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叙事如何编织俄罗斯的“大国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21:37 1

摘要:最近,俄罗斯推出了一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纪念视频的服务。视频中,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牺牲的士兵“拥抱”家人,与妻子“告别”,甚至包含了用逝者“真实声音”朗读的话语。这项服务将人工智能技术、情感和国家叙事连接在一起。俄罗斯视自身为美国和中国之外的世界人工智能大国。

人工智能叙事如何编织俄罗斯的“大国梦”?

Nadibaidze Anna

南丹麦大学战争研究中心博士后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Vol. 27, No. 2, 2024, pp. 117-142.

导读

最近,俄罗斯推出了一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纪念视频的服务。视频中,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牺牲的士兵“拥抱”家人,与妻子“告别”,甚至包含了用逝者“真实声音”朗读的话语。这项服务将人工智能技术、情感和国家叙事连接在一起。俄罗斯视自身为美国和中国之外的世界人工智能大国。2023年,俄罗斯在人工智能出版物数量排行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然而,投资缺口、人才外流、技术壁垒等现存问题表明,俄罗斯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的愿望与其潜力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为什么俄罗斯要将人工智能与国家荣誉叙事相结合?为何俄罗斯对人工智能地位的认知与其实力不匹配?

本文以俄罗斯对大国地位和本体安全的追求为视角,考察了俄罗斯领导层的人工智能叙事与该国技术能力之间的不匹配。通过结合关于地位追求、本体安全和国际关系叙事的文献,作者指出,有必要审视围绕技术的叙事,并探究国家如何应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持续不确定性。对文本和视觉文件的分析表明,俄罗斯官方的人工智能叙事包含了构成俄罗斯大国概念的三个要素,即竞争能力、现代化和实现技术主权。国家是该叙事的主角,带领俄罗斯克服重重障碍,走向人工智能领导地位。尽管官方的言论与俄罗斯的实际能力不符,但这种说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被用作寻求身份认同的认知工具。

地位、本体安全及技术叙事

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指的是国际社会基于价值属性,对一国地位或其成员资格的集体信念,并体现为其他行为体的自愿遵从。寻求地位或成员资格的过程是对某种身份的确认,因为国家想象、叙述和(或)表现出自己是谁或希望成为谁的方式,与它们在国际等级制度中的位置相互构成。本文将寻求地位的过程定义为对身份认同和本体安全的持续追求。

国际关系中的本体安全理论认为,国家与个人类似,需要在其身份和在国际体系的自我认知中感到安全。本体安全有两个主要来源:第一,通过常规化的叙事和活动来保存身份;第二,对身份的外部认可。他人的认可有助于增强本体安全感,因为这意味着对自身身份的承认。然而,一个国家无法确保其他国家是否会以它希望被看待的方式看待它。因此,对地位的追求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或一种无法完全实现的幻想。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国家通过在不同领域建立惯例来追求稳定的身份认同感。

国家借助叙事构建自身的传记连续性,而叙事可能反映现实,也可能不反映现实。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国家试图保持稳定的身份认同,并将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转化为公认的惯例,即使后者与理性相悖或加剧危机。由于期望的地位永远无法完全实现,地位追求者通过维持叙事减轻焦虑。叙事还被用于让国内外受众相信地位追求者主张的真实性。在地位和身份主张得不到他者认可时,地位追求者可以改变自己的叙事,也可以坚持原有的叙事。

国家追求技术能力不仅是因为它能带来工具性收益,也是为了这些技术的象征,例如某种地位和声望。一个国家在拥有象征大国地位的技术(通常是军事技术)方面得分越高,其在国际等级制度中的排名就越高。因此,拥有与声望相关的先进技术系统或成果,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然而,技术并非单纯的工具,它与行为体的自我叙述相关联,如果得到有效调动,就能够改变力量平衡。

国家通过涉及象征或标记的实践来展现其地位。这帮助他们免受社会不安全感的侵扰,稳定自我意识。各国宣传其技术能力的叙事,是为了使其对地位的追求更加切实可行。然而,这些叙事并不一定反映现实。它们被用来“推销”技术能力,而且常常被过度吹捧。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定义的模糊性在促成此类叙事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目前对“人工智能”尚无统一的理解,其定义往往伴随着不同的政治目的。这种模糊性使得俄罗斯得以呈现不会威胁身份认同、无法完全验证的信息,并回避可能与叙事相悖的事实。

俄罗斯领导层的人工智能叙事:竞争力、现代化与技术主权

本研究应用视觉叙事分析,确认俄罗斯领导层人工智能叙事的主要元素。人工智能叙事的主线是国家作为主角,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发挥领导作用,实现国家现代化,并加强技术主权,以应对西方国家对手。大国自我认同是俄罗斯叙事中永恒的主题。

1.俄罗斯发展人工智能的背景

俄罗斯对自身“大国地位”的认知,与其现代科学成就紧密相连。领导层坚信,在 21 世纪,成为一个大国意味着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实现经济多元化。自 2010年代末以来,俄罗斯政府一直在制定民用和军用人工智能发展计划。俄罗斯技术部门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经济缺乏多样性;高校科研、计算机科学出版物和会议参与度不足;缺乏初创企业;政府过强的主导地位;腐败问题;人才流失和专家短缺;对外国技术尤其是硬件的依赖。俄罗斯的人工智能叙事并非完全忽视这些问题,而是用一种叙事模式来掩盖这些问题:俄罗斯国家作为叙事主体,在其引领下,能够克服技术主权的障碍。

2.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的俄罗斯

俄罗斯人工智能叙事的第一个要素是增强同其他国家的竞争能力。对于俄罗斯领导层来说,成为大国意味着拥有与其他国家竞争的能力。重点不仅在于追赶或复制国外的发展成果,还需要超越国外技术。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俄罗斯的进口替代政策“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全面的解决方案”,俄罗斯不应该简单地重复别人的做法,而应该“领先一步,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有竞争力的技术、商品和服务,成为新的全球标准”。人工智能将影响各国的国防能力,因为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将拥有或许与核武器无法比拟的优势。俄罗斯政策制定者认为俄罗斯需要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正如普京所言,“一个国家的成功,无论其规模或自然资源如何,都取决于该国如何快速、高效和广泛地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

其他俄罗斯官员也同意这些观点。虽然一些官员表示,俄罗斯目前并非领先者,但主流观点认为,俄罗斯正在快速进步,在某些人工智能应用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一步。与此同时,俄罗斯并不是唯一的将人工智能描绘成全球竞争领域的国家。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叙事,例如美国和英国。因此,俄罗斯的人工智能叙事与其他参与者有一些共同点,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保留了其独特的方法。

3.人工智能与俄罗斯的现代化

俄罗斯人工智能叙事的第二个要素是坚信该国有能力实现现代化,并适应全球技术变革及制裁等外部环境。领导层还将人工智能视为俄罗斯经济和军事现代化的核心。通过举办展览等方式,俄罗斯领导层将人工智能与展示俄罗斯进步的国家活动联系起来。自2018年以来,每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 SPIEF) 都会讨论并展示人工智能。该论坛曾被称为“俄罗斯的达沃斯”,是展示俄罗斯经济潜力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在人们对声望的渴望变得无法抑制、而满足这种渴望的和平方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它是一个提升俄罗斯声望的平台。2022 年,俄罗斯机器人公司 Promobot 制造的金发机器人 Dunyasha 在论坛上为观众提供咖啡和冰淇淋。Dunyasha 出现在主流国家媒体上,是此次活动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图1 制作冰淇淋和咖啡的金发机器人Dunyasha

俄罗斯人工智能叙事中的现代化主题植根于俄罗斯作为先进大国的理念以及其对这一身份认同的追求。它象征着俄罗斯官员的信念,即成为一个大国就意味着具备现代化的能力,但却不承认他们的野心与俄罗斯的技术能力不匹配。作为俄罗斯追求地位的一部分,人工智能叙事及其现代化主题也走上了“成功故事”之路,其重点在于展现其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而非让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4.俄罗斯对技术主权的追求

人工智能叙事的第三个要素与俄罗斯领导层关于“真正的大国必须独立自主”的信念有关。人工智能的发展关乎捍卫国家主权。实现技术主权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国家规划,从而强化了国家作为维护国家独立的主角的形象。领导层承认,俄罗斯 IT 发展所必需的硬件依赖外国进口。普京声称,技术依赖是一种“屈辱的局面”。

随着外部制裁的实施,俄罗斯领导层叙事中的主权元素愈发浓厚。在不确定性或焦虑的时刻,国家会援引基于国家历史和以往经验的自传体叙事,以提供一种连续感。这样做是为了向国内外受众表明,尽管专家评估认为,制裁的长期影响“将终结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计划”,俄罗斯仍打算继续保持强大的技术力量。

人工智能叙事还建立在对苏联经历的记忆之上,特别是与苏联大国地位相联系的象征性技术成就,从而营造出一种线性进步的感觉。俄罗斯领导层一直在选择性地突出苏联历史中的技术进步和象征性成就,暗示现代俄罗斯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2019年被送往国际空间站的人形机器人FEDOR、被应用于太空的机器人系统Teledroid和Promobot服务机器人的图片,经常被俄罗斯新闻机构用作有关人工智能文章的库存图片。这种宣传方式会使人联想到苏联时期的太空成就。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特别提及苏联的历史成就,是一种提供连续性和稳定认同感的方式。

图2 人形机器人FEDOR、无人驾驶飞行器Cyclone、地面机器人Marker以及无人驾驶水下航行器Vityaz出现在2021年俄罗斯科学技术年纪念邮票上

俄罗斯的人工智能叙事充当了“适应新形势的解释模板”。叙事的目标是提供本体论安全并传达一种正常感,而不是让技术发挥作用。这说明了俄罗斯历史上对技术创新的态度,即强调发现技术并让人们看到它们的发展,而不是鼓励长期创新和技术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技术本身被视为主权和大国地位的象征,是俄罗斯追求本体安全的一部分。

结论

本文认为,俄罗斯对地位的追求,可以解释其人工智能叙事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差距。俄罗斯领导层将自己描绘成发展人工智能以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实现技术主权的主角。这种叙事模式是帮助其理解正在发生的事件、减少身份焦虑的认知工具。通过推广反映出大国观念的叙事,俄罗斯领导层试图成为精英和民众的本体安全提供者。俄罗斯的人工智能叙事借鉴了苏联太空探索等历史成就,以减少不确定性时期的本体不安全感。它利用了怀旧、焦虑和羞辱等情感,体现了其基于象征性成就的独特创新方法。本研究突破了“拥有先进技术就等于拥有更高地位”的传统观念,构建了技术、情感和地位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围绕技术的叙事如何融入到国家在获得他者认可的持续不确定性下试图稳定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此外,俄罗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态度,技术民族主义与全球叙事的关系,以及俄罗斯领导层关于人工智能和技术的叙事是否以及如何在国内民众中引起共鸣,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译者:叶诗韵,国政学人编译员,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

来源:Anna Nadibaidze, “Technology in the quest for status: the Russian leadership’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rra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Vol. 27, No. 2, 2024, pp. 117-142.

审核 | 祝弋婵

校对丨吉红燕

排版 | 邓楠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来源:国政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