通过深化防务安全合作,印度可以平衡乃至牵制中国在地区内的影响力,同时韩国也希望借助与印度的合作提升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打造“全球枢纽国家”。

经济贸易利益驱动。两国在经济上互有需求,韩国依赖海外贸易,而印度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印度市场对韩国企业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印度也希望引入韩国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两国在海上安全、反恐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有共同的利益和关切。

军事技术交流需求。一方面,韩国希望通过与印度的合作,突破其技术薄弱领域,从失败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另一方面,印度面临着军事改革的压力和武器装备升级的需求,韩国则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印度希望通过与韩国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实现军事现代化。

韩印防务安全合作的影响

首先对韩印双方而言,加强防务安全合作,有助于两国提升各自的军事实力,并在军事技术上实现互补。同时,韩国与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也得到增强。两国通过军事合作展现出在区域安全事务中的积极参与,从而提升了各自的国际影响力。此外,韩国版“印太战略”也显示了韩国希望突破东北亚外交局限,在更广阔的区域外交舞台上提升影响力,打造全球枢纽国家的决心。

印军装备的韩制K9自行火炮

韩印防务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格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背景下,两国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双边层面。通过加强合作,韩印两国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但加强联合军事演习等军事举措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周边国家的高度关切,如韩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往往会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尤其是牵动朝鲜的敏感神经,进而会诱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另外,韩印防务安全合作对中国的战略影响不容忽视。韩印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中国在南海与印度洋的发展空间,增加中国的地缘政治压力,对中国周边的地区秩序与稳定也构成一定挑战。

面对韩印防务合作的加强,我国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战略沟通,通过外交渠道增进互信,化解分歧;采取战略性的平衡策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以确保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转自丨军事文摘

作者丨王时雨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_er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