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的阴霾之下,两家美国区域性银行——锡安银行(Zions Bancorp)和西联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爆雷”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再现。10月1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大幅飙升至25.3,为自
在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的阴霾之下,两家美国区域性银行——锡安银行(Zions Bancorp)和西联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爆雷”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再现。10月1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大幅飙升至25.3,为自五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更是暴跌超过300点,失守46000点。
受此拖累,17日的亚太股市也“跌声一片”。截至《金融时报》记者北京时间下午4点发稿前,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多地股指均为下跌,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跌幅为1.44%。受市场恐慌情绪影响,全球避险资金涌入黄金,国际金价创下每盎司4378.69美元的历史新高。本周金价涨幅有望达到8.5%,这将创下2008年9月以来的最大周涨幅。
信贷担忧重燃成主因
在本次美股下行之中,美银行股成为“重灾区”。除了两家美国涉事地区型银行锡安银行(Zions Bancorp)、西联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股价暴跌均超过二位数之外;对此前破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存在风险敞口的杰富瑞投行(Jefferies)股价也进一步重挫了11%——该公司股价本月以来的跌幅已经高达23%。
除此之外,当天标普区域性银行精选行业指数暴跌6.3%,为今年4月美关税政策引发美股抛售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受区域银行股价下跌拖累,美大银行股价也遭遇“池鱼之殃”几乎全线下跌,美银及花旗分别跌3.5%,富国银行及摩根大通跌幅则分别超过2%,74家美国大型银行的总市值在一天之内抹去了超过1000亿美元。
市场恐慌的“导火索”来自美国两家地区性银行。此前,锡安银行宣布,对其全资子公司加州银行与信托发放的两笔商业贷款,计提5000万美元坏账拨备——该指标反映被核销为损失的未偿债务。同日,西联银行宣布,就一项循环信贷额度提起诉讼,以追回约1亿美元,并指控“借款人存在欺诈行为”。
数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已经发生多起贷款“爆雷”事件,锡安银行和西联银行此举再度触及市场的敏感“神经”。投资者担忧,近年来美国金融监管更趋宽松,这些贷款违约是否是另一场“次贷危机”类似的金融业危机的征兆。而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更是警告称,“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通常意味着还有更多。”换言之,当下爆出来的信贷违约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美国信贷市场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危机征兆。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美国对此更是有着惨痛经历。2023年3月爆发的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先后击倒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这场危机不仅一度令美国银行业和美股“风声鹤唳”,更是对全球金融系统稳定性带来了一定冲击。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更是成为美国金融业的“心头之痛”。
来源:新浪财经
