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桌上摆着三本职场书籍,电脑开着五个学习网站的标签页,手机里播放着管理课程.
凌晨两点,我在公司加班区看到老李还在工作.
他桌上摆着三本职场书籍,电脑开着五个学习网站的标签页,手机里播放着管理课程.
但他的工作进度,和下午五点时一模一样.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一个悖论,越是急于证明自己在变强的人,往往越弱.
因为真正的强者,忙着做事,没时间证明.
这是一个关于实力最残酷的真相,当你需要向别人展示你在努力的时候,恰恰说明你还没有结果.
实力这东西有个特点,它只能被看见,不能被展示.
你可以展示你买了多少书,但展示不了你读懂了多少,你可以展示你报了多少课,但展示不了你掌握了多少.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朋友圈总是安静的.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的努力已经转化成了能力,能力转化成了结果,结果会自己说话.
反观那些天天晒学习打卡的人,他们需要这些仪式感来维持一种错觉,一种我正在变强的错觉.
但职场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你学了三年英语还是开不了口,那这三年的学习就是零,你考了十个证书却做不好一个项目,那这十个证书就是废纸.
这就是实力的反转之处,越想快速拥有它,越得不到它.
因为实力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在无人问津时默默积累,需要在看不到希望时依然坚持.
那些能沉下去的人,最后都浮上来了,那些急着浮上来的人,最后都沉下去了.
我见过一个设计师,三年不发朋友圈,三年不参加行业聚会,三年只做一件事,把每个项目做到极致.
三年后,猎头主动找上门,开出的薪资是同行的三倍.
他没有刻意提升什么实力,他只是把时间用在了该用的地方.
这里有个关键认知,实力不是加法,是减法.
不是你学的东西越多就越强,而是你砍掉无用的东西越多就越强.
那些什么都想学的人,最后什么都学不精,那些专注一件事的人,最后这件事成了他的护城河.
职场里有个词叫核心竞争力,不是你会的东西有多少,而是你有没有一样别人替代不了的东西.
一个人身上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他的学历证书课程,而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来了,这种能力怎么来.
不是听课听来的,不是看书看来的,是在一次次实战中练出来的.
你解决过的问题越多,你的价值就越高,你躲避过的问题越多,你的价值就越低.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喜欢找借口的人永远上不去,因为每一次找借口,都是在拒绝一次成长的机会.
而那些主动揽难题的人,虽然当下很累,但每解决一个难题,能力就上一个台阶.
实力的增长,本质上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增长.
再说回老李,他在那里摆姿态三个小时,不如专心把手上的项目做好.
因为项目做好了,升职加薪自然来,项目做不好,学再多理论也没用.
这个时代最大的陷阱,就是让你以为学习等于成长.
不,学习只是输入,实践才是输出,没有输出的输入,都是自我感动.
真正的强者都懂一个道理,与其花时间证明自己在变强,不如花时间真正变强.
因为当你真正强大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证明.
来源:繁华三千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